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一
煙草公司有多賺錢?日前,有反面的例子為證:三家國際知名的煙草公司在加拿大敗訴,被判賠償原告150億加元(合119.5億美元)——可見煙草公司富可敵國,否則何以有巨款賠償?三家煙草公司不僅拿得出這筆賠償,而且不會因此而破產,著實有錢。
當然,這些煙草公司上訴之后,上訴法院大多會減少一審法院所判的賠償金額。上訴法院通常會大大削減一審陪審團決定的賠償金額,而且上訴過程曠日持久,有些原告甚至活不到上訴終審。事實上,這場煙草訴訟最初的原告中,有幾位已經病死,沒有看到勝利的這天。有鑒于此,加拿大一審法院下令,審判結束后60日內,被告必須先掏出至少10億加元,成立一個信托基金,作為初步賠償。
訴訟本身也是燒錢的行當。狀告加拿大煙草公司,從起訴到勝訴,歷時17年。1998年原告起訴,2005年法院同意受理,2012年3月至12月正式審判。審判期間有76位證人作證,審查了4300份文件。這就需要急公好義的律師,愿意出來打抱不平,少收費或不收費。有貪財的律師也行,貪財律師可以勝訴收費。
美國號稱有全世界最先進的侵權訴訟制度,有一批長袖善舞的侵權訴訟律師,或急公好義,或圖謀錢財,愿意以勝訴收費的方式,代理消費者起訴大公司。美國受害煙民也曾起訴煙草公司,但還沒有像加拿大受害煙民這樣大獲全勝。可以說,加拿大真是走到了美國的前面。
控煙方開心之日,就是煙草公司難受之時。帝國煙草有限公司的首席法律顧問公開表態,為煙草公司鳴冤叫屈,說是“成年消費者和政府知道吸煙的危害,但今天的判決無視該事實,免除了成年消費者其行為所負的任何責任”。煙草公司的立場并非完全沒有道理。成年人應當知道吸煙的危害,選擇吸煙就必須后果自負。煙草公司還在庭上出示了一份證據:1963年蓋洛普公司做過一次民意調查,其結果是96%的加拿大人知道吸煙有害。但問題是今天起訴煙草公司的成年煙民,當年開始吸煙時可能是年幼無知。原告加拿大魁北克的10萬加拿大居民,大多是在20世紀吸煙的受害者。原告聲稱,煙草盒上沒有充分的警示,所以他們并不清楚吸煙的危害。而政府還曾經鼓勵吸煙,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期間,美國士兵可以領到卷煙,作為其軍餉的一部分。再有,吸煙的父母也有責任,如果父母吸煙,子女就更有可能吸煙。
還有,煙草對人體有害,但烈酒和大麻對人體也有害,而且也像煙草一樣容易成癮,很多地方還是照賣不誤。所以就有人提出了壟斷問題,說是出售烈酒和大麻的商家眾多,并沒有形成壟斷,而煙草卻是壟斷行業。加拿大有三大煙草公司:帝國煙草有限公司(Imperial Tobacco)、樂富門煙草有限公司(Benson & Hedges Inc)和JIT-麥克納煙草公司(JTI-Macdonald Corp)。三家公司又分屬于國際大型煙草公司。
煙草公司憑借其經濟實力,曾經出巨資推廣吸煙。但反過來,逼迫煙草公司支付巨款,就可以擠壓煙草公司的盈利空間,降低煙草公司的能量,最后逼其就范。不過,與訴訟相比,控煙方面政府的作用更大:政府出手可以雷厲風行,比如,公共場所禁煙便可以大大減少吸煙人數。北京已經加入了公共場所禁煙的城市的行列,6月1日起,北京全市公共場所禁煙,是我國控煙的重大勝利,也是全球控煙斗爭的重大勝利,贏得了舉世禮贊。北京禁煙的壯舉不亞于加拿大法院對煙草公司的重罰,煙草公司的寒冬開始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