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恩正
一篇關于高士其同志參加公元2000年“六·一”兒童節慶祝晚會的科學幻想小說
一
燈光映照著
少年們通紅的臉膛,
隊旗飄揚在
群星閃爍的夜空,
耳邊震響著
嘹亮激越的鼓點,
我們置身于
鮮花、歌聲匯成的海洋。
隨著一陣歡樂的歌聲,公元2000年“六·一”兒童節慶祝晚會在上海少年宮開始了。
在用鮮花和彩旗布置得分外美觀的禮堂里,一千多名少年兒童正和很多科學家歡聚一堂。他們懷著極大的興趣,聽完了我國宇宙航行員在飛赴金星途中向少年兒童們發來的贊詞,接著,報幕員向大家報告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消息:
“同志們,同學們,著名的老科學家、老科普作家高士其爺爺,在從事細菌學研究的百忙中來參加大會,我們請他親自朗誦二十三年前他為少年兒童們創作的一首詩篇。”
在熱烈的歡呼聲和雷鳴般的掌聲中,一位臉色紅潤、神采奕奕的老爺爺,健步走上舞臺,用洪亮的聲音念出了這樣的詩句:
我要用最響亮的詩句,
歌頌祖國的科學技術成果,
因為你——科學技術啊!
是中華民族的無價寶。
……
這鏗鏘有力的聲音,奔放的熱情,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聽到了高士其同志的詩篇,像我一樣白發蒼蒼的老科學家們,回憶起了二十二年前,跟隨英明領袖華主席向著祖國的四個現代化進行新長征的動人情景。經過二十二年的艱苦奮斗,我們的祖國已經產生了多么巨大的變化啊!我國的宇宙飛船,正翱翔在太空之中;我國的一千億電子伏特高能質子加速器,正探索著物質微觀結構的秘密;原子能發電站的電力,使城市大放光輝;而用各種機械裝備起來的農村,已經建設得同花園一樣美麗。聽了高士其同志的詩篇,朝氣蓬勃的少年兒童們,插上了幻想的翅膀,他們的思想已經飛到了二十一世紀,飛到了更加美好的明天,當他們從老一輩的手中接過科學的接力棒時,又將在祖國廣闊的土地上,描繪出怎樣宏偉壯麗的宏圖呢?
旁邊有人怯生生地扯了一下我的衣服,我低頭一看,原來是坐在我身邊的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她穿著白襯衣,系著紅領巾,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盯著我。
“科學家爺爺,我想問您一個問題。”
“孩子,你想問什么問題呢?”
“早幾年,我從爸爸的舊書里,找到了一本1978年出版的《少年科學》,那上面有一篇文章,講到高士其爺爺是一位全身癱瘓的病人。現在,高士其爺爺恢復健康了嗎?”
孩子的這個問題,勾起了我的一段回憶。那是在二十二年以前,也是5月31日這一天,在上海少年宮舉辦的慶祝“六·一”兒童節的大會上,我第一次看到了高士其同志……
二
那天的晚會有一項活動,是安排少年兒童與有名的科學家見面。這里面有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天文學家、醫學家。他們那久已被大家所熟悉的名字,如同一顆顆奪目的辰星,點綴著我國科學界燦爛無垠的星空。
坐在主席臺上的老科學家中,有一位最引人注意。他是一個全身癱瘓的病人,斜坐在輪椅上。他不但四肢不能動彈,就連臉上的肌肉也喪失了活動的能力。從外表看來,他似乎是靜止的、冷漠的。他是誰?他就是全國聞名的高士其同志。
當我還是一個小孩的時候,我就讀過高士其同志的很多著作。這些著作不但向我傳授了科學知識,而且教導我怎樣仇恨反動階級,怎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現在,我懷著尊敬的心情,端詳著這位傳奇式的人物,立刻被他的一雙眼睛吸引住了。不知道是哪位文學家曾經說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話拿來形容高士其同志,最確切不過了。
你沒有見過這種眼睛吧?你不可能在其他人臉上見到這種眼睛啊!由于高士其同志基本喪失了其他感官的表達能力,他的全部生命力,他的思想,他的熱情,他的戰斗精神,似乎都集中在目光里發射出來。這雙眼睛漆黑有神,熠熠閃光,深邃含蓄,表情豐富。當科學家控訴“四人幫”的罪行,談到這一伙匪幫對科學的扼殺、對科學家的摧殘時,高士其同志的眼睛里露出的是憤怒,是仇恨,如劍光閃爍,森冷逼人;當科學家歌頌以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的英明領導,歡呼祖國科學的春天終于到來時,他的眼睛里露出的是喜悅之情,興奮之色,如春風化雨,熱淚盈眶。見到老一輩的科學家時,他顯示出謙虛、自勉;而見到青年一代的科學家,他又傾述出如此的親切,如此的期待……
我坐在臺下,長久地、默默地凝視高士其同志。我似乎感染到了他青春的活力,他堅強的革命意志。我看到的不是一個癱瘓的老年病人,而是一個生命不息、戰斗不已的老戰士;一個永不退卻、堅守崗位、獻身至死的科學家。
從此以后,這一雙奇特的眼睛就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之中。我經常想,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如果我們能將高士其同志從病魔的桎梏下解放出來,讓他能在實驗室里繼續從事他所熱愛的細菌學的研究,能揮筆書寫他終身倡導的科普文章,能親自朗誦他為少年兒童們創作的科學詩,那將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工作啊!
三
我站在實驗室里的動物飼養籠前,觀察幾個月以前進行的一項實驗的結果。
籠子里的動物都很健康,歡蹦亂跳地在活動。不過,如果一個沒有思想準備的人看到這群動物,他準會大吃一驚。這是一些什么怪物呢?青蛙長著五條腿,白鼠長著兩個頭,兔子拖著一條貓尾巴,而貓卻伸著雞爪子。
我回到工作臺前,繼續新的實驗。
在大型電視電子顯微鏡的熒光屏上,顯示出細胞內部的DNA(脫氧核糖核酸)螺旋形結構,靈巧的機械手,在電子計算機的指令下,正在給這種指導細胞分化的分子動“手術”,改變它的組織。接著,我再將按我的意圖改造過的核酸,注入實驗動物的細胞里,于是這些細胞就會具有另外的特質,長成另外的形狀。我剛才觀察過的那群動物,就是用這種方法產生的。
實驗圓滿地結束了。就在我脫下工作服,準備離開實驗室的一瞬間,一個靈感閃電般在我腦海中浮現。高士其同志的病,不就是由于幾十年前他在實驗室工作時,發生了意外事故,病毒竄進小腦,損害了他的運動神經而引起的嗎?如果我能夠用他本人健康的神經細胞中的核酸,將其注入受損害的神經細胞中,說不定可以生長出新的、健康的神經來?
我焦急地抓起電話耳機,和看護高士其同志的醫生取得了聯系。我們很快就見了面,并且擬定了一個醫療計劃。不久以后,上級批準了我們的計劃。
在以后的一年里,我們為高士其同志做了幾次復雜的重植神經手術。由于科學創造的奇跡,還有高士其同志本人頑強的革命意志,手術成功了。
這就是高士其同志恢復健康的全部經過。
一陣掌聲打斷了我的遐想。在臺上,高士其同志正熱情洋溢地朗誦著他二十七年前創作的《生命進行曲》:
生命啊!我贊美你,
你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你歌唱歡樂的大地,
你歌唱喜悅的春天。
后記:
高士其同志不僅用他的作品哺育下一代,而且以自己為榜樣,為我們樹立了一位無產階級戰士的英雄形象。本文試圖用科學幻想的形式,來表達千萬青少年讀者對高士其同志健康長壽的美好祝愿。盡管小說里朗誦的一切現在仍然是科學幻想,但是我們相信,折磨高士其同志的疾病,必將為人類所征服;高士其同志旺盛的斗志,必將使他永葆革命青春。
1978.6.1. 于科普創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