隗方會
【摘要】我國企業的發展需要經營業績的提高與社會責任的踐行雙管齊下,實現企業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共贏。企業社會責任需要融入到企業文化的建設中,這樣企業才會自覺踐行社會責任。企業文化建設通過社會責任的踐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社會責任企業文化實踐現狀落地建設
邁克爾·波特曾提出通過戰略性地承擔社會責任,企業能夠對社會施以積極影響,同時收獲豐厚的商業回報。由此,增強我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正面的、負責任的企業形象并以此促進企業的發展和提升企業的經營業績,達到企業和社會雙贏的目的。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如何更好地調劑企業在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之間的關系,重點在于如何才能使企業落實社會責任,而非僅僅停留在口號上。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有與之匹配的企業文化相支撐。
一、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
優秀的企業文化加上承擔相應社會責任,會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這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還能形成美譽度和提高消費者對該企業的忠誠度。企業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相輔相成,二者聯系密切。首先,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通常受企業文化的影響。企業文化的優良程度可以看出其承擔社會責任的程度。一個企業的真正存在,不在于它有多大的實體規模,而在于其企業文化是否引領員工心中的思想觀念,是否具有一種精神存在于創始人和員工的頭腦中,是否讓員工從心里有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其次,企業文化可以從企業社會責任中汲取“營養”。企業通過履行社會責任,通過實際行動使其無形的企業文化具象地展示出來,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的美譽度,使社會和消費者更加了解本企業以及本企業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落地建設離不開其社會責任的承擔,企業要想持久地發展需要雙管齊下。通過企業文化確定企業社會責任,使無形的企業文化與有形的社會責任相結合,既有利于企業自身持續發展,又有助于企業與社會間的良性互動。
二、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文化越來越受到各個企業的重視,而與之一體的企業社會責任卻沒有同步發展,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社會責任踐行方面,我國一些企業對社會責任還不夠重視或是僅僅停留在口號層面,沒有確切的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包括多方面,生產高品質的產品也是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需要從最基本的產品質量抓起。其次,有的企業外在傳播和展示上還沒有做到位,除了新聞報道外,很多企業官方網站的主頁上都沒有社會責任這一內容的規劃,相比較而言,國外知名企業(例如寶潔、聯合利華、麥當勞等)在這一方面做得比較好,在他們的官方網站的主頁都有專門的社會責任區,而且會詳細的記錄本企業主動承擔了哪些社會責任,為社會做了哪些貢獻,還收集了一些對該企業的新聞報道。企業如果在社會責任這一塊確實做了一些實實在在的事就要積極努力地對內對外進行傳播和展示。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14)》對2013-2014年中國企業300強,國有企業100強,民營企業100強,外資企業100強及重點行業的社會責任管理現狀和信息披露水平進行整體評價。總體看,指數均比2013年有所提高,表現出中國社會先行企業日益重視社會責任管理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工作的態勢。2006年全國只有32家企業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到2014年已有一千多家企業發布。總體上看,企業社會責任仍是在不斷改善的。
三、如何把社會責任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中
第一,企業社會責任應該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
企業文化由四要素構成,即物質文化(表層文化)、行為文化(淺層文化)、制度文化(中層文化)、精神文化(深層文化)。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可以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入到不同層面的文化建設中去。物質文化方面緊把質量關,行為文化方面以社會責任為向導,制度文化方面將社會責任明確納入企業的制度規范中去,精神文化方面引導員工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企業文化首先應該具有社會責任,不管是企業的領導者還是企業員工,都要有為社會做貢獻的思想。如松下的自來水哲學、強生的減少病人痛苦的信念、杜邦公司安全炸藥理論、迪尼斯公司給游客以歡樂的理念等等都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企業為大眾服務的目標。
日本的企業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于社會責任有著高度的承擔意識。電通廣告公司也不例外,電通企業文化明確規定“力求為人類和社會帶來新的變化”,所以電通在做廣告的時候秉持的就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樣一種社會責任觀,貫徹“超越物質性的價值上升到根本性(人類的,社會的)價值”的設計思路和理念。日本大地震發生之后全國電力供應不足,電通特地舉辦了“TOKYO SETSUDEN DOME 2011”活動,營造齊心協力,相互鼓勵,共患難的社會氛圍。倫敦奧運會期間,電通與日本奧運協會合作,成功組織了倫敦奧運會2012年1億2500萬人的大聲援隊,聯結運動員和國民的心,為日本奧運健兒加油。這些活動都是電通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從一開始其公司文化就著重強調社會責任,所以職工以此為目標和動力,舉辦的這些活動也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企業需構建CSR管理體系,規范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
企業的最高管理層首先要重新樹立企業的生產經營意識和經營理念,因為他們的承諾和支持是實施社會責任管理的保障。社會責任管理應融入組織結構、管理流程、管理體系和企業文化中,高管人員應充分了解企業所處的市場和環境,將社會責任發展納入公司戰略,建立由專人負責的CSR管理委員會,負責對公司社會責任戰略、目標、規劃和相關事宜進行討論和決策,并成立CSR管理小組,負責落實CSR管理政策并對實際發生的緊急情況、事故和社會責任事件作出響應。企業應在其內部各個有關職能和層次建立和改進企業具體責任目標和指標,規定職責和時間表,形成必要的文件,傳達給利益相關者,確定實現這些指標目標的方法、政策及工作步驟,制定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工作方案,落實社會責任業績考核,審核實施結果。最好可以建立利益相關方參與機制,與利益相關者協商相互關系中對企業和他們產生影響的社會責任方面的重大變化,向社會披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接受監督。
現在的企業很少有設置專門負責CSR(企業社會責任)活動的部門,在筆者所了解的企業當中優衣庫在這一塊做的比較好。優衣庫很早就設立了CSR部而且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全公司最受歡迎的部門之一,優衣庫的社會貢獻活動都由CSR部負責。2011年2月23日,優衣庫與聯合國難民署結成全球合作伙伴關系。從2006年開始,優衣庫“全商品回收再利用活動”就開始了,他們將消費者送回店鋪的廢舊衣服送往難民營。現在優衣庫正在將“全商品回收再利用活動”推向全世界,目前已在6個國家回收到了1164.3萬件衣服,接受捐贈的國家多達22個,捐贈服裝總數已達420.1萬件。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的第三天優衣庫便捐出了14億日元的善款以及包括防寒服在內的價值7億日元的救援物資,并公布了很多后續的援助計劃。災后重建過程中優衣庫積極開展自主援助,創造工作崗位等復興活動。另外優衣庫的殘障者雇用率為7.19%,是法定雇用率(1.8%)的4倍,尤其是日本國內的優衣庫分店,2011年,有96%的分店擁有殘障員工,優衣庫正計劃將該制度普及到全世界的分店中。公司創始人柳井正說過:“真正優良的企業都會以某種形式回饋社會,換言之,如果沒有社會貢獻活動,就不可能實現全球化。因此對我們公司而言,商務與CSR是缺一不可的,必須雙管齊下。”
第三,用發展的思維管理企業文化和踐行社會責任
整個社會及其經濟都在不斷變化發展著,企業文化及價值目標要與社會的正確價值導向相符。企業需要時刻關注和了解與企業相關的利益群體,因為從中可以發現社會需求的變化。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關注其他利益群體,及時觀察到社會需求的改變,從而使本企業的企業文化與所擔負的社會責任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而帶來的需求變化。
結語
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把社會責任納入進來,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力和形象力,還可以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企業除了承擔社會責任外,還需要在意識上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更需要在行為上落地實踐。
參考文獻
①李向陽,《從企業文化角度探討社會責任》[N].《管理視窗》,2014-01-23
②李建寧,《企業文化與企業績效關聯機制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視角》[D].浙江大學,2008
③夏晨曦,《論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對公司治理模式的影響》[D].河北大學,2009
④杜慶玲,《淺談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的關系》[J].《課程教育研究》,2010(4)
⑤凌界,《為社會責任做加法》[J].《現代企業文化(上旬)》,2014(4)
(作者: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