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蕙蘭
最初說起海淘,只有一小撮人湊在論壇上研究轉運攻略,這種行為本身更像是一種證明——你的英語和受教育程度在鄙視鏈上游,而現在,每個人的快遞包裹都少不了幾件洋貨,小到南美蝦仁大到日本馬桶蓋。并非是海淘拉動了大家學外語的積極性,而是隨著互聯網發展,洋貨變得唾手可得。如今,無論生活是不是在他處,生活必需品一定是在他處。
1.0:海淘+轉運
林蓓(化名)是一名資深“海淘客”,從2004年開始就加入了這個圈子。那個時候大部分海外購物網站都沒有直郵中國的服務,海淘需要通過轉運公司郵寄商品,在很多生活論壇上,一些“達人”會曬出自己的攻略,教別人如何挑選轉運公司。
“最開始我是在籬笆網上看到別人曬出海淘經歷,我覺得很有趣,很多東西確實是國內買不到的,價格也不貴,所以就想自己干嘛不試試呢?”林蓓按照前輩的攻略,在美國一家購物網站上注冊了一個賬戶,再選了一家口碑不錯的轉運公司,填好個人信息,然后就踏上海淘之旅。她選購的所有商品結算好之后,填上轉運公司給出的送貨地址,貨物就會由轉運公司寄到國內。轉運公司會根據包裹的重量和體積,收取10%-15%的手續費。
有一些網站提供直郵中國的服務,但“國際郵費貴得沒法看”。而像第五大道之類的美國購物網站,只能用境外信用卡,不支持國內雙幣卡,林蓓自己特地到香港辦了一張,但大部分人不會有她這樣的耐心。所以轉運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非常受歡迎。
經過比價,林蓓發現即便加上轉運費用,海淘的商品還是比國內賣的同款便宜不少。每次收到包裹拆開的瞬間,她都會覺得很興奮,就像拆開圣誕禮物一樣。最初她只是在drugstore等網站訂購保健品以及洗發水之類的生活用品,這些標準化的產品不容易出錯,試水成功后,慢慢她開始海淘時裝等個性化商品。

但一開始的新鮮勁過了以后,林蓓越來越體會到海淘的不便之處了,從下訂單到收貨,往往要花上兩個月的時間?!坝袝r海淘一件衣服,買的時候是夏天,拿到手已經是秋天了,衣服過季了就沒辦法穿了?!?/p>
而且歐美服裝尺寸和國內不同,她每次都要認真細致地研究一遍當地的尺寸,找出對應自己的尺碼,即便這樣也常常會失誤,拿到手的衣服不是腰肥了就是肩膀窄了,只能往裁縫店送。
而挑選轉運公司本身也是一件麻煩事,林蓓先后換過幾家轉運公司。“前兩家公司客戶端做得不好,我經常查不到自己的貨到哪里了,因為它們的物流信息更新很慢,很長時間停留在一個狀態上,客服經常不在線,溝通很不方便,所以讓人不太放心。”也有的轉運公司會坐地起價,每次一有海關政策方面風吹草動,就會提高手續費。
海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處在走私灰色地帶,消費者或代購公司鮮少主動報關繳稅。轉運公司一般會提前申明,如果你的包裹被海關抽查到要繳稅,你可以選擇放棄包裹,或是補繳關稅,轉運公司的手續費一般不包含關稅部分,所以不會替你代繳。
“會不會被‘稅’完全看人品。”林蓓的包裹也被“稅”過一次。當時她從梅西百貨官網訂了一條裙子,價格在1000美元左右,海關抽查到要補繳30%的關稅?!拔宜懔艘幌?,這樣就和國內買價格差不多了,而且我也懶得去外高橋跑一趟辦這個事,所以就和網站打電話退貨了?!彼l現同一個轉運公司的快遞,有時會走上??诎叮袝r走深圳口岸,“好像是打一槍換個地方”。
2.0:代購
十年前,像林蓓這樣直接在海外網站購物,找轉運公司郵寄的“海淘族”是少數,很多人受制于英語水平,或是怕麻煩,都不愿意通過如此曲折的方式買東西,但他們仍有買進口貨的強烈消費需求,于是催生了龐大的代購群體。國外留學生和空姐撐起了這個職業。
徐林(化名)從2002年就到澳大利亞留學,從初中念到研究生畢業,并在當地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她學生時代,身邊就有不少華人同學在做代購生意,但她踏入這個行當很晚。
“代購剛開始那幾年,別的同學往國內寄幾罐奶粉,賺到的錢比我在麥當勞打八小時工還多?!彪m然徐林很早就知道代購利潤豐厚,但她寒暑假和平時課余時間更愿意花在一些能跟人交流的工作上,因為對當地社會了解越多,就越容易在那里“扎根”。
徐林真正踏進代購圈,最初是為了給國內的表姐和外甥女采購母嬰用品。為了選到合適的奶粉,她跑遍了當地的藥店、超市和商場,認真比對各款奶粉的特點和價格,研究什么樣的產品適合什么樣體質的寶寶。
在調查過程中,她發現國內外存在不小的信息差?!氨热邕@幾年澳大利亞版愛他美奶粉價格被炒得很高,以前沒有那么貴,是被中國人炒起來的,經常還會斷貨。其實澳大利亞家庭大多會選幾個本地品牌的奶粉,我覺得性價比更高?!币还蕹扇四谭鄣膬r格是5澳元,而嬰兒配方奶粉被炒到25澳元,中國人的強烈需求可見一斑。當然,比起國內商場動輒三四百的價格,澳大利亞代購即使算上郵費還是便宜不少。
經過幾次實踐,她挑選到了靠譜的物流公司,也掌握了超市打折的頻率,這些經驗令她不知不覺具備了一個專業代購的資質。于是她漸漸也為其他熟人代購澳大利亞產品,隨著圈子擴大,一些間接的朋友也會來找她,她開始收取一定的代購費。
在“澳代圈”里,最熱門的是母嬰用品和保健品,比如奶粉、米粉、蔓越莓膠囊、魚肝油、麥盧卡蜂蜜等都是熱銷款。徐林觀察到一個現象,以前很多人都是有了孩子才開始找人代購洋貨,目標很明確,主要就是奶粉?,F在代購人群越來越多元化,代購貨物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比如鈣片、魚肝油等老年人需要的營養品就很熱門。
而且她發現中國人對洋貨也越來越了解,“大家根本不需要我給他們宣傳保健品的功效,他們有很多渠道去了解,一般只問我買不買得到,再讓我幫他們算一下重量,保障物流成本最小化就行了。”
最近她吃驚地發現,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的千金也成了她的同行,在天貓國際開了一家代購店,銷售的商品包括木瓜膏、貝拉米米粉、愛他美奶粉等,和徐林的經營范圍差不多?!翱偫砬Ы鹨瞾碜龃?,說明人家覺得中國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大?!?/p>
電商巨頭紛紛進入這個市場,對她的生意多少構成了影響。“以前大部分人對代購最大的擔憂就是貨源是否正宗,所以傾向于找認識的人做(反復比對選擇一個好的代購也是一項成本),現在上天貓、京東都能買到澳大利亞產品,大家覺得大平臺的貨應該靠譜,就不用那么麻煩找代購了。而且大電商資本充足,會提前備好現貨,發貨速度肯定比普通代購快。”
3.0:直郵+保稅
徐林的感覺很多代購也體會到了,大電商的進駐使得海淘這個市場發生了質變。
2012年以后,海淘垂直電商快速發展。2013年中國海外代購交易規模達7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30%,高于2012年的483億元。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跨境電商調查分析報告》,預計到2018年,中國“海淘族”人數將達到3560萬,“海淘”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正如數字所顯示的,國內大佬們都去切海淘這塊蛋糕。無論是創業平臺蜜淘、洋碼頭,還是巨頭天貓國際、京東、1號店,都在同一個場子里燒錢。人們在地鐵、電梯各處都能看到巨幅的跨境電商廣告。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海外購物網站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商機,開放對中國的直郵,并且以低郵費吸引顧客,比如推出購物滿一定金額,就減免國際郵費的優惠,為“海淘族”打了一針雞血。
王蕾(化名)是個回頭率很高的美女,當她戴著墨鏡穿著一襲靚麗的沙灘裙出現在度假海灘時,不少人會感覺眼睛吃了冰淇淋。女性同事或朋友會向她打聽,她那些設計獨特的時裝配飾是不是出自大牌,在哪里選購。海淘正是她的“秘密武器”,她經常流連法國奢侈品折扣網站vente-prive,還有英國時裝折扣網站ASOS。
ASOS銷售的大部分是歐洲時裝品牌,有些在國內沒有專柜,有些國內專賣店比ASOS上的價格貴一截?!耙恍┢放茋鴥鹊甑馁I手會根據他對中國消費者的理解進貨,跟歐洲賣的商品不一樣,所以網上的選擇余地更大?!彼谶x擇時裝時,不僅能看到各個角度的照片,還會有T臺秀視頻,“模特穿著這件衣服走T臺,整個感覺就出來了”。

很多人的海淘之路,是從買奶粉開始的。
雖然消費滿249元免國際郵費的優惠很吸引人,但不夠“友好”的英語頁面,以及一個月以上的等貨時間,還是嚇退了不少女生。一些淘寶賣家看中了其中的商機,會根據銷售經驗先囤一部分貨,加價在淘寶店出售,不想折騰英語的女生有不少會去淘寶上找“同款”。
最近ASOS推出了中文頁面,語言不再是個限制條件。看到商機、做出同樣示好的還有亞馬遜海外購,還開通了直郵中國的服務。
隨著國內外各種海淘平臺興起,消費者越來越習慣在網購前先在各種平臺比一輪價。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優勢不斷縮小,電商平臺不得不真刀真槍比拼價格。
小云今年夏天去日本旅游時買了一套Albion品牌的水和乳液,花了10000多日元,折合人民幣約500多元,她在蜜淘網上發現,算上運費也只要600多元?!耙院舐糜魏伪剡€提大包小包東西回來,既然海淘價格也貴不了多少。而且隨時用完了隨時就能買,不用等到旅游時才補貨?!?/p>
甚至有人還經歷過更“胸悶”的情況,自己出國買的商品,回來發現價格比電商平臺賣的貴,前提是真貨。其實不難理解,比如在佛羅倫薩奢侈品街,當季的Prada錢包可能要四五千元人民幣,放到郊外的奧特萊斯The Mall,這個價格可以買一個殺手包。還有,一雙國內專柜賣2000元以上的Geox女鞋,在意大利本土上新時也要1000元左右,但在冬夏兩季打折時,可能只要500元。所以如果電商看準打折季入貨,很可能比一般時候出國買更便宜。
另一個低價理由在于稅收成本。在保稅模式下,電商平臺先在試點城市保稅區囤貨,用戶下訂單以后再入關,一般只需按照個人物品報關,繳納10%左右的行郵稅,相比傳統貿易按貨物入關繳納增值稅、消費稅,跨境電商有一定的稅收成本優勢。但反過來說,跨境電商的政策紅利能持續多久?可以肯定的是,海淘下一個階段的圖景會和“看得見的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