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兵
【摘要】本文通過大數據的影響力,結合媒體行業特征,分析大數據給媒體帶來的巨大價值,提出媒體利用大數據的建議,期待處于時代前沿的媒體行業充分利用大數據,實現媒體行業發展新格局。
【關鍵詞】大數據媒體發展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可以看到這樣一些大數據:谷歌每天處理的數據量超過24拍字節,是美國國家圖書館所有紙質出版物數據量的幾千倍;百度每天要處理數十億次搜索請求;Facebook每天上傳的照片超過1000萬張;YouTube每天的訪客超過8億①;每天新浪微博用戶發博量超過1億條……這些數據,有且僅有一個“大”字可以形容。以前難見一面的“大”數據,終于因為互聯網越來越常見了,國外媒體把2013年稱為“大數據元年”。
一、大數據的影響力
早在1980年,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將大數據熱情地贊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②。“大數據”作為中國互聯網信息技術行業的流行詞匯,大約是從2009年才成為眾所周知、朗朗上口的新詞。
大數據是人們獲得新的認知,創造新的價值的源泉;大數據還是改變市場、組織機構,以及政府與公民關系的方法。維克托認為,“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可以分析眾多的數據,有時候甚至可以處理和某個特別現象相關的所有數據,而不再依賴于隨機采樣”③,通過挖掘從海量數據中尋找蘊藏其中的規律,并利用數據的相關關系來解釋過去、預測未來,從而用新的數據規律補充傳統的因果規律。
大數據時代帶來的變革已在商界初露端倪,大數據已經由技術熱詞變成一股社會浪潮,對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人們也越來越習慣用手機搜索附近的美食、查找交通線路,上網選購物品,不停地登錄社交網站記錄生活的每一個瞬間。也許,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大數據”時代的忠實“粉絲”。
二、大數據給媒體帶來的價值
隨著商界充分挖掘大數據潛藏的巨大價值,我們不難發現,商界已經先于其他領域,牢牢抓住大數據的契機,提前進入大數據時代。走在時代前沿的媒體人,早已敏銳地察覺到大數據可能引起的巨大變革,開始挖掘大數據的價值,向著大數據時代邁進。
大數據時代對媒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媒體的互動性、社交性、智能性增強,媒體融合、人機共生成為媒體發展的方向,社會大眾在媒體內容生產中的作用不斷加大。二是傳統媒體、社交媒體日益成為重要的數據源,媒體產生的大量數據成為可觀的社會財富,對數據庫進行數據挖掘,將更加深入地探尋信息傳播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
“大數據時代,信息的內涵已不僅僅是消息等新聞,而是各種各樣的數據。媒體行業是數據的重要應用者,在互聯網時代媒體經營、新聞實務等幾乎一切都離不開大數據、數據挖掘”④。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無疑可以為媒體提供更多更精準的咨詢。另一方面讀者的“大數據”蘊藏著尚未被挖掘的巨大價值,通過生產、分析、解讀數據,可以了解客戶興趣和需求,更有針對性的生產新聞,以特別的新聞內容吸引讀者,同時為媒體發行商帶來更大的效益。
三、如何利用大數據
目前我國學界較認同的新聞的定義為: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⑤。但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大數據的核心和目標就是預測。新聞報道有必要借助大數據技術、憑借數據庫資源,作一些預測性的報道,進而牢牢抓住受眾的眼球。
1、探尋深度新聞報道
大數據分析也常用于日常報道,對新聞事實做出更深入的解釋,挖掘更多新聞內容。媒體可以通過平臺合作的方式擴大對資源的利用、增強對數據的分析能力,借助大數據的預測功能對正在或剛發生的、讀者關注的重大新聞事件,進行預測性新聞報道。
或者在事件發生后,通過用數據挖掘得出的不同視角,豐富讀者對事件的認知,這一點可以通過各種門戶網站的新聞鏈接有所體現。例如彭博社在十八大跟蹤報道后,迅速利用大數據分析,回顧過去十年中、歐美幾大經濟體的能源消耗變化,發現中國的能耗迅速上漲,試圖提供有關“美麗中國”的新聞背景。這樣結合了新聞背景的新聞肯定更受人關注。
2、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凸顯,隨著信息的膨脹和無界限傳播,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正趨于多元化發展形勢,權威真理都面臨挑戰,也許多元化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容納的不同聲音越多,至少證明這個社會越開明。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也不斷受到動搖和挑戰,特別是占網民大部分的青年,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還未樹立完全,亟需在泛濫的信息時代,得到正確的引導。2012年的20件熱點事件,特別是釣魚島及反日游行的新聞報道,在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和訊網等門戶網站點擊率超過1.7億次⑥。百度、天涯、豆瓣、貓撲等論壇上,熱點事件有超過了百萬熱帖量,比如關于2012年倫敦奧運、黃巖島與南海局勢、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帖子等等。
可見互聯網時代新聞傳播范圍之大和速度之快,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通過網絡來關注新聞,對參與熱點事件討論有高度的積極性。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因為具有較強的新聞挖掘能力和傳播能力,專業媒體人對事件能保持客觀理性的評價,對引導輿論具有巨大作用。互動平臺以及網絡問卷等也能迅速高效的掌握網民價值觀和世界觀發展趨勢,甚至可以預測部分群體性事件。
“正能量”則是典型的通過大數據分析后,針對性發表帶有正能量的好人好事、勵志故事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網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3、注重客戶體驗
現在,不管是報紙、刊物還是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媒體比較的話,都沒有注重好用戶體驗,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對用戶了解不夠,難以展開具有針對性的互動,大數據分析通過比較、分析用戶不同的關注點、需求,進而達到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的目的。
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及時了解客戶和預測他們的需求,增進對客戶的了解,從而推送大眾感興趣的新聞,甚至為客戶定制個性化的新聞、服務信息、廣告,實現精準推送,提高宣傳效果。
各門戶網站、移動客戶端有著天然優勢收集大數據,收集的數據不僅可以被媒體利用來分析客戶的閱讀偏好,閱讀習慣等,還可以為廣告設計等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媒體可以根據客戶閱讀偏好,閱讀習慣,總結出客戶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推薦服務,把握住受眾的眼球,提高媒體門戶網站或移動客戶端關注度,獲得品牌效益,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4、利用大數據盈利
互聯網上新聞的點擊率總是排在各種板塊點擊率之首。媒體的門戶網站、移動客戶端擁有眾多人的高關注度,有著高效快速收集大數據信息的天然優勢,將這些大數據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為企業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撐。企業不僅可以利用這些大數據分析客戶消費習慣,總結客戶選擇偏好,還可以預測性的把握市場的走向。這一附帶業務必然能為媒體帶來巨大利潤,當然,要想真正進入并做好這塊業務,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智能信息服務平臺,提高自身的技術應用能力,同時變“亮點”和“概念”思維為系統或管理思維,做到重視對企業有價值的信息。當然通過特異化的內容,吸引眼球,增加點擊率,提高媒體門戶網站關注度和權威性,從而獲得大數據,才能開展這一塊的業務。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給媒體帶來數不勝數的機遇,媒體行業應抓住機遇,大膽探索,充分利用大數據。大數據時代帶來的信息的巨大價值,可以說誰抓住了信息,誰處理了大數據,就必然能得到時代給予的回報。媒體行業肩負著新聞傳播的重任,同樣也享受著高關注度帶來的果實。從傳統業務來看,通過大數據挖掘新聞內容,不僅可以豐富新聞內容,還可以通過預測性新聞發布等提高媒體自身的競爭力,避免同質化。從行業社會價值角度出發,利用大數據分析,通過媒體行業特有的宣傳優勢,利用新聞和客觀理性的評價,正確引導輿論,不僅可以實現媒體的社會價值,還可以提高媒體的社會評價,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打造媒體的品牌。
參考文獻
①張意軒、于洋,《大數據時代的大媒體》[N].《人民日報》,2013-1-3
②阿爾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③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④尹明華,《大數據時代的報業轉型》[J].《傳媒》,2012(1):36-39
⑤徐培汀:《中國新聞傳播學說史》[M].重慶出版社,2009
⑥楊雅,《“大數據”時代:新聞業面臨的新震蕩》[J].《國際新聞界》,.2013(3):17-18
(作者: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2013級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