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倫
如今,塞西政府要做的,是如何不重蹈穆爾西之覆轍,以及如何不讓穆爾西的問題成為一顆未來埃及社會的定時炸彈。
新聞學中有一個術語叫做“breaking news”,意即突發新聞。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這個名詞指的是那些令人始料未及的新聞事件。
而對于埃及前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來說,開羅刑事法院下達的死刑判決,無疑正是一則“breaking news”。

死刑宣判
5月16日,開羅刑事法院以間諜罪和越獄罪等罪名判處埃及前總統穆爾西死刑。埃及《金字塔報》網站稱,與穆爾西一同被判死刑的還包括參與實施越獄行動的穆斯林兄弟會領導人在內的百余名“穆兄會”成員。
在16日的庭審中,檢方稱,包括穆爾西在內的穆斯林兄弟會高層,以及來自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和其他犯罪團伙的成員在2011年1月28日策劃并實施了在關押穆爾西的瓦迪·奈特倫監獄等三座監獄的越獄事件,導致50多名警察和囚犯死亡、超過2萬名囚犯逃走,并造成大量財產損失。檢方指控穆爾西等130余名嫌疑人涉嫌損毀監獄建筑并縱火、謀殺及謀殺未遂、搶劫監獄武器庫、非法釋放囚犯等多項罪行。
檢方還認為,穆爾西和“穆兄會”成員“里通外國”,串通加沙地區的“哈馬斯”和黎巴嫩南部“真主黨”等組織一同向埃及滲透,并據此策動了2011年之后的政變。
對于這一系列指控,早在2012年,穆爾西在總統任上接受采訪時,他就申辯說當時自己和其他幾個“穆兄會”的成員并沒有越獄,而是繼續安靜地坐在牢房里服刑。而在主審法官宣讀死刑判決時,身著藍色囚服的穆爾西坐在鐵籠中,對法官揮舞拳頭以示抗議。在法庭外,“穆兄會”成員和支持者高喊口號要求埃及現任總統塞西下臺。
不管穆爾西及其背后的穆兄會如何抗議,一紙死刑判決書已是既定事實。根據埃及法律,法庭宣判之后,死刑被告人的卷宗及宣判書將會轉交到埃及宗教領袖大穆夫提辦公室,由穆夫提進行核準。
開羅刑事法院的這一判決,很快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震驚與不滿。
據美聯社報道,與穆爾西關系密切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6日譴責死刑判決是“重回古埃及”的原始行為,并批評西方國家反對穆爾西被推翻的努力不夠。
美國方面17日對穆爾西的死刑判決及后續進展表示“嚴重關切”。據法新社報道,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一貫反對在司法程序中對大批被告進行統一審判和定罪,并稱埃及法院的做法違反了法律以及埃及的國際義務。
流亡卡塔爾的穆兄會重要成員達爾拉格16日晚些時候發表聲明,譴責埃及法院的死刑判決,呼吁國際社會采取行動干預?!斑@是一項政治判決,代表著當局即將犯下一項謀殺罪行。”達爾拉格說,“國際社會應予以阻止?!?/p>
針對一系列指責埃及司法公眾的言論,埃及外交部部長舒克里17日發表公開講話稱,國際關于對此事所發表的言論是“不恰當的、干涉他國內政的行為”。同時,在講話中,舒克里表示“我們國家的司法官員深受我們的愛戴和尊敬,所以任何一個對埃及司法的負面看法,不管是來自其他國家的政府,還是普通大眾的看法,我們都難以接受”。
然而,不知道這位外交部長發表言論的時候,是否已經得知,就在穆爾西被宣判死刑之后僅僅兩小時,多名埃及法官便遭槍殺——據英國《衛報》報道,埃及北西奈省首府阿里什市的3名法官,16日在乘車外出時,遭到不明身份武裝分子的槍擊身亡,汽車司機也不知何去向,目前尚無組織或個人宣稱對此負責。這被認為是針對判決結果的第一波暴力回應。
盡管埃及各地還未發生大規模騷亂,但是,對穆爾西的死刑判決下達之后,尼羅河畔的這個古老國度的形勢,恐怕早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起底穆爾西
此番政治風暴的中心,核心人物——穆罕默德·穆爾西的生平以及政治生涯,無疑最為吸引我們的關注。
穆爾西,1951年8月20日生于埃及東部省。曾先后獲得埃及開羅大學工程學學士、金屬工程學碩士學位和美國南加州大學工程學博士學位。曾長期在埃及宰加濟格大學等高等院校任教,發表過大量學術作品。
正像中國的一句古語“學而優則仕”,除了在學術上頗有造詣外,穆爾西在政治上亦是多有作為。2000年至2005年間,他多次當選埃及人民議會議員。2005年,穆爾西成為“穆斯林兄弟會”最高決策機構指導局的成員,并出任“穆斯林兄弟會”議會黨團主席。
2011年4月,穆爾西當選自由與正義黨主席。2012年6月24日,穆爾西贏得總統選舉決勝輪,成為前總統穆巴拉克下臺后的首任埃及總統。2012年6月30日,穆爾西在最高憲法法院宣誓就職。
值得一提的是,穆爾西是埃及首位民選總統,首位非軍人總統。然而,這位民選總統的總統生涯并沒有持續多久。其宣誓就職短短一年之后,2013年7月3日,伴隨著大規模的群眾示威,埃及軍方以穆爾西未能解決國家當前面臨的危機為由解除他的總統職務。同時,穆爾西面臨包括間諜罪、越獄、襲警、煽動暴力等多項指控,并且被埃及政府長期監禁。
短短一年時間里,穆爾西究竟做了什么,才會從民眾支持的對象,成為了埃及人抗議的目標?籠統一點說,正如上文所提到——未能解決國家目前所遇到的危機。
2013年6月30日,時任埃及總統穆爾西執政一周年之際,埃及全境爆發大規模游行示威。當天,數百萬埃及民眾在首都開羅及亞歷山大、塞得港等主要城市舉行反對穆爾西的大規模游行示威,要求推翻穆爾西政權,提前舉行總統選舉。
在那次大規模游行示威中,穆爾西的反對者認為穆爾西未能兌現競選時提出的“百日計劃”改革承諾。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過后,執政多年的穆巴拉克下臺,由于持續動蕩,埃及經濟發展停滯,物價上漲嚴重,失業率居高不下。事實上,在穆爾西執政的一年時間里,無論是所謂的施行自由經濟,還是加大吸引外資力度,埃及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整體來看并沒有明顯好轉。據統計,短短一年時間內,大大小小的民眾抗議示威活動發生了9000多次。
如果說,埃及國內經濟局勢的動蕩,為穆爾西的最終失敗埋下了伏筆,那么穆爾西所代表的伊斯蘭宗教勢力,與埃及軍方所代表的世俗自由派之間的斗爭,無疑加速了穆爾西的下臺進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明爭暗斗,才是穆爾西一年總統生涯中,真正的重頭戲。
回顧穆爾西的總統任期,有這樣幾個事件頗為關鍵。2012年8月12日,穆爾西命令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主席、國防部長坦塔維和軍隊總參謀長薩米·阿南辭職,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人都是穆巴拉克時期的軍界元老。同時,他宣布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于2012年6月17日通過的限制總統權力的憲法修正案無效,公布的新憲法聲明從當天起生效。盡管穆爾西方面稱,坦塔維與阿南兩人將繼續擔任總統的顧問,并被授予埃及最高榮譽“尼羅河勛章”,但是,這樣的做法,很難不讓人懷疑穆爾西有大權獨攬的想法。
當時,紐約時報分析稱,該事件是穆巴拉克下臺以來埃及政局的一次大變動。半島電視臺則稱,這是軍方和總統之間權力斗爭激化的表現。
2012年11月下旬,穆爾西又頒布新法令賦予總統新權力,包括可解除穆巴拉克時代的總檢察長及任命新人選,這引起了許多埃及人的示威抗議。反對者認為這是他想要獨攬權力的象征,穆爾西則辯稱這是民主改革的需要。當年12月4日,數萬名埃及民眾在總統府外示威游行,要求穆爾西撤銷新憲法聲明并推遲新憲法草案公投。穆爾西曾數次下令警方,要他們驅散示威民眾。在遭到拒絕之后,穆爾西指示兩名助手召集支持者前來,最終引發了暴力沖突。
2013年6月16日,穆爾西發布政令決定調任及任命17名省長,這一舉動被認為是埃及省級人事調動的“大舉措”。這一政治動作也被認為是清除異己的一次舉動,成為了6月30日全國范圍內游行示威的直接導火索,最終導致了穆爾西被軍方罷黜。諷刺的是,穆爾西被罷黜之時,軍方的領導人,正是當初穆爾西扶植上臺的埃及國防部長塞西。
穆爾西倒臺之后,其背后的穆斯林兄弟會勢力也迅速遭到埃及軍方的“圍剿”。接任埃及總統職位、代表世俗勢力的塞西,對于“穆兄會”的態度,基本沿襲了穆巴拉克時期的做法,甚至可以說更為心狠手辣。
早在2013年8月,軍方支持的過渡政府便已將穆兄會最高決策機構主席巴迪亞逮捕,9月下令解散穆兄會,10月宣布解散穆兄會注冊的所有非政府組織,禁止其在埃及的一切活動并沒收其全部資產,12月更是宣布穆兄會為恐怖組織。
2014年5月,塞西當選埃及總統之后,清算的手段有過之而無不及——塞西取締了“穆兄會”的一切下屬政黨,包括“穆兄會”領導層在內的大量成員和支持者被捕,因涉嫌煽動暴力等罪名面臨審判,在“從嚴從快”的審判原則之下,超過1000人被判死刑。
塞西的狠辣做法背后,正是“穆兄會”所代表的宗教神權,與世俗權力不可調和的的矛盾的縮影。
穆兄會是埃及近代以來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組織最嚴密的伊斯蘭政治集團。雖然1982年“穆兄會”宣布放棄暴力活動,在斗爭策略上實現了從極端激進到相對溫和的轉變,但其政治理念卻始終沒有變化——以《古蘭經》和圣訓為基礎在現代社會復興伊斯蘭教,建立不分民族、不受地域限制的統一的伊斯蘭國家,實現政教合一的神權統治。而這一主張在穆兄會的歷代領導人中都得到了繼承。
創立于1928年的穆斯林兄弟會,成立87年來,幾經起落,在法魯克王朝時期、納賽爾時期、薩達特時期、穆巴拉克時期都曾多次受到政府嚴厲鎮壓。但每次穆兄會都能憑借其組織嚴密(多級組織,海外分部眾多)、成員眾多(光在埃及就有50余萬成員)、資金雄厚等特點屢屢東山再起。2011年埃及革命后穆爾西的當政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樣一個生命力極強的組織,與塞西背后的世俗勢力,在政治理念上無疑是背道而馳的,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埃及當局對于穆兄會近乎斬草除根的行為了。塞西顯然不愿再讓歷史重演,他的目的不僅僅是讓穆兄會遠離政治中心,更是徹底抹殺其合法性,消除其存在的根基。用塞西的話來說就是“讓穆兄會在埃及消失”。
“塞西政府之所以選擇采取這樣極端強硬的手段,主要是因為當下塞西政府也沒有其他更多的選擇。‘穆兄會’在埃及有著近90年的歷史,根基深厚。上臺僅僅執政一年,其勢力便進一步坐大。如果塞西‘手軟’的話,那么‘穆兄會’就會‘出頭’。”有國內分析人士如是說。
真的會死?
事實上,盡管穆爾西被宣判死刑,但是,真要說起來,穆爾西真正被執行死刑的可能性,其實并不大,且不說宗教領袖穆夫提能否同意這一判決,就算是塞西政府本身,恐怕真正處決穆爾西的可能性也并不是很大。
即便是穆夫提同意了死刑判決,穆爾西依舊擁有上訴權利,這一進程至少會持續數年。照目前埃及國內局勢來看,到那時,國內是誰執政恐怕都未有定數,而埃及的司法系統又是出了名的搖擺不定,對于前總統穆巴拉克的審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因此,穆爾西的判決可能就這樣不了了之。
而塞西政府最為忌憚的,應該還是穆兄會極為龐大的勢力,盡管塞西一再強調會肅清穆兄會勢力,但是,這一過程無疑是漫長的,一來穆兄會在埃及畢竟還是“家大業大”,根基極為雄厚,再者說埃及民眾對于穆兄會普遍還是持一個同情態度。對于穆兄會若是太過不留情面,恐怕會進一步激化國內的矛盾,這會給未來的埃及社會埋下巨大的隱患。
就在16日開羅刑事法院宣判當天,穆兄會支持者自發在庭外聚集,要求塞西下臺。穆兄會領導的“支持合法性全國聯盟”則有可能繼續號召抗議游行以表達不滿。支持穆兄會的極端組織或個人則可能會繼續通過制造恐怖襲擊事件向當局施壓——可以這么說,埃及政府正有可能把穆兄會從一個相對溫和的反對派組織,推向一個極端化的恐怖組織。
與此同時,活躍在西奈半島的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在利比亞境內肆意擴張的“伊斯蘭國”,以及“基地組織北非馬格里卜分支”等組織,均對埃及本就不甚穩定的國內安全形勢構成嚴峻的考驗。
實質上,塞西政府是頂著巨大的政治與安全壓力對穆爾西和其背后的穆兄會進行打擊的。一旦穆爾西真正被處決,塞西政府的日子恐怕會過得更為慘淡,埃及也將面臨進一步分化乃至分裂的局面。
塞西政府所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是否處決穆爾西這樣一個問題,更多的則是埃及國內經濟的問題。然而,事實證明,在這一事關民生與穩定的領域,軍人出身的塞西似乎并沒有比穆爾西做得好多少。
穆爾西下臺后至今,埃及武裝部隊在短期內迅速強化了對中央和地方行政機構、司法系統和媒體的控制。如今的27省省長中,17個由軍隊將領擔任。
與政權一同被壟斷的還有經濟大權,軍隊大量擠占私有空間,埃及國內企業和財團在軍方壓力下紛紛“慷慨解囊”,向新政權效忠。盡管埃及政府極力表現出放開行政限制、改善投資環境的姿態,然而一系列有望提振國內經濟的大工程不是最終花落軍方之手,就是直接承包給支持軍方的海灣國家大型企業。
對投資者而言,在埃及做生意,第一件事是向軍隊靠攏,然后才有錢可賺??释ㄟ^招商引資獲取機遇的埃及年輕人們,如今卻似乎越來越看不到出路。
與此同時,盡管塞西政府一再強調要爭取埃及經濟的獨立,缺乏資金的埃及政府還是會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對著海灣的金主們低聲下氣。
美國也是埃及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其實美國人的態度很明確,一個穩定的、能在中東事務中發揮作用的埃及,至于民主與否,另當別論。今年年初,美國與埃及的關系剛剛走出穆爾西下臺的的陰影,逐步回暖,并且簽署了13億美元的軍購合同。塞西政府恐怕不會錯過這樣一個與美國搞好關系的契機,因此,是否真的處決穆爾西,自然另有論斷。
“我向全體埃及人民致敬,我承諾我會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和父親一樣為他們服務,和他們同甘共苦?!边@是穆爾西2012年宣示就職總統時說的誓詞。
然而一年過后,埃及民眾便拋棄了他。如今,塞西政府要做的,是如何不重蹈穆爾西之覆轍,以及如何不讓穆爾西的問題,成為一顆未來埃及社會的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