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
FIFA掌門人作為主要當事人,似乎一直沒有把美國放在眼里。有人戲稱,除了死去的本·拉登,布拉特大概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敢公開與美國作對的“組織頭目”了。
幾天前,位于瑞士蘇黎世的FIFA(國際足聯)總部成了世人關注的“暴風眼”。
就在FIFA換屆選舉的前夜,發生了一連串驚心動魄的事情:先是FBI(美國聯邦調查局)采取“突襲行動”,在多國警方配合下,逮捕了7名國際足聯官員;接著,以英法為首的歐足聯成員國又聯手“逼宮”、“倒戈”,向布拉特發難。然而,這位79歲的國際足聯主席,再一次展現出力挽狂瀾的神奇力量,不僅從眾說紛紜的“腐敗漩渦”中輕盈脫身,而且還以133票對73票的絕對優勢擊敗競爭對手、連續五屆成功連任FIFA主席。
美國人此次出手之快、之狠出人意料,但布拉特卻幾乎毫發無損,這就是布拉特的“高明”之處。因為按照美國人的辦事風格,如果真正掌握了“致命把柄”,絕不會放過布拉特。種種跡象表明,當足球牽扯到政治、金錢和權力,大國背后的博弈也就浮出了水面……
大選背后的博弈
“我可以原諒每一個人,但我不會忘記。”這是布拉特在連任國際足聯主席后的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因為這句話太像黑手黨老大的話了——不原諒的是誰呢?是歐足聯主席、法國人普拉蒂尼嗎?普拉蒂尼在大選前曾經多次公開抨擊布拉特,但在5月30日布拉特成功擊敗競爭對手約旦的阿里王子后,卻笑容可掬主動上前與他握手,展示出十分得體的風度。有人說:“足球政治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所以一年后如果看到布拉特與普拉蒂尼重歸于好,也不要感到驚訝。
應該說,在布拉特記仇的對象里面,少不了英美這兩個與他為難的大國。他說:“有些信號不能忽略,美國是2022年世界杯的申辦國,英格蘭是2018年世界杯的申辦國,如果當時信封里出來的不是現在這兩個主辦國,也許今天我們就不會有這么多麻煩了。”布拉特的潛臺詞或許是,某些反對國際足聯的動機往往未必都是純正的,完全有可能潛藏著自己的私利。而美國的這次“拉網”行動,成了FIFA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也開了某一個國家向一個非官方的國際組織公開發難的先河。
5月27日一大早,西裝革履、正準備出席蘇黎世國際足聯大會的7名官員,突然被呼嘯而來的多輛警車帶走。緊接著,美國司法部在官網上發表官方聲明,證實FBI對FIFA正式亮出“紅牌”,對其中9名國際足聯官員(包括前官員)與5名高管發出47項罪名指控,美國司法部門指控他們在世界杯申辦、市場營銷以及電視轉播權合同方面存在貪污、敲詐與洗錢行為,并附有長達164頁的正式起訴書。這是美國經過5年時間的調查、布線、取證后的一次行動。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美國憑什么向國際足聯發難?美國到底有沒有權力帶走國際足聯官員呢?有專家解讀,這一點與美國由來已久的“世界警察”強權定位有關。美國人堅信自己的法律可以給世界帶來和平和福利,世界上任何事情只要是有違美國的國家利益,他們就可以用美國自己的法律和價值體系來進行審判。顯然,美國這一次動用司法部、FBI和國稅局三大強力部門,是進行了精心準備的。在5年時間里,FBI成功“策反”了布拉特的親信——原中北美和加勒比足聯秘書長、國際足聯執委布雷澤,以及該足聯主席杰克·沃納的兩個兒子,利用他們通過竊聽、誘導談話等手段拿到了國際足聯腐敗體系中的重要證據。
在美國大張旗鼓地調查國際足聯腐敗行為的同時,瑞士司法機構也宣布啟動對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申辦權涉嫌賄選的刑法訴訟。有分析者認為,一旦瑞士方面查實國際足聯在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申辦中確實存在問題,那么俄羅斯和卡塔爾就有可能會因此被剝奪主辦權。美國罕見介入國際足聯事務,與俄羅斯2018年舉辦世界杯不無關系,美國此舉正是要對國際足聯領導層施加影響,從而挑戰俄羅斯世界杯的合法性,借此向俄羅斯政府施壓。
果然,幾乎在第一時間,俄羅斯方面立即做出了反應。總統普京親自出面力挺布拉特:“美國插手莫名其妙!不排除美國因一己私利逮捕國際足聯官員!”普京強調:“此次國際足聯官員被捕,是為布拉特的連任設置障礙,此行為公然違反國際組織的運行準則。”在俄羅斯人看來,在俄美關系因烏克蘭危機而劍拔弩張的情況下,足球也變成了西方國家的制裁工具。由美國主導的這次國際足聯反腐風暴,矛頭就是指向俄羅斯2018年世界杯的主辦權。莫斯科大學政治系教授馬諾伊洛則認為:“美國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開展足球反腐,而是要撤換國際足聯現任管理層,從而控制FIFA。”
實際上,西方國家已不是第一次借體育話題向俄羅斯施壓了,因斯諾登事件和同性戀、人權等問題,許多西方國家領導人都拒絕參加2014年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在當前國際地緣政治十分復雜的大背景下,美國對俄羅斯主辦2018年世界杯顯然是持負面態度的。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作為主要當事人、FIFA掌門人布拉特似乎一直沒有把美國放在眼里。有人戲稱,除了死去的本·拉登,布拉特大概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敢公開與美國作對的“組織頭目”。幾年前在世界杯投票大會上,他不但讓申辦大熱門美國顏面掃地,還使得美國福克斯電視臺遭受重創。后者高價買斷世界杯轉播權,不料主辦地并非美國,而且冬季進行的卡塔爾世界杯與美國四大職業聯盟賽事時間嚴重撞車。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美國方面自然對布拉特、對俄羅斯“懷恨在心”,而且更加讓美國“氣憤”的是FIFA和俄羅斯站在一起,根本不買美國方面的賬。多年來,西方媒體始終緊盯著國際足聯的腐敗問題,尤其是英國的媒體記者,在英格蘭未能獲得2018年主辦權后,更是刨根問底,抓了一系列話柄,攻擊國際足聯和布拉特,可是布拉特始終能化險為夷,坐穩FIFA主席的位置,為什么?恐怕最根本的還是布拉特自身沒有致命的“把柄”被抓住。
顯然,在幾天前的這場暗藏殺機的FIFA大選中,俄羅斯與美國已經撕破臉,展現了毫不相讓、硬碰硬的架勢。那么,讓無數人倍加關注的是,中國在其中究竟應該和正在扮演怎樣的角色呢?與俄羅斯強硬斥責相比,中方較為含蓄,但是支持俄羅斯主辦世界杯的態度卻是非常明確的。在中國方面看來,奉行“團結亞非拉”政策的布拉特從來都不是中國足球的敵人。為此,在FIFA大選之際,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在蘇黎世國際足聯投票前一天拜會了布拉特,并向其介紹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還與FIFA簽署了《2015年度合作計劃》。值得一提的是,在投票中,和中國一直關系很好的亞奧理事會主席艾哈邁德也投了支持布拉特一票,從最后老布高票連任當選這一點上看,亞非拉大多數體育組織對老布還是堅定支持的。
不過,多少讓國際足聯官員有些擔心的是,美國的強硬逼宮可能會讓FIFA的商業影響力大打折扣。目前,美國的強生和日本的索尼等3家贊助商在合同到期后,一直沒有和國際足聯續約,美國另外三家大品牌——麥當勞、可口可樂和萬事達卡也對國際足聯表示了不滿,要求國際足聯徹查腐敗。對此,老謀深算的布拉特可謂心中有數,一方面FIFA賬戶上至今依然留有15億美元的現款,另一方面就算美國大企業拒絕與FIFA合作,他也早已找到了退路。世界杯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單項體育賽事,其宣傳效果是極其巨大的,這些企業的退出只會給競爭者帶來潛在利益,畢竟誰也找不到其他的可以代替世界杯巨大宣傳作用的載體。
就在美國企業尚未明確表態是否終止與FIFA的合作時,老謀深算的老布率先“將”了美國方面一軍。他向剛剛收購盈方的萬達老板王健林發來邀請函,讓王健林在FIFA大會上成為唯一一位非國際足聯代表。布拉特向外界釋放了這樣的信號,王健林和身后的中國資本將是布拉特再度連任、完成布局的重要一環。過去幾年,萬達在國際投資過程中,將優質體育資產的收購和管理,作為重要的戰略組成,不論是對馬德里競技俱樂部部分股權的投資,還是對瑞士盈方體育營銷公司的收購,都在國際體育市場上引發了強烈震蕩。與此同時,像意甲豪門AC米蘭俱樂部的未來歸屬,也和萬達產生了關聯。
目前萬達控股的瑞士盈方,代理著世界杯轉播權,這正是國際足聯最大的一棵搖錢樹。目前已有不少大佬級人物,希望通過各種渠道,和王健林以及萬達取得聯系,中國資本在國際體育界的影響力,正在迅速激增。另外,在世界足球起源的問題上,國際足聯不惜得罪英國人,官方經考證正式確認,最早的足球運動被稱之為“蹴鞠”,起源于中國。
逢兇化吉成竹在胸
作為已經在FIFA工作了整整40年、年近八旬的老人,老布經歷過太大的風浪,尤其每逢國際足聯主席換屆大選時,他總是會遭遇到這樣、那樣的指責,然而不可思議的是每一次換屆大選,老布總是能逢兇化吉,笑到最后。

說到底,老布在國際足聯所演繹的權力斗爭與他的經歷息息相關。布拉特的職業生涯開始于擔任瑞士旅游協會的公共關系部主管,28歲時擔任了瑞士冰球協會秘書長。此后他在體育和私人部門從事新聞報道和公關活動,作為浪琴表的比賽計時和公共關系部主管,他參與了兩屆奧運會的組織工作,那是他第一次在國際體育舞臺亮相。在39歲的那一年夏天,作為國際足聯技術發展計劃的主管,布拉特開始幫助前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把國際足聯的系列計劃付諸實現。就是在這個時候,布拉特開始有了更遠大的“足球野心”。
17年前,擁有洛桑大學法學院商務和經濟管理學士學位的布拉特在阿維蘭熱手下當了17年“小二”之后,終于取代“老大”,成為國際足聯第八位主席。顯然,這17年的“臥薪嘗膽”除了讓布拉特學會忍辱負重之外,更讓他學會了作為國際足聯迄今為止權力最大的“掌門人”必須具備的各種素質。早在布拉特走馬上任的那一刻起,就有國際足球專家指出:“誰也不要小瞧布拉特!盡管這個玩過冰球的瑞士人是FIFA史上最被輕視的一個主席,但誰要想把他從國際足聯主席的位置上拽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很多采訪過老布的記者都有同感:即使是面對面的專訪,你也無法透視他的內心,這是一個把自己隱藏得很深的人,但他給人的感覺卻總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你常常會被他的笑臉和真誠的態度所感染,以致提早準備好的那些尖銳問題根本無法問出口,因為你不忍心去傷害這樣一位笑容可掬的老者。然而,在謀求推翻“布拉特王朝”的“在野黨”眼中,布拉特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死敵”,有反對者曾這樣攻擊他:“千萬不要被布拉特的虛情假義所迷惑,那只不過是他蒙蔽外界的障眼法。這是一個對足球根本一無所知的家伙,他每天會有100個主意,但101個都是餿主意。世界足球早晚會毀在他的手里。”
或許,布拉特不是足球專家,但是他卻是一個商業天才和談判專家。國際足聯成立初期,被定性為公益性的非政府組織。但自從布拉特在上個世紀末成為“掌門人”后,迅速變成一個高盈利性組織。會員國的會費,再也不是國際足聯主要收入來源。而電視轉播權、商業贊助費等,在收入比例中則越來越高。據統計,國際足聯在5年前的南非世界杯上的收入達到了87億美元,并力壓綜合性體育盛會奧運會的收入。然而,布拉特讓曾經的主辦國南非方面非常惱火,這邊國際足聯賺得盆滿缽滿,可是東道主南非的投入與收入卻不成正比。有消息稱,南非為舉辦世界杯投入近60億美元,可是世界杯收益的大頭全被國際足聯拿走了。而讓南非人最為不滿的是,國際足聯當初承諾的經濟發展、就業機會增加等并沒有兌現。除此之外,國際足聯還制定了一個更為“高明”的“吸金手段”,即國際足聯在主辦國的任何收益和活動都可以免稅,且有權不受當地匯率兌換制度的限制。
布拉特曾自豪地說,他40年前加盟國際足聯時,一共才只有11個工作人員。當時FIFA賬面上只有區區50英鎊,如今阿維蘭熱和老布將其發展成一座巨大的金礦。近些年,老布在國際足聯的地位越來越牢固,以至于他“一意孤行”地把國際足聯主席選舉改為在世界杯后一年舉行,都沒有遇到一點阻力。在擔任FIFA主席的17年時間里,老布將國際足聯發展成擁有比聯合國成員國數量還多的209個成員的協會,讓FIFA成為富可敵國的非官方的國際組織。應該說,正是在老布和FIFA帝國的不懈努力下,足球運動每年創造的價值在5000億-6000億美元之間,足球產業成為了世界第17大產業,如果把足球看做一個國家或地區,它的GDP超過了瑞士、瑞典、比利時或者中國臺灣。
如今,在連任四屆之后,老布本該選擇退休,可是最終他以“健康允許”、“對世界足球發展更有利”等理由,打破自己不再謀求連任的諾言,以79歲高齡再次披掛上陣,并且第5次成功當選國際足聯主席。
與布拉特功績“溢滿天下”相對應的是對他的“謗滿天下”。在國際足聯一百多年的歷史上,先后產生8位主席,還沒有任何一位像布拉特這樣在任內引起巨大爭議。特別是在布拉特當政下的國際足聯,屢屢傳出受賄丑聞,幾乎成為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的一大反面教材。強力推進商業化的同時,國際足聯也成為商業賄賂高發的機構。從電視轉播權爭議,到世界杯申辦丑聞,布拉特統治下的國際足聯屢屢傳出賄賂丑聞。就在幾天前,當美國以罕見的強硬手段介入FIFA腐敗事件時,外界一度認為老布大廈將傾,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又一次笑到最后。于是扳不倒的老布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有分析者指出,在這次美國采取的“突襲行動”中,遭到扣押的7位高官分別是國際足聯執委會副主席、中北美及加勒比海足聯主席杰弗瑞·韋伯;國際足聯副主席、前南美足聯主席菲格雷多,以及前國際足聯執委、前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主席杰克·沃納等多名業界大佬。另外四人是哥斯達黎加足協華裔主席愛德華多·李、巴西足協主席馬里亞·馬林、尼加拉瓜足協主席羅查、委內瑞拉足協主席艾斯奎爾。他們涉嫌總計47項指控,過去的24年時間里,違法受賄貪污共計1.51億美元,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美國銀行來受賄。
然而,在老布看來,這些人并不是國際足聯的高官。國際足聯下屬布拉特和秘書處有自己聘請的各個部門,比如負責市場開發的部門,競賽部門、紀律委員會等等,這些人才是國際足聯的高官或者高管,他們是向布拉特和秘書長直接負責的。而國際足聯的副主席說到底不是布拉特任命的,他們是根據規定被選為所在大洲的主席后,也就自動成為了國際足聯的副主席或者執委,代表所在大洲在國際足聯的利益,因此這些人的腐敗和布拉特并無直接關聯。布拉特說:“他們被起訴的種種罪名應該由他們自己來負責。”英國調查記者詹寧斯用近10年時間奔波在世界各地,搜集有關布拉特的腐敗證據,結果一無所獲,詹寧斯表示:“我們確實沒有找到任何對他不利的證據,但國際足聯鬧出這么多丑聞,他作為主席應該引咎辭職,承擔責任。”國際足聯或許和當初的國際奧委會一樣,已經到了需要真正從源頭上鏟除腐敗,需要真正進行改革的時候了。
其實,作為足球中心地區,歐洲足球對世界足球的控制與反控制斗爭,早在世界杯最開始舉辦的時候就有了。歐足聯更多的時候代表的是俱樂部的利益,而國際足聯更多地考慮到世界足球發展的平衡。因此對足球發達地區歐洲的利益有一些侵犯,這也是雙方爭執的核心焦點。以卡塔爾世界杯為例,國際足聯把卡塔爾世界杯安排在了2022年的冬季進行,這顯然是觸動了歐洲的足球賽季的神經,在賽季當中就要從歐洲的幾大聯賽抽人參加世界杯的比賽,為此英超、意甲、西甲、德甲都要做賽程調整,比如進行兩個月的聯賽后就要停止,進入世界杯的備戰,對于賽季期長的英超和西甲來說在轉播和贊助商問題上都是致命的,簡直就是動了英國等國的奶酪,它們一直在反對國際足聯的安排。然而,由于老布在國際足壇的絕對權威,歐足聯即使反抗強烈也無濟于事。另外,在世界杯參賽名額分配上,歐足聯以歐洲球隊實力超強為由,一再要求增加世界杯分配名額。可是,布拉特當政后,最大的舉措就是給了非洲足協更多的名額。
可見,這么多年,向來都是笑瞇瞇的布拉特在國際足壇是多么的強硬,他不僅沒有把歐美諸強放在眼里,而且他和FIFA就是要顛覆“歐美中心論”,不斷削弱歐洲足球特權,并且籠絡了亞非拉兄弟的一大堆選票。或許,這恰恰是老布成為足壇“不倒翁”的奧秘所在。如今,即使美國介入,即使歐美聯手,依然無法動搖老布的根基,舉世矚目的FIFA帝國大廈也不是能夠輕易撼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