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日 《大眾日報》
深刻把握“四個全面”相互關系
“四個全面”作為黨治國理政的總綱領,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改革、法治與黨的領導等各個方面的關聯性和互動性進一步增強,每一個方面的進展都會對其他方面產生重要影響,每一個方面又都需要其他方面協同配合。中國改革發展穩定的這種整體性特征,決定了我們的各項決策部署,必須更加注重“四個全面”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協同配合。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一些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涉及面廣、利益關系復雜,大多是涉及全局的改革難題。這些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子落而滿盤活”,關系發展大局,關系改革成效,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重中之重,是整體工作的有力支點。以這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為突破口,勢必對全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起到牽引和推動作用。
2015年3月25日 《光明日報》
推行權力清單制度,重在“制度”二字
權力清單制度是推動依憲執政、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改革舉措,其核心是一切權力出自法律,法無授權不可為。權力清單制度首先就是要以法律為準繩,對現有的行政權力來一次徹底衡量,合于法的明確之,不合于法的去除之。就像公布法律一樣,也將權力的“家底”公之于眾,接受公眾的監督。推行權力清單制度,重在“制度”二字。要實現權力公開運行并實現良性循環,不僅要公開權力清單,還要公開權力運行的過程和結果。因而在權力普查基礎上列出權力清單之后,還需要作出具體的權力流程圖,讓公眾看得懂、能監督,并及時公布權力行使結果。最后還要根據公眾的反饋意見作出改進,從而進一步完善權力清單和流程圖,完善權力清單制度。
2015年3月27日 人民網
沒有法治意識就沒有法治國家
“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這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決策。沒有法治意識,就沒有法治國家。要把法治國家建設綱領和藍圖變為人民生活現實,必須舉全黨之力、全民之力,萬眾一心、共同努力。從實踐上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場“啃硬骨頭”的改革,而其最艱難也是最重要之點,就是要在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這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無疑也是一場極其深刻的思想革命。要確立法治意識這一法治國家之魂,必須處理好法治意識與法律自覺、法治意識與黨的領導原則的關系。一個國家有沒有形成法治意識,從根本上說,就是要看這個國家的人民是否已經把法律轉化為“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法律自覺。在法治實踐中決不能把依法治國與堅持黨的領導對立起來,在思想上必須把法治意識與黨的領導原則有機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