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云
這些日子,上海市民都在紀念一位曾經的杰出青年。習近平總書記贊譽他崇法尚德,踐行黨的宗旨、捍衛公平正義,特別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征程中,他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法治精神,忠誠敬業、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樂于奉獻。他就是原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鄒碧華同志。
鄒碧華同志曾經在2006年榮膺“上海十大杰出青年”。為了更好地紀念他,在新時代創新發揚雷鋒精神,3月3日下午,“雷鋒在身邊”上海杰出青年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上海團校舉行,來自全市的500余名團員青年代表聆聽了報告。四位新晉的2014年度“十大杰出青年”用他們的故事詮釋了什么是雷鋒精神的當代特質,詮釋了什么是薪火接力、青春激昂。
一個敢擔當的抓賊高手
姜峻 市公安局閔行分局刑偵支隊民警
為了破案,我演過夜不歸宿的小太妹;在七浦路市場賣過三個禮拜的早點;在馬路菜場剝過八個禮拜的蠶豆。每當我將一個個小偷繩之以法,看到一個個被害群眾從我手上接回他們的被盜物品,我都會收獲滿滿的成就感,于是,我愛上了這個并不起眼,只是為老百姓抓老鼠的工作。我抱著一位年僅5歲的小女孩聊了很久。她告訴我,“阿姨們”讓她出來偷手機,當天已經偷到6部手機了。那天晚上,我把小女孩背回家交給她的家人時,我聽到她在我背上輕輕地對我說:“阿姨,我長大了也要當警察。”天下無賊也許只是一個幻想,但是,這是我們每一個反扒民警的夢想。
一位樂奉獻的年輕軍醫
蘇佳燦 長海醫院創傷骨科主任
7年前,舉國震驚的汶川大地震發生了。我主動請纓去了四川。20余天,我走遍了醫療隊周圍的每個村莊,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每天做的事除了手術、手術,還是手術,心里時刻想的除了救人、救人,還是救人。
軍人最重要的是奉獻!在3000里青藏線上,比送醫送藥更重要的是留下好的理念和技術。當時強烈的高原反應折磨著我,到了手術的關鍵步驟,強烈的胸悶和劇烈的頭痛都會迫使我停下來吸吸氧。平時一個小時的手術我整整用了三個小時才順利完成。當我圓滿完成手術示范和帶教,走出手術室的時候,手術室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一位有大愛的法官爸爸
顧薛磊 長寧人民法院少年庭審判長
我喜歡孩子、愛孩子,在為未成年人權益維護提供司法保障的少年法庭工作,是我夢寐以求的愿望。在這里,我努力為未成年人撐起一把法律的保護傘;在這里,我能實現我的夢想,為少年司法工作添磚加瓦;在這里,我能夠感受到法律之下的和諧與穩定。
幾年來,我每年都要定期去看望一位白血病孩子,他的名字叫銘銘,是我2009年審理的一起撫養費糾紛案件的當事人。去年,當他和我的兒子見面時,銘銘問了我一個尷尬的問題,“爸爸,你喜歡我還是弟弟啊?”我說:“你們倆個我都喜歡。”
一位愛崗位的白衣天使
方瓊 瑞金醫院乳腺疾病診治中心護士
我和我的團隊在國內首創了“乳腺癌患者全程管理”模式,專科護士成了乳腺癌患者整個治療及康復過程的領路人,也成為一張“熟悉的臉”,陪伴著患者走過手術、化療、放療、術后康復、術后隨訪等全過程,給予她們專業的指導、建議和護理照顧。
坦率地說護士并不是我從小的理想,從專科起步一直到考上博士,從臨床一線的打針發藥、到管理病房帶領團隊,支撐著我一路走來,并讓我真正愛上這份職業的是病人,是她們身上頑強的生命力一直感動著我,也是她們身上所承受的病痛一直激勵著我,激勵著我要為她們去做的更多更好。
敢擔當、樂奉獻、有大愛、愛崗位,這些都是雷鋒精神的當代特質。四位杰出青年的報告激勵了在場的500余名團員青年向他們學習,繼承雷鋒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