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坤
【摘要】在突發事件中,媒體擔負著掌握核心話語權、消除不確定性、傳播正能量等責任,以達到引導輿論、穩定社會的目的。發生于2014年3月1日的昆明暴恐事件是對當地媒體是否具備擔負這些責任的能力的一次考驗。本文以個案研究和內容分析法對昆明當地媒體新浪微博認證賬號在“3·01”暴恐事件中的輿論引導能力作出分析。
【關鍵詞】輿論引導暴恐事件實證研究
“3·01”昆明暴恐事件是近年來發生的一次大規模暴力恐怖事件,事件發生時又正值兩會期間,其處理方式對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是一次考驗。本文試圖通過內容分析法,分析3月1日至3月3日期間,昆明當地媒體在微博上對此次事件的發聲情況。
一、研究方法
本文選取在“3·01”昆明暴恐事件發生地昆明發行量和影響力最大的《春城晚報》為例,分析其在互聯網時代的新浪微博中的發聲情況。鑒于網絡傳播時效性高和熱點事件熱度一般維持3天,之后就會被新的事件所取代的特點,選取3月1日至3日的《春城晚報》新浪微博為分析范圍,主要回答三個問題:
一是地方媒體在突發性事件發生時能否及時發聲。通過將《春城晚報》微博發聲時間與事件發生時間和其他媒體發聲時間的對比,看《春城晚報》是否及時發聲。

二是以怎樣的方式發聲。統計三天中《春城晚報》微博的數量,了解關于暴恐事件在其中所占比例,并將關于暴恐事件的信息分為“強輿論引導”和“弱輿論引導”兩類。“‘強輿論引導’是指微博內容更偏重表達同情、哀悼、祈禱、祝福、譴責等情感及倡議、呼吁、評論等觀點,價值判斷色彩較強;‘弱輿論引導’是指微博內容主要偏重報道事實和提供信息,價值判斷色彩較弱。”①并分析兩類信息在受眾中的受關注程度。
三是媒體的發聲引起了受眾怎樣的反饋,是否成功引導了輿論。通過對轉發量最高和評論數量最高的十條消息進行統計,了解受眾的反饋情況,分析輿論引導效果。
二、研究發現
1、是否及時發聲
“3·01”昆明暴恐事件約發生在21:20左右,《春城晚報》微博3月1日21:46發出第一條關于“3·01”昆明暴恐事件的消息:“@春城民記求證!(轉發)@昆明家裝宋強聽說,昆明站包裹寄存處,有人持刀鬧事,求真實消息@昆明警方@春城晚報,不要變為謠言”。《人民日報》第一條消息發出于22:30,“【1伙男子持械沖昆明火車站廣場見人就砍】據@云南網@8099999:剛才一伙男子持械沖進昆明火車站廣場、售票廳,見人就砍,現場有人員傷亡。10多輛警車已趕赴現場緊急處置。這伙歹徒手持刀具、統一著裝,現場已有多人受傷。大批民警趕到現場后,火車站內傳來槍聲,目前永平路至火車站實行緊急交通管制。”消息相比之下更詳細,但比《春城晚報》發出稍晚。《春城晚報》基本在第一時間發聲但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及詳細性欠缺。
2、怎樣發聲
3月1日至3日,《春城晚報》新浪微博一共發出微博123條,其中關于“3.01”昆明暴恐事件有69條,占總數的56.09%。3月1日發出1條相關微博,系首次發聲,為轉發微博,并沒有準確信息。3月2日發出了大量的微博信息,總微博數為45條,暴恐事件相關信息共40條,占3天“3.01”相關微博數的57.97%,占當天微博總數的88.89%。3月3日,發出涉及暴恐事件微博28條,占當天52條微博總數的53.85%,在整體的數量和傳播力度上有所下降。其中,3月2日當天,《春城晚報》新浪微博更新從01:15一直持續到23:45。
按照強弱輿論的分法,3月1日至2日,《春城晚報》就“3.01”昆明暴恐事件發出的69條微博中,強輿論引導微博51條,占73.91%,弱輿論引導微博18條,占26.09%。其中,強輿論引導微博主要集中在呼吁獻血、祈福和尋人中。

從表1可以看出,網友主要轉發了強輿論引導的微博,轉發量最大的是涉及獻血救人的一條,這一方面表現出《春城晚報》的輿論引導方向,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微博作為社交媒介在突發性事件中擔任的傳話筒的角色。同時,由于“3.01”昆明暴恐事件中,媒體基本在第一時間發聲,避免了謠言和最大限度減少了不必要的恐慌,也使得受眾在了解信息時,對弱輿論引導的硬事實基本清楚,從而選擇對強輿論引導的軟事實更多的關注。
3、發聲效果
為了解《春城晚報》連續三天的發聲后,對網友的實際輿論引導效果,本文選取了每天評論量最多的3條強輿論引導微博進行分析(3月1日僅一條弱輿論引導微博故不計入其中)。正面態度表示評論認同《春城晚報》新浪微博發布內容,負面態度表示評論質疑微博內容,中性態度表示表意不明或沒有明顯態度傾向。表2統計了含有文字內容的所有微博信息,沒有含文字內容微博態度均默認為中性。
將表2數據制作為折線圖我們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3天中網友態度的轉變,整體上負面態度的數量不多,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整體呈減少趨勢,中性態度在開始時占據主要地位,但是隨著事件的進展轉變為正面態度。雖然正面態度人群在事件后期變多,但是在3月2日21:02發出的關于獻血的微博中持正面態度的人群明顯減少,在實際內容上,主要表達在多人獻血后為何血庫仍然告急的質疑。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基本可以回答之前提出的三個問題。《春城晚報》作為當地有影響力的媒體,能夠在第一時間發聲,并且跟進事情的發展使全國各地受眾能夠了解昆明當地實時消息。在消息設置上除了及時準確發布硬事實信息,也發出較多強輿論引導信息引導受眾輿論,并且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在針對特定時間的引導上尚有欠缺,如針對網友對獻血事件的質疑,《春城晚報》未能及時溝通信息,使得負面情緒蔓延。
綜上,《春城晚報》的官方微博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基本能夠將當地消息及時傳播,并且輿論引導較為成功,雖然有經驗不足缺陷,但瑕不掩瑜。展現了地方媒體對當地突發事件的網絡傳播和輿論引導的責任和能力。
參考文獻
①姜紅、阮晨光,《“大眾麥克風”時代的輿論引導——基于〈人民日報〉新浪微博的個案研究》[J].《新聞記者》,2014(05): 64-68.
(作者: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2013級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