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團
《霍布斯鮑姆看21世紀》
【英國】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著
吳莉君 譯
中信出版社2015年8月版
盡管二戰硝煙已經散去了70年,但守護和平從未像今天這樣嚴峻。特別在這個“極端的年代”,追求和平、維護和平顯得尤為彌足珍貴。在《霍布斯鮑姆看21世紀》這本以政治議題為主的文集中,著名史學大師艾瑞克·霍布斯鮑姆重點討論了“戰爭與和平”、“政治暴力與恐怖主義”、“民族主義的本質和變化脈絡”、“自由民主的前景”以及“世界帝國的過去與未來”等,這五大議題不但事關21世紀國際之大勢,還將長期影響著國際政治局勢的和平與穩定。
21世紀,最影響國際經濟、社會公共秩序的是政治暴力與恐怖主義。2015年初的“查理周刊事件”還未走遠,“法國最近50年來最嚴重恐怖襲擊”的震撼猶在耳畔,巴黎的街道再次被平民的鮮血染紅,巴特蘭音樂廳“血流成河”。 “我們發現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武裝行動基本上不再是政府或其他官方代理人的特權,而且敵對陣營之間,除了都有使用暴力的意愿之外,沒有任何共同的特質、情況或目標。”
霍布斯鮑姆認為,以對抗國內叛亂和國際活動的“戰爭”一詞正變得愈加復雜,幾乎是“反社會”的代名詞。這種情勢的最新發展,可以從美國“9·11”和巴黎“11·13”血案等恐怖襲擊事件中窺出端倪。
盡管“我寧愿不去預測可能發生的戰爭,或它們可能的結果”(霍布斯鮑姆),但暴恐主義襲擊正在逐漸的升級,恐怖分子也已有能力策劃出一次次針對整個城市及人類的有針對性部署的戰略性攻擊。在書中,霍布斯鮑姆回顧了過去半個多世紀人類社會的空前變革后,仔細考察了21世紀初影響戰爭、和平與權力的一些因素,以及這些改變,又會如何影響戰爭與和平之間的均衡關系。
霍布斯鮑姆認為,在我們生存的這個時代,盡管20世紀的標準戰爭形式即國與國之間的交戰已迅速式微,但局部的武裝沖突卻成為一種世界痼疾,且會因外部勢力的介入而擴大、蔓延。
自由市場全球化在國家之間和各國內部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和社會不平等,這已成為新世紀社會和政治緊張的主要根源。“當國家內部以及國家之間的經濟和社會不平等現象日益懸殊,和平的機會也跟著遞減。”霍布斯鮑姆認為,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發生在一個極速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區域性的不平等,因為全球化生產的本質,正是不均衡與不對稱的成長。這也同時凸顯出,當代生活中臣服于全球化和全球化標準化壓力之下的科技、經濟和各式各樣的基礎設施以及文化機制,與未受影響的國家和政治之間的矛盾。盡管傳統型的國際戰爭不會存在或發生,但世界依然是混亂的,21世紀依然是“一個武力沖突和人類災難的世紀”。
霍布斯鮑姆進一步解釋,盡管當前國際恐怖主義加強,但當今的恐怖主義實質上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公共秩序失序問題。帝國可以靠武力征服,但想維持下去必須依賴兩個工具:一是與當地權力、利益集團正當合作;二是利用對手與臣民之間的不團結進行分裂、控制。伊拉克戰爭爆發后的形勢就說明,一旦少了這兩項工具,即使最強大的占領軍也面臨重重阻礙,故21世紀的世界無法重現古老的帝國時代,更遑論是由單一的超級大國來恢復那種時代,帝國時代已經結束了。美國或其他的國家、乃至某種國際和國與國之間的軍事聯盟企圖建立全球帝國霸業的夢想,無論其有多強,都不足以維持這樣的帝國,必須尋找另一種方式來組織21世紀世界的全球化。
人類未來向何處去?民族、民族主義和不斷擴張的帝國又將向何處去呢?霍布斯鮑姆基于宏觀的、歷史的視角和冷靜的、超然的姿態將讓我們對當代世界的困境,和人類在新世紀及未來一段時期內的命運的思考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