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晴 馮媛媛
【摘要】互聯網為亞文化傳播和發展提供了新平臺,極客文化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伴隨著各種新興傳播媒介的發展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社交型知識問答社區,知乎以其“專注、認真、負責、原創”的問答環節吸引了不同領域的極客常駐于此,而極客們也充分利用知乎這個平臺將極客文化和極客精神進一步傳播。
【關鍵詞】虛擬社區極客文化知乎
美劇《生活大爆炸》的熱播使國內受眾接觸到了極客和極客文化,而知乎的興起,使受眾對極客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知乎作為一個知識問答型社區,為極客文化的傳播創造了一個更為便利的平臺。被視作精英的極客群體,在新媒體時代利用自身的優勢和資源,不斷擴大自身的影響力,他們所強調的創新、不盲從、拒絕平庸等價值觀也在逐步滲透進我們的生活。
一、知乎及其運營機制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受眾對于信息和知識的獲取變得越來越迫切,他們的要求更加具體和個性化。社會化問答服務開始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
1、知乎概況
2009年6月創建于美國的Quora將SNS模式引入到問答社區中,開創了基于人際關系傳播知識。2011年1月26日,國內仿照基于社交網絡的問答網站“知乎”上線。2013年3月,知乎開始向公眾開放注冊,在不到一年時間中,注冊用戶迅速由40萬攀升至400萬。
和傳統的知識問答社區不同,知乎所建立的問答社區是基于一種人際關系的網絡。它倡導向用戶提供“尋找答案,分享知識”的服務。用戶可已通過關注其他用戶、問題或者話題形成自己的興趣圈子。知乎獨有的邀請機制可以讓用戶在面對某一問題時邀請其心中的意見領袖參與和回答。知乎并沒有設立最佳答案制度,而是鼓勵“意見的自由市場”,讓所有用戶都可以對答案進行投票。此外,網站也會對回答者進行積分懸賞和系統獎勵,從而培養出眾多不同領域的意見領袖。
2、知乎獨特的運營機制
知乎社區包括了話題、問題和用戶三個板塊,涉及金融、法律、科學、科技、電影、文學等各個方面的話題,并且每個大的話題下還包含了無數的子話題。任何用戶都可對某一問題的答案進行投票,可以選擇贊成或反對。對于垃圾信息或者無效信息,用戶則可以選擇“沒有幫助”,當達到一定上限時,這些信息就會不再顯示。知乎這一獨特的投票機制的目的不僅可以提高高水準的回答得到傳播,同時也抑制了垃圾信息的數量。①
只要用戶在具備某一領域的相關專業知識并且進行認真而負責的回答,就有可能成為該領域的意見領袖,得到其他用戶的認可。知乎提倡的“認真你就贏了”的運營機制,使其形成了良性的循環,促進社區成為理性、認真、負責、高質量的空間。
二、極客和極客文化
1、極客
極客是美國俚語“geek”的音譯,原意是指性格古怪的人。伴隨著互聯網文化的興起,這個詞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最初多用于形容對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有狂熱興趣并投入大量時間鉆研的人。現在其范圍不再僅僅局限于科技領域,而是在各個領域走在最前沿的人。
知乎用戶陳石頭在問題“什么是極客”中回答,“成為一名極客沒有固定的標準,但一般來說,僅對某領域的理論、實踐了如指掌還遠遠不夠,對該領域相關的零碎瑣事(Trivia)也如數家珍,才能稱得上是這個領域的極客。”。“極客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個“極”字。只有對其所酷愛的領域有極端的求知欲,才能夠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挖掘相關的一切信息,并最終發現其間相通的規律,并形成自己的見解。”。作為精英亞文化群體,極客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是某個領域或行業的“專家”,被視為專業人才。他們聚集于各種虛擬社區,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交流和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們作為各自領域的意見領袖,已經是一種自媒體。
2、極客文化
從廣義上而言,一切邊緣、次要的文化類型都屬于亞文化的范疇。美國學者波普諾認為,所謂亞文化就是“一個廣泛的文化的亞群體,這一群體形成一種既包括亞文化的某種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體所不包括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②這個定義體現了亞文化群體的特征,即相對于主流的文化群體而言,亞文化群體擁有僅為內部成員所認可的某種獨特的行為標準和價值觀。
作為一種亞文化,極客文化同樣具有“邊緣性”、“風格化”等明顯特征。極客文化所強調的創新、專業、鉆研、不斷進取、拒絕平庸和盲從等觀點,逐漸被新生代主流人群和青年所認同。“極客文化指的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由倡導自由、公開的技術創新型極客群體貫徹執行,以傳播極客理念為目的的一種亞文化形態。極客文化以創新為信條,尤其強調技術創新,強調通過運用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創造出新的電子媒介應用行為,從而改善生活的方方面面。”③這種對極客和極客文化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最初的概念,沒有注意到極客文化逐漸被大眾化,其對電子科技的“創新”、“鉆研”、“探索未知”的精神也擴散到各個領域。簡而言之,所謂極客文化就是在自己擅長或感興趣領域去探索、鉆研、創新的一種文化。
三、極客文化在知乎中的傳播現狀
作為一個社交型問答社區,知乎結合了社會化問答社區和社交網絡的傳播特點。
1、傳受雙方身份重疊
知乎的用戶在傳播過程中具有雙重身份,他們既是信息的發布者,也是知識的獲取者。知乎向用戶提供共享平臺,知乎中所有的傳播內容都是由用戶自己創造并進行發布和分享的。部分用戶是來自不同領域的精英,他們或是該行業的從業人員、學者,或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作為傳播者和傳播對象,他們都具有相關問題的專業知識背景,并在自己擅長或者感興趣的領域和話題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他們也在知乎中接受和尋找其他信息。
2、傳播內容質量高、原創性強
其傳播內容具有質量高、原創性強的特點。和其他知識問答型社區相比,知乎用戶提出的問題更加專業。知乎的話題廣場有科技、經濟學、生活方式、自然科學、電影、創業、商業等從不同維度進行劃分的數十種相關話題分類。用戶可以選擇關注自己擅長或感興趣的某些話題,并對自己感興趣的具體問題進行提問或回答。知乎一向提倡對于知識的獨到見解和自身經驗才是最重要的。具有高質量和自身體驗的經驗往往會受到其他用戶的認同,從而進行了良性循環。④
3、多渠道傳播
在傳播途徑上,除了站內的傳播,知乎也鼓勵用戶使用QQ和微博賬號進行登錄或綁定,期望將這種虛擬社區建立在真實人際傳播的基礎之上,將社交網絡進一步融入到問答社區中。而知乎獨有的“邀請”機制,使用戶在看到相關問題時可以邀請自己心目中的“意見領袖”或感興趣的其他用戶進行回答。因此,與傳統的知識問答社區相比,知乎無疑將知識問答推向更加專業、原創性高的方向,努力營造出一個客觀、高質量的知識討論環境。
4、為極客群體提供歸屬感和身份認同
眾多用戶可以在其中就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提出問題,并邀請其他用戶進行回答。在這個過程中,用戶不僅得到了答案,也和其他相同愛好的人進行了互動和交流。在這樣一個平臺中,不同領域的極客得到了肯定,逐漸形成了自我的身份認同。他們通過和其他用戶的溝通不斷完善自己的極客行為,并對自己的理想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有了歸屬感。⑤
知乎所提倡的“認真你就贏了”口號正是一種極客精神體現。隨著知乎在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學生中受到廣泛認可,其宣揚的這種極客精神也滲透到青年人群中。在知乎中,極客們將有趣和知識聯系起來,堅持原創和高質量的回答,認真負責的解答用戶提出的問題。
結語
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為亞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便利,其改變了傳者中心位的傳受關系。在這種情況下,主導文化和各種亞文化處在一個相對平等的關系中。而互聯網中的虛擬空間也為各種不同的亞文化群體的自我表達和相互交流提供很好的平臺。擁有相同愛好和興趣的人們會聚集在一起組成不同的虛擬社區,一方面亞文化群體需要虛擬社區進行自我的身份認同,另一方面虛擬社區的存在也為亞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國內比較專業的極客社區有極客公園、科學松鼠會、果殼等,但是極客公園更側重于傳統的電子科技極客聚集地,而科學松鼠會和果殼則越來越重視科學傳播。而作為一個鼓勵用戶進行專業、原創和分享知識、經驗、見解的社交型知識問答社區,知乎無疑是極客們聚集的最佳地點之一。知乎獨特的傳播特點、運行機制、企業理念和文化氛圍都促使其成為將極客和極客文化推向大眾的最佳平臺。
知乎用戶朱炫總結了知乎上的兩類人,一種是沒有一技之長又渴望學東西的人,可以來贊同和分享。有一技之長的人,通過參與分享,換來聲望和社會關注度,可以解決自己的其他問題。大部分用戶都認為,分享知識不僅能收獲快樂,也能提高自我,幫助其他人獲得滿足感等等。在這樣一個人人樂于分享自己的經驗、知識和見解的環境中,無論是對于傳受雙方還是社區本身都是有利而無弊的。知乎理性、認真、負責的社區氛圍,以及“認真你就贏了”的口號也促使了極客文化在這個環境中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①王秀麗,《網絡社區意見領袖影響機制研究——以社會化問答社區“知乎”為例》[J].《國際新聞界》,2014(9):47-57
②戴維·波普諾著,李強等譯:《社會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③⑤董湃,《傳播學視角下的極客文化研究》[D].遼寧大學,2011
④寧菁菁,《基于“弱關系理論”的知識問答社區知識傳播研究——以知乎網為例》[J].《新聞知識》,2014(2):98-99
(作者:李晴晴,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傳播學專業2013級碩士研究生;馮媛媛,新華社山東分社記者)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