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許羅德:要通過上海自貿區建設,推動上海金融中心建設。金融的改革創新是上海自貿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兩者是聯動關系。要突出“四個加快”,即加快發展上海離岸金融市場,加強離岸金融和在岸金融的融合發展;加快打造金融市場人民幣上海價格;加快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深度創新;加快完善符合國際慣例的、與國際接軌的金融監管機制和信息服務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樊蕓:目前,互聯網企業比較成熟,在銀監會和人民銀行規范指導下,財稅部門要對稅種加強研究,讓互聯網企業稅收反哺社會,回饋社會。加強對政府購買服務規范管理。改革落實對企業一些金融管理的辦法,提高為民服務的意識,同時改革銀監會對商業銀行的考核辦法,尤其是基層支行,要適當調整,從而共同支持企業的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顧晉:當前,醫患關系很緊張,同時互聯網、自媒體等傳播手段的高度發達,使得涉及醫患矛盾等信息廣泛傳播,容易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建議從維護社會穩定出發,政府要高度重視和疏導醫患矛盾,正確引導媒體,特別是加強對自媒體的監管。通過完善治安管理條例等入手,堅決懲治醫鬧現象,逐步建立起正常的良好的醫患關系。
全國人大代表周振波:目前,全國各地不同程度存在對農民工不尊重、不理解,甚至有些歧視、看不起的現象,要營造尊重農民工的良好社會氛圍。對農民工流入的城市,要通過廣播、電視、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不讓農民工遭受歧視。網上對諷刺農民工、胡編亂造的言語和內容,有關部門要及時進行清理,依法處置。
全國人大代表金東寒:要注重激發存量人才的活力,完善有利于不同人才跨部門、跨領域流動的各項政策;注重吸引增量人才,健全有助于集聚人才的制度環境;注重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切實扭轉“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現狀;注重引進企業家,切實發揮好企業家在促進創新資源優化配置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葛俊杰:中國經濟加快融入全球經濟,政府要重視全球運行成本已比中國低的情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特別是競爭類、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國有企業,要加快推進。加快培養一批能跨國經營,具有全球視野,懂得國際經營規則、敢于擔當充滿激情的企業家隊伍。
全國人大代表王霞:當前企業的債券發行是多頭管理,對制造業來說,企業需要降低融資成本,不能把精力花在與政府溝通上,而應花在企業的競爭力提升上。建議把多頭監管進行合并統一,從當前穩妥過渡角度來講,可以成立方便企業辦事便利的統一機構,并取消復雜的審批程序。把應該是市場的事放給市場。
全國人大代表騫芳莉: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議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之前存在條塊分割、財政資金使用有碎片化等問題。一是進一步加強各項資金統籌力度,減少支出事項的交叉重復;二是強化預算考核管理,壓減效益不高的支出;三是全面推進中期財政規劃管理,提高財政可持續性和預算前瞻性;四是進一步加強基本預算的統籌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金鋒:我國海上安全保障工作面臨新的形勢。特別是大型化、專業化船舶來往我國港口的增多,對提升我國海上搜救打撈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建議對我國水面搜索的技術手段進行升級,著力開發高效率的水面搜索系統;切實加快我國在深海水下搜索的能力建設,加強設備研發和人員培訓;加強國內各部門間的協作,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和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顧逸東:科技工作要面向國際科技前沿,面向國內重大需求。要切實改變科研評價和導向機制。要改變把論文發表和影響因子作為重要評價指標,不同性質的科技工作不能用同一標準評價,技術研發要強調與產業改造升級相結合。要進一步淡化目前的科技成果評定和獎勵制度。國家應建立高層次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咨詢機構。
上海市人大代表劉亞東:為推動科技創新,要引導上海到外地去建研發中心的企業回流,重新布局在郊區,降低管理成本。市、區兩級政府要在稅收、人才等政策方面有一些傾斜,出臺一些實實在在的政策。上海現在要抓住跨境電子商務大發展的機遇加快發展,加強對自貿區政策和功能的研究和推廣,如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跨境電子商務、保稅貿易展示等。
上海市人大代表吳凡:關于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應將工作重點放在公共服務和營造社會氛圍,吸引精英人才匯聚,關注和扶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上。關于養老,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還不夠快,還不能滿足市民的需要。應共享健康信息平臺,推動醫養結合。關于醫療,應該更加注重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這是提高人群健康的最關鍵措施。
上海市人大代表王亞奇:國有企業的改革正向縱深發展,需要好的操作機制,但是目前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比較困難,尚未達到提高效率、減少成本的目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確立市場化的法人治理結構。市民高度關注城市安全管理問題,尤其是高層防火問題。但在高層消防驗收中,多數設備缺乏管理。應該改變思路,加強事前防范,從重管理向重監督轉變。
上海市人大代表劉勤華:在二次供水改造方面,要根據中央對加強城鄉統籌發展,縮小城鄉二元結構差異,加大公共財力向郊區傾斜等要求,使郊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能同樣享受市級補貼政策。二要將管網口徑50—100毫米的資金補貼納入市小口徑供水管網改造補貼政策范疇,以解決市級小口徑供水管網補貼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更好地讓郊區的人們喝上安全的水。
上海市人大代表李忠陽:要加大對城鄉結合部、老舊小區環境衛生等的整治力度,不斷鞏固成效。要進一步加強網格化管理,不斷完善長效管理機制。要以創建衛生城區、文明城區等為抓手,切實解決城市、郊區環境衛生的頑癥和難點問題。醫療改革要進一步關口前移,加強預防保健和健康促進力度。通過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提高市民的健康素養。
上海市人大代表盧冠忠: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要鼓勵民營資本和科學家創建研發中心,政府要從用地、用人等政策方面給以支持;要支持企業研發中心建設,提高大中型企業研發中心的水平,從稅收上予以獎勵;要強調發明專利的成果轉化率,對實施效果明顯的專利予以獎勵,上海要成為“出技術”和“賣技術”的中心。
上海市人大代表湯芷萍:上海要改革國有企業、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流動體制,為中小微企業注入活力;建立平價的公益性服務機構,為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提供服務,抑制市場上不合理的高價中介服務;整合市場資源,為中小微企業搭建與大產業領軍企業的產業鏈平臺;完善政府性扶持資金使用的體制機制,建立形成公共財政綜合型公共電子服務平臺。
上海市人大代表章國富:政府要進一步加強金融中心平臺建設、要素市場建設、人才建設的保障和服務。要建立資本市場的風險預警機制,加強金融風險防范,嚴格融資融券政策管理控制,建立小微企業融資機制。養老服務要向農村下沉,與城鄉一體化發展相結合,進一步發展郊區養老產業。要強化村級衛生室的服務功能,方便農民就診就醫。
上海市人大代表湯東英:在美麗鄉村建設上,各市級職能部門要統籌研究,制定具體措施,細化項目。如,在提高村級道路的補貼后,鄉村道路建設的等級也應一并提高;社會養老政策在市中心和郊區要差別化。如,下達土地指標方面要統籌,養老機構建設的補貼希望能延續到“十三五”,加大對農村老人長期臥病在家的補貼力度。
上海市人大代表吳梅:在環境治理方面,要著重把水環境和大氣污染治理等放在比較突出的位置,通過完善考核體系,明確量化指標,作為政府實事項目推進。要完善綜合交通體系,要在中心城區和郊區同樣推行道路擁堵分級管理,方便和改善市民出行。同時,要加大對出租車亂停車等交通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