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思琴
【摘要】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針對老年讀者創辦的各類老年期刊成為他們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文化產品的本質是內容,合理有序的內容編排尤為關鍵。期刊欄目正是這樣按類別(內容)性質冠以名目,編排組合的版面。本文探究老年期刊欄目早期特色、欄目發展現狀以及欄目未來突破,以期為老年期刊研究者和從業人員提供些許啟示。
【關鍵詞】老年期刊欄目發展
按照讀者對象年齡不同層次來分類,期刊可以分為青少年期刊、青年期刊和中老年期刊。①縱觀整個期刊市場,老年期刊以其特殊的起步模式和發行渠道,在市場競爭中偏安一隅。不過,隨著我國新聞出版體制的進一步改革和期刊市場化的加強,老年期刊的發展狀況也日益受到大眾的關注。通過對30多年來老年期刊欄目設置的發展研究,我們可以知曉老年期刊文化傳遞的方向,同時也能了解不同時期老年人的關注重點,更重要的是在老年期刊與老年同志思想的雙向交流中了解中國老年文化的流變。做好老年期刊欄目的分析,對老年期刊在新形勢下的進一步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老年期刊欄目的早期特色
查閱資料可知,我國第一份老年期刊為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年創辦的《長壽》。《長壽》在創刊號中提到:“《長壽》叢刊的創辦……目的是為搞好老年人的身體健康”。②由此可見,《長壽》標志著新中國老年期刊的開端,同時也表現出早期老年期刊欄目設置的一大內容——養生保健。在老年期刊發展早期,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注重點是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養生保健會成為早期最先興起的欄目方向。《長壽》創刊號中的“霜葉紅”“長壽史話”“老年學”“衰老之謎”“老年病防治”“益壽之道”“生命在于運動”等欄目都是基于養生保健這一目的而創辦。③從老年期刊的創建直到現在,養生保健仍然是老年期刊不可分離的一個欄目內容。
除了養生保健欄目外,政策性欄目是老年期刊早期的另一大特色。由于我國老年期刊是伴隨著老齡人口的發展和離退休制度的建立而產生的,所以早期的老年期刊主管單位大多為老干部工作機構,這就使得老年期刊蒙上了很強的政治性。如《中國老年》在其創刊號中稱辦刊目的在于“宣傳黨和國家有關老年人的方針政策,推動社會上對老年問題的關心和研究”。④政策性欄目并非是通過某一具體欄目展現,而是直接的宣傳欄目與間接的人物欄目共同構成。它甚至成為當時老年期刊的第一欄目,對國家方針政策和宣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現在,政策性欄目雖不再是老年期刊的主要發展對象,但仍舊擔任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老年期刊欄目的發展現狀
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老年期刊經歷了幾個轉折點,因篇幅有限,在此不表。到現在,老年期刊烙上了時代的標志,有了新的發展。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情感欄目的大幅度增加。老年期刊自初興時,就被無形貼上了“含蓄內斂”的標簽。而進入新時期以來,老年期刊對老年人情感的表達分析開始逐步加強放大,情感類欄目的增加是有力證明。江蘇省老年刊物《當代老同志》于1991年改版為《銀潮》。在1992年,該刊情感類文章占到了全部內容的67%。“真情”“家庭故事”“今生有約”等欄目都是為展現老年人情感生活而服務。如何處理“兩代間的關系”成為《銀潮》的招牌內容。⑤同樣的,在《老友》期刊中,“人間真情”“婚姻家庭”等欄目的開設也彰顯了老年期刊對老年人情感世界的關懷。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無論是社會情緒還是自我情懷,在現今都以更加有力外擴的語言展現在期刊欄目里。
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發現,當下老年期刊的欄目設置中,“時尚”的成分大大增加。老年期刊一直沒有停止與時俱進的腳步。在《銀潮》雜志中,設有“雅趣”“旅行”“挑戰”這樣的展現老年人時尚健康生活的欄目;在《中國老年》中,設有“時尚俱樂部”版塊。《幸福老年》雜志是成立于2011年的新生代老年期刊,專門開設有“本期關注”欄目,通過對熱點問題進行分析,來保證雜志跟上時代的潮流。不僅如此,《幸福老年》雜志還強調“情調”在時尚性中的重要,故設置有“人生悟語”“我的回憶”“時尚生活”等欄目,表達老年同志含蓄雋永的情調。“情調”因而不再是青年人享有的特權,它成為老年人的一種時尚體驗。
總的來看,老年期刊當下的欄目設置涵蓋方面較廣,但同質化現象也比較嚴重,大體脫離不了“養生”“情感”“琴棋”“歷史”這幾大塊。老年期刊要想實現差異化競爭,欄目設置是必須重下工夫的環節。
三、老年期刊欄目的新突破
老年期刊經過30多年的探索與發展,目前已經形成相對穩定的欄目設置。作為面向老年讀者的文化產品,市面上大部分老年期刊總體而言發展勢頭良好。體制改革促使老年期刊必須面向市場,逐步減少對公費訂閱的依賴。這不僅要求老年期刊編輯發行人員認準目標,打通多種發行渠道,在欄目與內容的安排方面同樣也要有新的突破。
首先,隨著老齡人口素質的逐步提升,傳統的養生和情感欄目為主的設置顯然已經不滿足老年人的消費需求。在今天學習型社會里,老年期刊也應倡導老年讀者“活到老,學到老”的可貴精神。而最亟待學習的技能,就是互聯網。第四媒體和第五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網絡對于老年人來說可謂是熟悉又神秘。退休老干部以外的普通老年人,一般都缺乏對互聯網知識的了解。而當下便捷的移動互聯網和人性化的操作設置為老年人學習這一新型事物提供了可能。所以,老年期刊應該把握時機,適時推出有關互聯網的期刊欄目,以便于理解的互聯網淺顯科普和深入淺出的互聯網操作指南為當代老年人開啟新的大門,同時還可以衍生出許多有關老年人與互聯網的故事,由此使得互聯網欄目內容得以充實完善。
其次,拋開欄目的具體內容從宏觀的角度出發,老年期刊的欄目設置特色化十分必要。期刊欄目總的形式分為兩大類:動態性欄目和非動態性欄目。而期刊的特色欄目常表現為非動態性。⑥分眾化營銷時代,老年期刊要想在激烈的期刊市場競爭中分一杯羹,保有自身特色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通過期刊的特色定位和欄目的特色設置來實現。老年期刊應該通過合理的欄目策劃與調整,策劃出具有不可復制性的非動態特色欄目。具有前瞻性的老年期刊都應該意識到,單一傳統的欄目策劃不會長久,它總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被淘汰。所以,各大老年期刊只有找準自身定位,通過不斷的欄目創新,根據文化市場的需要策劃具有本刊特色的欄目,才能得到老年讀者的青睞與支持。
老年期刊的欄目設置,經歷了最初的單一形態,發展為目前的多樣形態,最終還是會回歸到原有的單一形態上。但這里的“單一”是“專”的表現,是“特色”的代名詞。目標讀者群精準,欄目設置才能有的放矢,老年期刊才能夠長盛不衰。期刊欄目的設置最終起到的是輔助性的作用,關鍵是要看期刊運營者對市場的認識、對讀者群的判斷、對期刊自身的定位以及對多媒體時代里紙媒與其他媒體之間關系的把握。把握大前提之后,細節才會變得格外重要。
參考文獻
①徐柏容:《期刊編輯學概論》[M].遼海出版社,2001
②高士其,《祝辭》[J].《長壽》,1980(1).
③⑤汪露、廖旭,《中國老年期刊30年的歷史與特征》[J].《編輯之友》,2011(10)
④王首道,《老當益壯,振興中華》[J].《中國老年》,1983(1)
⑥龔維忠:《現代期刊編輯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