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一
希臘債務鬧劇已經上演了很久,最新一幕是懸念劇:希臘是選擇接受歐盟的最后通牒,還是退出歐元區(qū)?多少次希臘表示寧愿站著死(退出歐元,不吃嗟來之食),但還是跪著生(留在歐元區(qū)內吃嗟來之食)。
這場鬧劇也讓希臘人蒙羞。可以說,每次債務談判都成了批斗會,債主憤怒聲討希臘人的種種不是,希臘人被斥為是歐洲的懶漢,好逸惡勞,揀輕怕重。雖然債主自己并沒有這樣直言,但德國媒體已經替他們說出了想說卻不便說的話。國際貨幣基金總裁的話也很難聽,說談判必須是成人之間的商談。言外之意,希臘官員是在兒戲。個別希臘議員則破口大罵,說是以德國為首的債主是在對希臘搞經濟大屠殺。
希臘的新銳總理曾經煞有介事地給自己劃了條紅線,說是誓死不退。但不退行嗎?他已經一退再退。他曾經表示,退休金不能動。但債主就是要動這個底線。當年晚清政府向西方列強舉債,被迫以關稅作為抵押,但今天希臘債主們眼里誘人的財富是退休金,他們強烈要求希臘減少其公立部門員工的退休金。
當然,希臘債主的日子也不好過。業(yè)內人士的共識是,遲早要為希臘減免債務,希臘人反正是付不起這么多錢。債主主要是三位:歐元區(qū)國家、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主們都要割肉,德國和它的伙伴們倒是愿意希臘的部分借款2054年前不用還息,實際上就是減免了部分債務。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希臘還款,否則就不同意繼續(xù)放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有難處,該組織的發(fā)展中國家成員意見很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用于貸款的資金來自成員國交納的份額,但發(fā)展中國家成員的生活水準遠低于希臘。與大多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相比,希臘人簡直是手捧金飯碗,嘴含金湯匙,生活比蜜還甜。希臘人還實現(xiàn)了環(huán)保生活,藍藍的天空,藍藍的大海,是著名的長壽之國,比伊甸園還要伊甸園。希臘人有什么理由不再勒緊褲帶?與希臘人相比,發(fā)展中國家的成員天天在過緊日子。遇到這種情況,印度人通常是要發(fā)飆的。這回印度很克制了,沒有公開發(fā)表奇談怪論,但私下里怎么表示,就不知道了。
西班牙、葡萄牙和愛爾蘭等三國既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也是歐元區(qū)國家,同時也是欠債大國。為了拿到救命貸款,三個國家也勒緊褲帶,吃足苦頭,受了很大委屈。如果要對希臘實行懷柔政策,這三個國家的思想工作不好做。
作為最后妥協(xié),債主們出了一口價:先給希臘160億美元,5個月內希臘必須按債主的要求認真實施改革。希臘總理不從,表示要將此方案付諸全民公決,理由是尊重民意,但全民公決是一種不負責的態(tài)度。當初民眾選舉他們,是相信他們有能力挽狂瀾于既倒,讓希臘轉危為安。只要方案對希臘大多數(shù)人有利,總理和他的同事就應當接受,自己擔罵名有何不可?但總理和他的同事們難以承受如此重負,希臘議會也難以承受如此重負,所以要全民公決。
但希臘民眾也難以承受重負。希臘人已經開始擠兌銀行了。這點很不好解釋:既然不愿向債主屈服,就應當奮發(fā)圖強,怎么能夠擠兌自己的銀行呢?看來要做真正的硬骨頭不容易。“窮且益堅,老當益壯。”——這種勵志的豪言壯語只能說說而已,人窮志短才是常態(tài)——不是新常態(tài),從來就是常態(tài)。
歐元區(qū)財政部長們宣布,6月30日為希臘接受債主方案的最后日期,不再做任何延期,這就相當于否定了希臘全民公決的做法。但希臘議會隨即投票通過決定,7月5日舉行全民公決。看來演出還未“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