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華


窗外春寒料峭,屋內暖意融融,2月上旬,一場熱氣騰騰的座談會在三林鎮人大會議室舉行。來自三林等6大社區“人大代表之家”聯絡員,深情回顧了代表之家“這些年、這些事”,紛紛傾吐了心聲:扎實履職,讓人民滿意,是代表之家的最高目標。
2008年,世博會動遷、大量人口導入、社區快速形成,對34.19平方公里的三林鎮社會管理帶來了新挑戰。在區人大和鎮黨委的有力推動下,鎮人大與“鎮管社區”同步,先后在世博家園等6個社區設立代表之家,促進全鎮16位區人大代表、114位鎮人大代表跑社區,入村居,全心全意服務群眾。
零距離面對:風雨無阻接待群眾
每月15號,是人大代表接待日。聯絡員應偉杰說:“楊思地塊大部分是老舊小區,板塊里的代表也大多集中在居民區。”在他記憶里,居民區的代表都很積極,到了接待日,輪到值班的代表早早趕到接待點,顧不上喝水,就開始聽取群眾意見,一筆一劃記錄,態度非常誠懇。
聯絡員王靜掰著指頭,如數家珍:“我們世博家園社區的樓層分布是,社區委員會在樓下,代表之家在樓上,社委會與代表之家分別接待群眾,有些問題,社委會主動接單,第一時間分流,群眾就不用跑上樓去,有些‘硬骨頭’,就交給代表之家會診、號脈,直至提交區、鎮層面解決。”
翻開三林鎮人大制定的《代表之家工作職責》和《鎮人大代表聯系選民制度》,“剛性規范”比比皆是:代表之家每月要組織代表活動一次,還要為代表述職提供場地及服務;每位代表要與10位選民保持經常聯系,每月要主動聯系3—5位選民,每年必須接待一次選民來訪,反映群眾訴求。
僅2014年,根據鎮人大部署,各社區代表之家安排全體代表參加了12次選民接待活動,圍繞鎮政府2015年實事工程立項,問計群眾,提出了整治河道等10多條建議;協助代表圍繞“城中村”改造等內容,在2015年1月的區、鎮人代會上提出了14件書面意見,受到有關部門重視,有力提升了履職水平。
點對點發力:動真碰硬為民解憂
“代表之家,就是群眾之家,一定要幫老百姓排憂解難!”讓聯絡員胡金華感動的是,為解決好代表之家反映的問題,永泰社區黨委甚至動用了有限的辦公經費。比如,抓緊整修了部分小區的破舊大門和損壞的公共設施,還協調區、鎮部門,對西泰林路850弄大門安全隱患等問題全力解決。居民們為此贊不絕口。
聯絡員夏晴美感慨地說,原來,楊東社區代表之家幾乎每次接待時,老百姓都會抱怨東方悅居配套商品房小區長期無法辦理大產證所產生的各種問題。鎮里發揚韌勁,多年向上級反映,最后在區領導的關心下,2014年辦妥了大產證,小產證辦理也指日可待,老百姓聞訊后喜出望外!
鎮人大著力發揮代表之家作用,使一批民生問題迎刃而解:通過提出書面意見,促進政府啟動了拓寬三林路工程,整治了久豐垃圾堆場,增設了永泰社區公交候車亭;區建交委還對6大社區公交線網優化配套的22個問題,與鎮政府現場化解。老百姓看在眼里,感激在心。
心貼心服務:和諧推動自治共治
7年來,6個代表之家早已融入社區,在深化自治共治、完善“鎮管社區”中作出了獨特貢獻。
聯絡員們記憶猶新:剛剛過去的一年,在懿德社區,代表之家積極投入了文明小區創建,與社區代表及職能部門一起,清除了建筑垃圾27車,整治群租房21套;在永泰社區,代表之家支持社會保障等5個專業委員會代表推動解決了20個民生問題;在三林社區,人大代表會同黨代表參與便民志愿服務,協助做好三林老街圣堂廟會人流疏導;在世博家園社區,代表之家匯聚民意,督促職能部門遏制沿街商鋪亂設攤;在楊東社區,代表之家與社區委員會優勢互補,發揮55名社區代表作用,培育了6個自治家園項目,還推動整治,使100多平方米違法建筑一舉拆除,營造了平安整潔的小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