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墨寧

“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提出已有兩年多,盡管2014年以來各地陸續開始追究“兩個責任”,但并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
2015年9月6日,情況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這一天,河南省新鄉市原市委書記李慶貴被通報黨內嚴重警告并免職。李慶貴是到目前為止因落實黨風廉政主體責任不力被處分的最高級別官員,同時也是首位因任期內領導班子成員連續腐敗而被追責,并公開通報的市委書記。
這起案例或將是制度反腐的轉折點,追責“第一責任人”也將成為常態。
李慶貴是在河南省直管縣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任上被免的。他擔任這一職務不過7個月。出生于1955年的李慶貴未能從這一“二線”職務上順利退休。從2006年2月開始,李慶貴擔任新鄉市委副書記、代市長,一個月后當選新鄉市市長,2011年5月起擔任新鄉市委書記至今年2月份。
2014年年底,李慶貴還在新鄉市委書記任內時,河南省委巡視組的反饋就指出了新鄉的嚴重問題:“新鄉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嚴重,少數領導干部以權謀私,有的領導干部對家屬、身邊工作人員要求不嚴,資產、資源、資金管理混亂,重點領域腐敗問題仍然高發頻發,交通、土地、規劃、環保等領域腐敗案件相對集中,民生領域貪腐問題突出,政法領域腐敗問題嚴重,市公安系統出現‘塌方式’腐敗。”此外,“執行民主集中制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選人用人導向存在偏差”。
2015年2月2日的新鄉市紀委十屆五次全會上,李慶貴還高談落實“兩個責任”,并對河南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工作做出了專門部署。僅隔幾天后,新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就發文稱,“日前,省委決定,李慶貴同志任省直管縣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不再擔任新鄉市委書記”。7個月后,他背上了黨內嚴重警告的處分,并被免職。
按照河南省委的通報,李慶貴被處分不是因為他被發現貪腐或其他違法違紀行為,而是他手下3名廳官出了事,而他“作為新鄉市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嚴重失責失職。2014年4月~2015年1月,新鄉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賈全明,新鄉市委原常委、市委政法委原書記、市公安局原局長孟鋼,新鄉市政府原副市長崔學勇等3名廳官相繼被河南省紀委查處。與新鄉原市委書記李慶貴一起被追責的還有新鄉市原紀委書記王炳奇,已被免去職務,河南省委決定對其誡勉談話并責令其做出深刻檢查,另行安排工作。
河南省委通報的當天,中紀委官網就罕見轉發。當晚的央視《新聞聯播》也以兩分鐘的時長播出。中紀委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對此評論:一個地級市的市委原書記、紀委原書記,雙雙以不光彩的方式“一夜成名”,原因就在于這“是一起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到位而受到責任追究的典型案例”。
自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首次提出“兩個責任”后,執政黨高層就不斷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行更加豐富和具體的論述。2014年1月的十八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就清晰論述了黨委主體責任的內容;不久后,王岐山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北京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此外,黨委的主體責任在新的《黨政領導干部任用選拔條例》和最近出臺的《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中,也有所體現。今年3月6日,王岐山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提出“要抓住落實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今年要突出問責,查處幾個典型”。
李慶貴,無疑就是被突出的首個典型。“盡管近兩年有一些因‘主體責任’被問責的案例,但如此高調通報追責主體人還是第一次。”在制度反腐專家李永忠看來,這將會成為追究“主體責任”的一個里程碑或者轉折點。
與此次李慶貴被免案不同的是,以往被追責的單位行政級別都不高,基本上集中在縣或者以下,以及黨政機關下屬的事業單位,而且“原生”案件并不都是大案要案。各個地方已經持續一年多的追究“兩個責任”大體都符合這一特征。
追究主體責任的確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今年2月,中紀委就首次通報了8起履行“兩個責任”不力追責典型案件,從中也可以看出追責的范圍和程度。
比如,四川省大竹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明慕因多次組織帶領干部職工并偕妻公款旅游等問題,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魏輝才時任副縣長分管該局工作,履行主體責任不力,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縣林業局紀檢組長廖君履行監督責任不力,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調離紀檢組長崗位。天津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分批派出10人參加未經有關部門審批的出國境學習考察活動,且存在考察費用超預算等問題。該院黨委、紀委履行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不力,院黨委書記李惠英、院長景金星、紀委書記李帥青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院黨委做出深刻檢查。
可以看出,與此次李慶貴被免案不同的是,以往被追責的單位行政級別都不高,基本上集中在縣或者以下,以及黨政機關下屬的事業單位,而且“原生”案件并不都是大案要案。各個地方已經持續1年多的追究“兩個責任”大體都符合這一特征。
據相關媒體統計,包括湖北、河南、廣東在內,目前已有19個省市區相繼有官員因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履行不力被免職。自今年1月起,便有多省市通報關于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的典型案例。4月20日,河北省紀委通報6起;5月18日 ,湖北省黃岡市紀委通報8起;7月2日山西省晉中市紀委通報9起;8月22日,廣東省紀委通報了8起;8月28日湖北英山縣紀委以及江西省撫州市紀委分別通報11起和1起;9月16日,浙江省紀委通報了11起。截止到目前,湖北至少有29名各級官員因“兩個責任”落實不力被免職,湖北省紀委官方數據稱,上半年督促“兩個責任”落實問責340人,成為追究主體責任力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廳級官員因落實主體責任不力被免職的案例也已出現。
梳理這些案件,除了嚴重的腐敗,下級單位違規接受宴請、發放過節費、有價券卡、外出旅游等,上級也可能被揪出“主體責任”。而且,各地執行的自由裁量空間比較大,各地紀檢部門問責的標準和結果大不相同。
在李永忠看來,這種普遍的追究“兩個責任”的方式有利于保持兩年多以來的反腐敗高壓態勢,現在收斂收手已經很明顯了,但主要表現在省部級,地廳級、縣市級、鄉鎮依次較弱,而通過追究“兩個責任”能夠讓下層官場也處在高壓之中。更長遠來看,還是要通過試點,以案例為導向,建立標準。“沒有試點的話,全國普遍追責,就會出現問題,同樣的案件,有的地方負領導責任的官員可能職務都丟掉了,有的地方連個警告都沒有,為什么同樣的主體責任,結果不一樣呢?這樣就無法形成平衡。”李永忠說。
在過去兩年多的追責中,一些地方也開始探索將主體責任具體化。2014年6月,南京市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首推《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辦法(試行)》,列出了反腐的責任清單,給各級黨委布置了10項“主體責任”。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督促檢查、選好管好干部、抓好作風建設、領導和支持查辦案件、深入推進源頭治理、強化權力制約和監督、嚴格責任制考核、加強黨內監督、支持配合上級巡視工作等。2014年8月,海南省委也出臺了《黨委(黨組)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紀委(紀檢組)履行監督責任清單》,明確界定了黨委(黨組)領導班子、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黨委(黨組)其他班子成員、紀委(紀檢組)領導班子、紀委書記(紀檢組長)、紀委(紀檢組)班子成員和其他紀檢監察干部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應當承擔的責任。
在李永忠看來,將主體責任具體化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追究“兩個責任”最終還是要指向科學的權力結構。“如果形成不了科學的權力結構,黨委主體責任就可能停留在紙上、嘴上、墻上,很難長久落實到行動上。黨委的主體責任會因為書記的改變而改變,會因為書記注意力的轉移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