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璐

2014年12月17日,某網站推出自制綜藝節目《奇葩說》。從制作班底到宣傳團隊,該網站大膽采用90后主導節目,并憑借奇葩選手、神級言論、犀利話題使節目人氣急劇飆升。數據顯示,80后、90后觀眾為《奇葩說》貢獻了90%以上的點擊量。
作為一檔純互聯網綜藝節目,《奇葩說》能在短時間內受到大批年輕用戶關注,在互聯網上形成熱烈的討論氛圍,互聯網基因下的內容創新是關鍵?!斑@是不是一個看臉的社會?”“沒有愛了要不要離婚?”——這些極具爭論性的話題加上“奇葩”們的熱辣觀點,讓不少網友調侃:“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奇葩有文化。”辯論過程金句頻出,火藥味十足,偶有潑皮罵街之嫌,看似毫無檔次可言,但節目本身蘊含的有關人才選、育、用、留的邏輯,值得人力資源工作者(以下簡稱“HR”)深入研習。
關鍵詞一:崗位勝任力
與其他選秀節目類似,《奇葩說》也以豐厚的合同契約作為娛樂回饋——最終勝出選手可摘取年薪百萬的該網站首席內容官職位。定位就是崗位標準,不同的定位決定不同的組織形式和評判標準??梢哉f,《奇葩說》對自身的定位非常準確?!笆紫瘍热莨佟笔墙陙韯倓偝霈F在視頻網站公司的一個新鮮職位,該職位主要負責內容策略、內容營銷等事宜,全面負責內容合作、媒資庫、內容監控、內容投資等領域。目前,國內較知名的首席內容官有2012年底上任愛奇藝視頻的馬東,2013年4月上任優酷土豆集團的朱向陽,2014年8月上任樂視網樂視體育的劉建宏。筆者認為,《奇葩說》不同于《職來職往》、《絕對挑戰》等以求職為目標的職業發展類節目,它的重要定位是“綜藝”,作為一檔具有綜藝特質的辯論類節目,挖掘深諳說話之道的人,即“說話達人”才是重點,首席內容官職位只是一個附屬。
定位存在兩個關鍵點,即“說話達人”的崗位勝任力特質是什么?《奇葩說》的定位和組織方式是否能保證對選手勝任力水平的鑒別?對此,節目組也給出了答案:“尋找最機智幽默、最會說話、最有觀點、最具人格魅力的華人,成為下一個脫口秀大神,下一個新銳意見領袖?!?/p>
基于對選手勝任力的清晰定位,馬東、高曉松、
蔡康永三位評委在對選手進行選擇的時候也緊密圍繞定位,直接屏蔽掉不少干擾因素,如長相、學歷、年齡、才藝等。
不同崗位對人的能力素質要求是有差異的,從《奇葩說》的選人標準可以看出,決定崗位勝任與否的是某些關鍵能力素質和個性特質,而非硬性的知識背景或學歷背景,找到關鍵能力,深入挖掘,才能增加人崗匹配的成功率。相較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奇葩說》在人崗匹配方面的嘗試無疑是大膽前衛的。
當前,企業在選人、用人時,應聘者的學歷背景、專業背景、知識結構依然是繞不過去的第一道關卡。這主要源于國家高等教育培養體制的弊端——學生專而不通,可供企業選擇的角度較為單一;同時,崗位勝任力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許多企業對崗位勝任力的內涵及落地辦法缺乏較為深入的研究,致使在員工招聘和選拔時缺乏清晰的標準和尺度。基于此,企業往往只能以學歷、學位等顯性條件作為選用人才的標準,不能做出跨越傳統選人、用人標準的決策。
“崗”的基礎問題解決不了,企業自然無法選到對的人。于是就出現這樣的情況:在人才供應上,企業目前雖已是買方市場,但招聘工作,尤其是招到對的人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難。在人才供應過量的背后,是高等教育資源的屢遭瓜分。教育規?;a品化在提高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同時,也衍生出大量“有學歷沒學問,高學歷低能力”的副產品,企業做出正確用人決策的難度不斷加大。
互聯網時代,傳統標準下的“天才”有可能淪為庸才,而那些極富創新意識、敢于挑戰主流模式,思維活躍、個性獨特的“奇葩”,倒有可能成為適應時代新需要的人才。創新思維能力、大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多線程工作能力、應變能力、抗壓能力等特質,應替代判斷人才的傳統標準,成為當下人才的重要特質。為此,在人才選拔培養中,HR要敢于突破傳統,把人才評判標準從傳統因素轉移到內在勝任力上,深挖崗位勝任力特質,及時調整人才選育方向,進行人才辨識和儲備,才能覓得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二:用人格局
仔細品味《奇葩說》,其管理團隊的“搭配”也是極其精妙的。從勝任能力來看,馬東、高曉松、蔡康永三位評委絕對符合節目需求。馬東曾系央視名嘴,談話節目制作人,其語言亦莊亦諧;高曉松作為國內重量級音樂人之一,嬉笑怒罵皆是文章,旁征博引犀利見長;而蔡康永作為臺灣綜藝節目金牌主持,飽讀詩書,淡定儒雅,兼具專業性與娛樂精神。三人均是能說會道之人。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三位名嘴如何相處?貝爾賓博士的團隊角色理論給出答案:團隊成員必須清楚其他人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如何相互彌補不足,利用個人行為優勢創造和諧團隊,方能提升團隊和個人績效。馬東、高曉松、蔡康永作為意見領袖引領團隊,激發智慧,雖然言來語往,火星四濺,但卻毫無違和感——高曉松犀利,則蔡康永以儒雅補之,而雙方一旦針鋒相對,馬東則審時度勢進行斡旋。如此,三人才演出一番好戲。
當前,不少企業已意識到團隊角色互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進行高管團隊建設時,也會適度考量成員在年齡、性別、專業等方面的科學配置,但大多企業仍是管理者個人強大,少見明星團隊。貝爾賓指出,角色理論不能斷言某個團隊一定成功,但可以預測某個團隊一定失敗。因此,企業無論是對高管團隊還是中層管理人員進行配置,都需要從更深層次的價值觀、性格特質等方面全面考量,做到團隊成員彼此欣賞、互相補臺、凝心聚氣,方能打出流暢的“組合拳”。
《奇葩說》節目在宣傳時強調,這是一檔用“最嚴厲的標準”進行挑選的“嚴肅節目”,雖然選手們腦洞大開的言論讓人難以將之與“嚴肅”相聯系,但評委們的嚴苛以及間或傳遞的價值觀卻極具“家國”情懷。梁植是清華大學優秀博士生之一,具有復合的專業背景和良好的知識結構,在辯論、歌唱、主持等多方面也成績斐然??梢哉f,梁植完全符合《奇葩說》節目對首席內容官這一職務勝任力的預期,但意外的是,因其向評委請教個人職業發展方向問題,遭到高曉松毫不留情的狠批,海選即遭淘汰。對此,高曉松說:“名校是什么?名校是鎮國重器。名校生出來后干什么?名校生應胸懷天下,縱橫四海,改造國家?!钡聦嵣希缃竦拿Ir有憂國憂民之抱負,卻多了不少小情小性的憂思。筆者猜想,清華博士生梁植被淘汰,與能力無關,與胸懷、格局及獨立思考能力有關。
筆者曾與不同行業的國企高管有過深入訪談,在談及職業經理人與企業家的差別時,他們普遍認為,兩者差的是格局、事業心、責任心和使命感。綜合素質決定人的能力,格局和胸懷決定方向。一檔綜藝節目尚且講求選手的格局和器量,企業在人事決策,尤其是企業管理人員決策時,更應將是否具有大格局、能否統帥隊伍作為與能力素質并重的關鍵指標,這在關鍵部門甚至應該成為一票否決指標。
關鍵詞三:績效考核
《奇葩說》的考核評估辦法顛覆了選秀節目高票數取勝的傳統方式,其考核目標明確,既大膽創新,又簡單有效。辯論過程中,雙方選手分坐兩排,辯題拋出后,觀眾即可通過對正反雙方陣容實力的估算進行初判,形成初選分數;進入陳詞和攻辯環節,節目組再對現場跑票情況進行統計,評估主辯手的語言影響力;整場辯論結束后,觀眾進行最終投票。節目組通過對最終投票與目標投票的比對計算出跑票數,確定雙方輸贏,輸方淘汰一名主辯手。不得不說,按跑票數定輸贏的設計看似簡單,其中卻蘊含著不少管理學智慧。這方面內容通過細觀《奇葩說》不難發現:
考核目標清晰?!镀孑庹f》與其他選秀節目不同,它不“看臉”,不挖掘選手的苦情故事,注重的是選手口才與實力的比拼,考核目標是辯論雙方的邏輯思維和語言影響力——比的是“誰更會說話”,誰的思維更“奇葩”。所有的流程、體系都為實現這個考核目標服務。而在企業中,不少企業“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目標或是不夠明確,缺乏區分度,或是不切實際,甚至朝令夕改。
考核內容明確。《奇葩說》上線以來,話題期期精彩,“這是不是一個看臉的社會”、“沒有愛了要不要離婚”等等,讓人不由得想要加入這唇槍舌劍之中。許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表達自己的觀點,以“沒有愛了要不要離婚”這期節目為例,播出后,網友自發形成了不同的輿論陣營。
可見,《奇葩說》考核的是選手在辯論過程中能否吸引觀眾,是否具有綜藝效果,其考核內容非常明確。而現在不少企業在設計考核內容時追求大而全,模糊了考核重點,根本無法清晰地向被考核者傳達考核標準。
考核結果攸關個人利益?!镀孑庹f》對選手進行過程考核,并通過考核結果決定選手去留。在企業中,考核結果是否與獎懲掛鉤,離不開企業負責人的支持,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獎懲體系是其前提。因此,績效考核能否實行科學的獎懲,需要企業管理層的支持,在科學獎懲機制下,能否賦予人力資源部門充分的裁量權,這是考核意義的關鍵所在。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镀孑庹f》還涉及崗位輪換機制、關鍵崗位培養、后備隊伍建設等人力資源專業的思考內容。著名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過:“沒有什么決策比人事決策更難做出,影響更為深遠。”其實,無論是選秀節目的制作,還是企業人才的選、育、用、留,唯有標準明確、邏輯嚴謹、方法革新、包容異見,營造積極、民主的組織氛圍,員工方能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 ?責編/張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