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鵬++劉曉燕


【摘 要】 中央地質勘查基金不同于一般的投資基金、專項資金或財政撥款,它在資金管理、預算編制方法、預算審查、基金預算標準使用主體、基金預算標準調整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點。信息化是規范項目資金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減少人為失誤,實現監控管理等功能。信息化設計必須遵循監管全流程,業務權限的角色控制,編制自動化,系統銜接性、適應性和通用性原則。系統構建必須解決用戶角色建立、基金項目資金管理運轉業務流程、預算標準使用自動化、厘清重要業務數據邏輯關系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構建資金管理系統,能夠實現資金管理全過程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切實滿足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管理的需求,確保地勘基金資金管理工作規范有序。
【關鍵詞】 地勘基金項目; 資金管理; 信息化; 預算編制
中圖分類號:F8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17-0043-04
一、引言
中央地質勘查基金(以下簡稱“地勘基金”)既不是一般的投資基金,也不同于以往用于資助或補貼國有地勘單位的礦產資源勘查專項資金或傳統意義上的財政撥款地勘費,其在資金管理上有自身的特點。而信息化是規范項目資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利用資金管理系統參與地勘基金項目資金全過程管理,是促進基金預算標準的正確使用及資金管理辦法規范實施的重要方式,可以減少項目承擔單位在項目概(預)算編制方面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實現資金管理過程的實時監控管理。
二、地勘基金項目資金全過程管理概況及特點
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管理是全過程管理,主要有4個層次:國土資源部、基金管理中心、監理部、承擔單位,分為4個階段:立項概算階段、設計預算階段、資金撥付階段、結算階段,每個階段都包括編制和審查兩個部分,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一)資金流情況
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管理屬于全過程管理,按業務流程可劃分為虛擬資金流和實體資金流兩部分,前者包括項目立項概算和設計預算階段,后者包括項目資金撥付階段和結算階段,二者區別在于有沒有產生實體資金。如果終止項目時只發生虛擬資金流,不需要結算,反之只要發生實體資金流,項目完成或終止時必須要結算。
(二)預算編制方法
地勘基金項目概算包括主要工作手段費用、其他工作手段費用、利潤、應繳稅金。不同階段所采用的編制方法有所差別,其中,立項概算階段和資金撥付階段主要采取匡算方法,其他工作手段、利潤和應繳稅金則采取按一定比例進行控制的辦法。設計預算階段和結算編制階段需要將所有項目全部打開,進行逐項詳細預算。
(三)預算審查情況
資金管理的不同階段,對項目審查的要求有所不同。在立項概算階段和設計預算階段,不需要組織初審。進入資金撥付階段和結算階段后,承擔單位的編制需要項目監理部組織初審,通過的項目簽署同意意見并上報基金管理中心。
(四)基金預算標準使用主體的情況
目前承擔地勘基金項目的單位性質非常復雜,既有事業單位又有企業性質單位。對有財政事業費撥款的項目承擔單位,按照部分成本費用水平的調整系數執行;沒有財政事業費撥款的項目承擔單位,直接執行全成本費用水平。
(五)基金預算標準調整情況
基金預算標準中建立了預算標準動態更新模型,能夠根據國家發布的經濟指標進行自動調整。這往往會出現以前年度項目概、預算編制采用的預算標準與目前使用的基金預算標準不一致的情況,為解決這一新標準試用過渡階段出現的問題,項目資金結算時,預算標準仍使用項目設計預算中采用的同版本預算標準。續作項目在不同勘查年度的設計預算中采用不同版本的預算標準的,結算時應按不同版本的預算標準及其對應的工作量分別編制結算表。
三、信息化設計原則
(一)監管全流程
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管理的核心是對資金的管理,包括事前監管概、預算虛擬資金流,事中監管預算執行的實體資金流,但缺少事后評價,而網絡信息化則具有這個優勢,通過分析事前概預算數據、事中資金撥付和結算數據,對承擔單位、經濟專家、項目成果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而評價結果能夠反映出承擔單位和經濟專家的能力,對管理者在以后年度項目管理將起到一定作用。
(二)業務權限的角色控制
地勘基金項目分為單年度和多年度,正常的業務流程周期少則一年,多則數年,且涉及操作較多,包括承擔單位的編制、基金管理中心的組織管理、監理部的初審、專家的審核,這要求基于角色權限控制的業務流程,要滿足相對較長且復雜的業務流程,以及相應權限人的處理需求。
(三)編制自動化
在很多信息系統里往往僅僅具有錄入功能,只是簡單地錄入結果數據,無法實現編制,造成重復勞動,增加了工作量。而地勘基金項目概(預)算、資金撥付申請和結算的編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不但要掌握基金預算標準的使用,而且要掌握預算編制中眾多的勾稽關系,很容易出現錯誤。自動化是僅需要輸入原始數據,系統根據勾稽關系自動計算出結果數據。這樣就能用自動化編制替代手工編制,而不僅僅是簡單的錄入。
(四)系統銜接性
系統是服務于地勘基金項目,但側重于資金管理方面,客觀存在著和其他系統對接、數據共享的必要性。所以從系統設計開始,應充分考慮在技術上做好接口,以符合基金管理中心整體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五)系統適應性
系統研建不但要滿足現有的需求,更需要體現出系統建設的前瞻性,如基金預算標準跟蹤評估工作的開展,未來出現新版本的預算標準,新的預算標準與舊版本的預算標準在系統應用上如何進行體現,是需要提前考慮的問題,以使系統建設從開始就盡可能適應管理要求的變化。
(六)系統通用性
從技術方面,采用主流先進的技術,實現部署簡單,并具有較高的可擴展性、較快的運行效率、更好的用戶體驗。為了更好地推廣,對操作系統的通用性要求比較高,以適應不同的客戶端計算機環境要求。
四、系統構建實現的關鍵環節
(一)用戶角色分析
在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管理過程中,所涉及的用戶主要包括基金管理中心、大區監理部、項目承擔單位、經濟專家,建立4個角色:基金管理中心、監理部、承擔單位、經濟專家。
承擔單位在4個階段中均為編制者;監理部只在資金撥付階段和結算階段出現,負責組織監理人員進行撥付申請及結算申請的初審;基金管理中心在立項概算、設計預算階段均要組織項目概(預)算審查,同時負責組織資金撥付階段的確認、結算階段組織審查及資金結算的辦理;經濟專家在概算審查、預算審查、結算審查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業務流程分析
1.流程概況
系統流程(見圖1)依據項目資金管理業務流程分為4個階段,共29個節點,其中立項概算階段包括概算編制、組織概算審查管理、概算審查、組長審核、概算審查結果管理5個節點;設計預算階段包括預算編制、組織預算審查管理、預算審查、組長審核、預算審查結果管理5個節點;資金撥付階段包括首付款撥付管理,第一次撥付申請編制工作發起管理,第一次進度款撥付申請編制、初審、終審,第二次撥付申請編制工作發起管理,第二次進度款撥付申請編制、初審、終審,第二次撥付完成管理10個節點;結算階段包括結算申請編制、結算初審、組織結算專家審查管理、結算審查、組長審核、結算辦理管理6個節點;其中處于完成或終止狀態的節點包括終止、項目完成、項目年度工作完成3個節點。
2.系統流程終止情況描述
在整個系統流程中,出現終止項目的線路一共7條,其中4條進入結算,判別進入結算的重要條件是項目是否有撥款。
在概算階段中概算審查結果管理節點,基金管理中心可依據概算審查結果終止項目。在預算階段中預算審查結果管理節點,基金管理中心可依據預算審查結果終止項目。在資金撥付階段中首付款撥付管理節點,由于未撥款,基金管理中心可選擇終止項目;在第一次撥付申請編制工作發起管理節點,由于已經撥付了首付款,終止項目需進入結算,且此時該項目已撥付資金為首付款;在第一次終審節點,由于未撥付第一次進度款,此時終止項目進入結算,該項目以撥付資金為首付款;在第二次撥付申請編制工作發起管理節點,由于已撥付第一次進度款,此時終止項目進入結算,該項目已撥付資金為首付款加第一次進度款;在第二次終審節點,由于未撥付第二次進度款,此時終止項目進入結算,該項目已撥付資金為首付款加第一次進度款。
3.系統流程撥款情況描述
在整個系統流程中,一共有4條線路出現撥款情況:第一條線路為資金撥付階段的首付款撥付管理節點至第一次撥付申請編制工作發起管理節點,撥首付款;第二條線路為資金撥付階段的第一次終審節點至第二次撥付申請編制工作發起管理節點,撥第一次進度款;第三條線路為資金撥付階段的第二次終審節點至第二次撥付完成管理節點,撥第二次進度款;第四條線路為結算階段的結算辦理節點至項目完成節點,撥尾款。
(三)基金預算標準使用自動化
基金預算標準是基金項目概、預(結)算編制,審查的重要依據。經財政部、國土部批準試用的《中央地質勘查基金項目預算標準(試用)》,是基金項目概、預(結)算統一使用的標準。如何在預算標準使用中達到自動化則是整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一環。
根據項目承擔單位有沒有財政事業費撥款,系統來自動判斷是否使用全成本標準。在此基礎上,第一步選擇預算標準版本,這解決了在結算階段使用不同版本預算標準進行編制的問題;第二步在該版本的工作手段目錄中選擇要編制的工作手段,在立項概算和資金撥付編制時目錄是僅僅顯示主要工作手段,預算和結算編制則是把所有工作手段全部打開,主要工作手段是指物探、化探、鉆探、坑探、淺井、槽探;第三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選擇該手段的技術參數,同時選擇該手段所在區域的地區調整系數;第四步系統自動計算出該手段的應用地區調整系數后的預算標準。
(四)厘清重要的業務數據邏輯關系
1.輔助工作手段費用與主要工作手段費用之間的關系
輔助工作手段費用=主要工作手段費用×(1-主要工作手段占全部工作手段費用比例)/主要工作手段占全部工作手段費用比例
2.利潤、稅金與預算總額之間的關系
利潤控制標準為工作手段預算總額的10%,稅金控制標準為項目預算總額的5.5%。
3.工地建筑的邏輯關系
工地建筑預算標準:≤野外工作費用之和的8%。野外工作費用計算基數為地形測量、地質測量、物化探、鉆探、山地工程等野外工程手段。
五、系統主要功能模塊設計
系統在總體結構實現上采用多層架構模式,即表現層、業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和數據存儲層,這樣有利于系統的開發、維護、部署和擴展。分層是為了實現“高內聚、低耦合”。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把問題劃分開來各個解決,易于控制,易于延展,易于分配資源。主要功能模塊如下:
1.業務流程控制模塊。對系統的流程進行整體控制。管理項目所處的業務流程階段,顯示流程信息及項目申報審查信息,能夠發起、接受、取消、退回業務流程等。
2.角色權限控制模塊。對用戶權限管理的模塊。一是能夠管理用戶的角色權限。二是能夠控制用戶在某個節點所能操作的項目。
3.編制模塊。能夠實現承擔單位的立項概算、設計預算、資金撥付申請及結算申請編制,且能自動匯總數據、根據勾稽關系自動計算輔助工作手段預算、利潤、稅金等。
4.審核模塊。能夠實現經濟專家的立項概算、設計預算及結算審查,監理部的初審。
5.基金預算標準和地區調整系數使用自動化模塊。能夠通過鼠標點選技術經濟參數自動生成基金預算標準,通過輸入地理坐標自動獲取地區調整系數。
6.報表輸出模塊。能夠實現基于Excel的報表輸出,輸出符合暫行辦法中所規定格式的報表。
7.數據分析模塊。基于事前事中監控的數據,實現事后評價分析。
8.資金監管模塊。能夠查看項目信息,包括立項概算、設計預算、資金撥付、結算全過程的申報審查信息及項目流程信息;同時能夠查看當前項目的實體資金流,當發生實體資金流,則自動出現已撥付資金信息,當結算辦理完成,則自動出現尾款信息。
9.數據交換接口。對接其他系統。
六、總結
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管理系統是基于B/S結構,不需要安裝軟件程序,用戶(項目承擔單位、基金管理中心、大區監理部、經濟專家)通過瀏覽器界面來實現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的網絡填報和管理。從流程上,涵蓋了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的概算、預算、資金撥付和結算四個完整階段,實現了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的全過程管理;從管理上,實現了基金管理中心、監理部、經濟專家、承擔單位四個不同層次的協同工作。最終通過系統使基金管理中心不但能夠隨時了解到單個項目資金執行情況,而且對不同批次、不同年度的項目資金執行情況進行總體監控管理,實現了資金管理全過程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切實滿足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管理的需求。
隨著中央財政對地勘基金投入逐步增加,對基金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管理系統的研建和維護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要根據財政要求和基金管理實際需求變化,以及各級用戶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對其功能模塊進行拓展和維護,確保地勘基金項目資金管理工作規范有序。●
【參考文獻】
[1] 欒鵬,高永臻.淺談中央地勘基金項目資金預算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4(19):148-149.
[2] 高永臻.中央地質勘查基金項目資金管理的幾個特點[J].經濟研究導刊,2013(27):140-141.
[3] 國土資源部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中央地質勘查基金項目預算標準(試用)[M].北京:地質出版社,2011.
[4] 國土資源部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中央地質勘查基金項目資金預(結)算管理暫行辦法[Z].2012.
[5] 欒鵬,李興武,劉協偉.地質調查項目預算編制信息化建設[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4(1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