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

導語:國內生鮮電商這兩年發展神速,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已有數千多家。可是國內生鮮電商有個普遍的特征:盈利者很少,而且主打產品多數是進口水果、進口牛羊肉、牛奶和海鮮。而在日本有這么一家生鮮電商,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盈利,而且幾乎不賣進口食品,同時還做了大量的公益活動。
正文:
這家日本的生鮮電商叫“大地宅配”,是日本著名的社會企業守護大地協會旗下的子公司。這家公司是如何在做公益的同時就早早的盈利了呢?我們先來看看日本生鮮電商以及這個社會企業產生的時代背景。
生鮮電商前傳:成立的背景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和爆發是在90年代和2000年之后,而日本是早在70年代就開始經歷這些,這是因為日本比我們更早的開始工業化的石油農業。上世紀60年代,日本從傳統的精耕細作的農業轉向更為“高效率”的石油農業,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這樣的結果就是食品安全問題的爆發和環境污染。所以日本早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就開始進行反思,守護大地協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守護大地協會的創始人叫藤田和芳。當初藤田是為了幫助水戶郊區一些不用化肥農藥的農戶賣菜,剛剛開始很難賣,后來慢慢打開銷路,越來越多注重健康的家庭開始購買安全的蔬菜。后來藤田就聯合這些農戶成立了NGO(非營利組織)組織守護大地協會,這也是后來的 “守護大地協會股份有限公司”的雛形。
如果只做NGO,很難保證協會的長期運作。要想讓NGO健康發展,就需要財務獨立,考慮到這些,藤田決定把企業做成社會型企業,即現在的守護大地協會股份有限公司。社會企業具有雙重屬性,企業的商業屬性和NGO的非營利公益屬性。作為企業,下設分公司,分別經營宅配、網購、批售、餐廳和生態住宅業務;作為NGO,做推廣有機農業,改善校園膳食等公益活動。整個企業是一個團隊,但是做兩套事情。
做正確的事,你就能盈利
守護大地協會成立的頭幾年變開始盈利,靠自身滾動發展,同時引入農戶、消費者成為股東,到2015年已有2500名生產者會員,宅配及網購會員241000人,員工198人。2015年總銷售額135億8300萬日元(約10億人民幣)。大地協會能夠成功,根本原因是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當時日本的食品安全問題、農業生產問題、環境問題等是一個系統性問題。
大地協會的做法并不是簡單的把從事有機農業農戶的農產品賣給消費者,而是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系統性的解決上面提到的問題。第一是農業技術。協會幫助和指導農戶開展可持續農作(協會并不要求完全有機種植,協會的農產品大概19%的是有機認證的,70%-80%的是無農藥農產品),跟農戶一起研究和解決技術問題,比如用間中法來引導蟲害,用噴生物制劑來殺蟲和提高農作物的品質。第二是做好生產規劃。每年跟簽約農戶開生產計劃大會,做來年的生產計劃,并跟農戶提前協商好購買價格。第三是幫農戶抵抗風險。比如遇到自然災害,顆粒無收,協會跟農戶一起解決當年的收入問題。
大地協會最早是藤田一人開小貨車在東京一個小區擺攤,成立協會后,讓買菜的市民主動去找10-20位伙伴成立“供應站”,定期把協會的農產品配送到供應站。之后會員逐步增多,就開始定期的宅配服務。在2009年開通網站,消費者可以在網上選擇套餐進行配送。
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教育消費者,倡導健康的飲食習慣;一方面組織消費者和生產者的互動,讓消費者去參觀農田,這樣既增加了消費者對生產者的信任,也讓農戶有了恪守安全生產的動力;還有一方面是讓消費者參與到協會的公益活動中來,這樣也會增加消費者對協會的支持和信任。
利益一體化
在整個農作物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的鏈條上,大家的利益是一體的,只不過因為現代商業社會分工的細化,讓大家忘記了本是一個利益的共同體。大地協會的做法讓大家的利益一體化,在協會成立之初,就是農戶、協會員工和部分消費者共同出資成立的企業。如今每年的股東大會就是由這些農戶、員工和消費者組成的,這樣在根本的組織結構上就一體化了。
“成為簽約會員將農業生產者和農產品消費者聯為一體,消費者為了更健康安全的食物,與農民共同承擔生產風險,分享收益。農民則采用有機種植法提供新鮮和營養的食物。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的紐帶,既保護了消費者的長久健康,也保護了農民能取得穩定的收益,最重要的,還真正使土地擁有了長久的生命力。而新型的消費文化,則是讓消費者理解,蔬菜水果的外表不重要,好吃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大地宅配為消費者和會員提供的食材從最早的蔬菜,發展到現在有蔬菜、水果、谷物、肉、魚、乳制品等,同時也提供一些半加工的食材和日用品。這些食品中,除了日本本土不生產的香蕉和其他為數不多的產品外,都是日本本土生產的,而且協會和公司也有明確規定,進口食品必須控制在3%以內。即使是進口的農產品,也是在對供應商進行考核之后,選取符合公平貿易標準的供應商。
日本是個農業進口大國,幾乎60%依靠進口。那為什么大地宅配幾乎不售進口農產品呢?在筆者看來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大地協會保護本土農業初心,以及倡導食在本地,降低食物運輸碳排放的理念;另一方面是日本本土農業技術高,在日本,本土農產品代表著高端產品,而進口農產品則意味著廉價產品。日本農業技術的提高,守護大地協會有著很大的功勞。
大地協會從縱深兩個角度拓展產品:一方面為會員提供日常食材的全部品類:蔬菜水果、谷物雜糧、肉禽奶蛋、水產海鮮、油及調味品;另一方面對初級農產品進行加工,比如加工好的速凍食品和半成品食材(凈菜),方便客戶到家后直接或經過簡單加工后食用。大地協會的這些農產品及其加工品都來自簽約農戶(除了日本本國無法生產的少數產品,如香蕉)。
成本如何控制
大地宅配的產品大部分是有機和無農藥無農殘的農產品。在我們國內,有機食品的價格都是非常高,至少是普通食品的2倍,有的甚至是3-4陪,但大地宅配的食品價格并不高,只是普通農產品價格的1倍多。
最早的時候,大地協會的農產品價格也是很高,但是通過幾十年不斷的發展,消費群體從最早的小群體擴大到中產階級,量上來了,相應的成本也降低了。同時協會幫助農戶提高生產技術以及抵御風險,也有效的從源頭降低了成本。大地宅配的配送服務如今已經覆蓋日本全境,在日本建有5處發貨中心,東京地區是大地宅配自己車隊配送,其他地區則交給宅急便(日本著名的冷鏈快遞)。
農產品的質檢和品控相較于其他行業更為重要,大地協會從檢測和規范生產者行為兩個方面入手來保證產品的品質。大地協會的有機產品是第三方認證和質檢的,由政府承認的認證機構的專家現場質檢。費用則從合作農戶產品交易額的1%作為手續費支付。大地協會也有專門的檢測部門,技術人員會定期到簽約農家進行檢測。費用則由大地協議自擔。
單獨檢測是無法100%確保整個農產品的生產流程的,因此大地協會對簽約農戶進行嚴格的行為規范。首先成為大地協會的簽約農戶需要進行嚴格的審核,光是要填的申請表格就有厚厚的一打。成為簽約農戶后,農戶必須嚴格按照協會指定的要求農作,有一次作假將永遠踢出協會。在日本,成為大地協會的農戶是很多農民向往的事情,因為大地協會會保障你過上小康的生活,因此,簽約農戶是不好冒著被永久踢出協會的風險而去作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