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8月20日)
■7月21日,布隆迪舉行總統選舉。布隆迪國家獨立選舉委員會宣布,共有八名候選人提交了競選總統的申請,但包括主要反對黨布隆迪希望獨立聯盟領導人魯瓦薩在內的四名候選人表示不會參加競選,理由是目前沒有有利于舉行公平、可信、包容的選舉環境。7月24日,布隆迪國家獨立選舉委員會宣布,執政黨保衛民主力量候選人、總統皮埃爾·恩庫倫齊扎以69.41%的得票率贏得總統選舉,反對黨布隆迪希望獨立聯盟領導人阿加頓·魯瓦薩獲得18.99%的選票。反對黨反對恩庫倫齊扎參選,選舉受到主要反對黨派的抵制,全國約有380萬選民參加投票,投票率為73.44%,首都布瓊布拉的投票率最低,僅為29.75%。根據布隆迪憲法,總統由公民直選產生,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恩庫倫齊扎2005年由議會選舉擔任總統,2010年又通過公民直選獲得連任。恩庫倫齊扎及其支持者堅稱,2005年總統選舉不屬于直選,因此恩庫倫齊扎能夠參加今年的總統選舉。
■8月9日,阿根廷舉行第三次全國大選初選投票。選舉包括正副總統、130名國會眾議員、24名參議員和43名南方共同市場議會議員,以及八個省份的正副省長、市長、地方議員的候選人。阿根廷11個主要政黨推舉出的15位總統候選人及其副總統競選搭檔參加初選。初選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六位總統候選人獲得參加總統選舉資格,將參加10月25日舉行的總統選舉首輪投票,其他九位候選人因未能獲得法定支持率而失去參選總統資格。其中執政黨聯盟“勝利聯盟”候選人、阿根廷前副總統、現任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省長肖利以約37%的得票率遙遙領先其他反對黨候選人。肖利的最強勁對手、“共和國方案聯盟”候選人、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前市長馬克里落后約11個百分點居第二位。另一位總統熱門候選人、“新替代方案聯盟”候選人、阿根廷前內閣首席部長、現任國會議員的馬薩獲得13%支持票位列第三。初選初步結果公布后,馬薩當即宣布,邀請同為反對黨的馬克里和初選支持率排在第六位、獲得約3%支持率的“進步陣線”候選人斯托爾比策組成更廣泛的政黨聯盟沖擊總統職位,若反對黨成功組建政黨聯盟,初選支持率的總和將達到41%,總統選舉將變數大增。阿根廷全國有五十余個政黨。由于黨派與候選人林立,為淘汰小黨派和政治團體、提高選舉效率,阿根廷國會2010年通過選舉法修正案,決定在全國性大選前將舉行初選,以確定進入正式選舉的候選人資格,壓縮候選人數量。根據修正案,總統候選人需要獲得至少40萬張有效支持票方可參加10月舉行的總統選舉。而每位議員和省長等其他職務候選人需獲得至少1.5%的有效選票,才有參加正式選舉投票的資格。此外,同一個政黨或政治團體推舉的多個總統等職位候選人,只用在初選中贏得支持率最高者才能代表所在黨派參加正式大選。
■8月12日,緬甸執政黨聯邦鞏固與發展黨(簡稱鞏發黨)宣布,該黨推舉1147名黨員作為候選人參加今年11月大選,競選全國各級議會議員,包括現任聯邦議會議長兼人民院議長吳瑞曼、民族院議長吳欽昂敏、副總統賽茂康等。根據個人意愿,總統吳登盛和副總統吳年吞將不參加今年大選。但就在當晚,緬甸安全部隊闖入并包圍鞏發黨總部,鞏發黨總書記吳貌貌登和主席吳瑞曼均被解職。8月16日,緬甸總統府發言人兼宣傳部長吳耶突稱,緬甸總統吳登盛解除吳瑞曼的鞏發黨主席職務,是因吳瑞曼在議會中支持有爭議的法案而且同反對黨領導人建立聯系。吳瑞曼曾于6月支持議會修憲限制緬甸軍方的權力,公開表示愿意與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季展開合作。自2010年大選開始,緬甸軍政府便脫下軍裝,成為文職政府,推行一系列改革并向準平民政府轉型。
■8月17日,斯里蘭卡舉行議會選舉。8月18日,斯里蘭卡選舉委員會公布最終計票結果,統一國民黨領袖、過渡政府總理維克勒馬辛哈領導的統一國民黨贏得了225個議會席位中的106席,前總統拉賈帕克薩領導的統一人民自由聯盟贏得95席。當日,執政黨統一國民黨宣布,該黨在議會選舉中擊敗主要反對黨統一人民自由聯盟,統一國民黨領袖、過渡政府總理維克勒馬辛哈將任總理。斯里蘭卡統一國民黨領袖維克勒馬辛哈發表聲明,呼吁主要反對黨統一人民自由聯盟與其他少數黨派一同加入即將組建的新政府。
■8月18日,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簡稱正發黨)主席、看守政府總理達武特奧盧向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交回組閣權,組閣失敗。單獨組閣十多年的正發黨在6月的土耳其議會選舉中獲得40.87%的選票,不得不尋求與其他政黨組建聯合政府。達武特奧盧先后與土耳其第二大黨共和人民黨主席克勒奇達若奧盧和第三大黨民族行動黨主席巴赫切利就組建聯合政府舉行談判,但無果而終。
■8月19日,日本民主黨、維新黨、共產黨、社民黨以及生活黨五黨黨首召開聯合記者會,宣布將在安保法案參院審議中加強合作、共同戰斗。此次記者會由生活黨黨首小澤一郎發起,并得到其他在野黨的響應。小澤一郎在家鄉巖手縣有著強大的影響力。民主黨黨首岡田克也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以知事選舉為契機加深在野黨的合作。如果在野黨各自為戰,就無法與自民黨抗衡”。維新黨黨首松野賴久指出,五個在野黨并未參加安保法案在眾院全會上的表決,他表示“能統一步調一同作戰之處就一同作戰,若有可能應該進一步實現在野黨的重組”。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社民黨黨首吉田忠智及小澤一郎也分別表示,只有在野黨攜手合作才能阻止安保法案通過。
■8月20日,法國極右翼老牌政黨國民陣線執行委員會舉行聽證會,對前黨首、創始人讓-瑪麗·勒龐的諸多不當言論進行質詢。會議決定將勒龐開除出黨。法國國民陣線成立于1972年,勒龐出任該黨首任主席,領導國民陣線近40年,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該黨無可爭議的領導核心。勒龐的女兒瑪麗娜·勒龐2011年從父親手中接過國民陣線的領導權,老勒龐仍以國民陣線終身名譽主席的身份留在黨內。在瑪麗娜·勒龐的帶領下,國民陣線在選民中人氣漸漲。2014年3月,在法國重要的市鎮選舉中,該黨在11個市鎮獲勝,取得歷史性突破;5月,它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再次實現突破,獲得24個歐洲議員席位,在法國政黨中得票第一。瑪麗娜·勒龐乘勢準備角逐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然而老勒龐的種族主義和反猶太言論讓她擔憂自己政治前景會受連累。國民陣線執委會表決時,瑪麗娜·勒龐沒有參加,以示公正。表決結果宣布后,瑪麗娜·勒龐發表聲明說:“讓-瑪麗·勒龐明知后果,仍屢不悔改,所以只能導致這種決定。”父女倆的矛盾今年4月開始尖銳化。老勒龐當時故態復發,稱納粹在二戰期間設置毒氣室殺害猶太人只不過是“歷史的細枝末節”。瑪麗娜·勒龐隨即宣布中止父親的黨員資格,并試圖剝奪他的國民陣線終身名譽主席身份。父女倆因此三次對簿公堂,最后老勒龐此前均成功保住終身名譽主席的頭銜。
■8月20日,希臘激進左翼聯盟領袖、總理齊普拉斯內閣全體辭職,希臘將提前舉行大選。8月21日,希臘國會副議長宣布,已辭職總理齊普拉斯領導的激進左翼聯盟中,有25名議員成立新政黨。新政黨命名為人民團結黨,黨魁是激進左翼聯盟中反對希臘第三輪救助計劃的極左派系領袖、前能源部長拉法薩尼斯。人民團結黨席次領先各擁有17個議席的中間派河流黨及極右派金色黎明黨,成為希臘議會第三大黨。
(供稿:賈旭陽)
(責任編輯:劉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