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碧華

去年10月31日,浙江省金華市市長發表了致全市人民的公開信,公開征集“金華市2015年十大民生實事”。
一年前,同樣的情形在金華上演,最終確定了“金華2014年十大民生實事”,治水居首位。
如今,一年過去了,金華治水成效如何?
民生實事首位
浙江因水而得名,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但作為沿海發達地區,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浙江水環境已不堪重負。
正基于此,浙江省委第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為突破口倒逼轉型升級。
地處浙江中部地區的金華,是錢塘江、甌江、椒江源頭,下游幾千萬老百姓喝的是金華水,用的也是金華水。
2013年,金華就強勢推進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關停、淘汰了84家電鍍、印染、造紙、化工等重污染和高耗能企業。
時任浦江縣環保局局長的樓真安曾向記者表示,該縣關停、取締了1.4萬家水晶加工戶,淘汰水晶設備7.2萬臺。鐵腕治理之下,浦陽江水從污濁漸回清澈,如今成了浙江治水的“樣本”。
但這些顯然只是開始。按照當時的表述,金華將水環境治理列入2014年該市十大民生實事的首位,目標就是徹底消滅垃圾河,有效治理黑河和臭河。
此外,金華還將實施城市供水水庫水面保潔5萬畝,農村河道綜合整治471公里,河道保潔基本實現全覆蓋,6家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排放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類標準,全市污水改造320公里……
全員治水
2014年7月,一場別開生面的游泳接力賽在浦陽江翠湖段舉行,該縣多個部門共140余人紛紛躍入江水中游泳,107.5米的距離讓參賽隊員直呼“過癮”。
兩年前,下去游泳可能是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翱粗蛺盒?。”一參賽隊員說。
當時,這里還是城市一個不起眼的死角,像臭水溝一樣的城鄉接合部:湖兩岸聚集著1400多家低矮的廢舊塑料和水晶玻璃加工作坊,加之畜禽養殖場的養殖業污水和村民的生活污水,交匯成了有名的“牛奶湖”,名字與翠湖一樣頗具詩意,但場景“不堪入目”。
同樣,金華市婺城區新獅街道唐村,一口前幾個月命名為“聚心塘”的村中池塘成了當地村民茶余飯后閑聊的話題,一畝見方的池塘內碧水清澈。
村支書陳建忠說:“以前,它就像個垃圾池,水流不通暢,到處是污水雜物?!被蛟S他本人都沒想到,多年來讓村民“敬而遠之”的地方,如今卻成了散步閑聊的去處。在陳建忠看來,這些得益于“村企聯建、治水護水”活動。
農村治污水,最難在資金。為破解這個矛盾,金華從“共”上著手,在“治”上發力,通過“千企聯千村、黨建助治水”等活動載體,引導100個實力強、效益優、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與10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進行結對,共同開展“五水共治”,打破原先僅依靠政府單打獨斗的工作模式,借力企業形成全員化治水局面。
婺城區白龍橋鎮王路蕩村,區里龍頭企業——萬里揚集團與村子結對,出資10余萬元支持該村泥潭清理整修;在金東區赤松鎮,金華城隆工具有限公司率先行動起來,不僅包干庫區內的水環境保潔,還對水庫下游的2.5公里河道環境衛生進行認領包干……
基于解決資金難題的村企共建治水,在金華可謂遍地開花。當然,這只是治水的方式之一。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發出“五水共治”動員令后,金華第一時間成立由書記、市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以及市委副書記掛帥的治水辦,并抽調機關骨干力量50人集中辦公,第一時間創建全省首個“一表六圖”作戰指揮室。
為把這項工作做好,金華市委組織部制定出臺了12項舉措,其中就包括抽調干部到治水前線,并建立相應的問責機制。表現突出的干部及時提拔使用,對治水無力、實績不佳的干部進行約談和問責。
在重拳整治污染源方面,金華采取“哪個部門處理快就叫哪個部門上,哪條法規最給力就用哪條法規套,哪種處罰手段重就用哪種手段來”的方法,對偷排漏排、屢查屢犯的企業,一律關停,并實施“行政、民事、刑事”三責并追。
按照問題到點、時間到周的要求,一月一推進,一周一刷新,環環緊扣,金華相繼召開了全市“河長制”工作現場會、農村生活污水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現場會、垃圾河治理大會戰動員大會、消滅黑臭河攻堅戰現場會、“河長制”暨黑臭河整治現場推進會、“清三河”工作推進會等6次大會,且書記、市長親自到會部署。
2014年,金華共投入項目建設資金285億元,用于新(擴)建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等。同時,該市堅持水岸同治、以治促轉,其中印染、造紙、化工、制革等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任務完成率100%,整治提升293家,淘汰關閉56家。在治砂清水行動中,徹底取締不符合規定的企業516家。
數據或許更有說服力。2014年1月至10月,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首次實現了市、縣二級流域考核全部在合格以上。
治水不平衡
金華治水成效顯然有目共睹,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贊揚。但另一方面還存在不平衡的問題,有些地方或企業仍對環境問題置若罔聞。比如,金華轄區蘭溪市女埠工業園區的蘭溪市鑫力五金公司,是一家典型的電鍍企業。業內人士表示,電鍍企業產生的污水量大且難處理,一些企業為節省成本通常不處理或僅是簡單處理,污染嚴重。
2013年5月23日,金華市環保局依據金華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編制的《蘭溪市鑫力五金有限公司異地搬遷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和蘭溪市環保局的項目初審意見,給予了批復。
按照批復要求,項目建成,投入試生產3個月內向金華市環保局申請環保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產。該企業自2013年10月份開始試生產,截至目前,一年多過去了,仍未獲得驗收,但車間照常生產。
期間企業又因超容積被舉報。媒體報道顯示,2014年6月,浙江省金華市環境監察支隊聯合蘭溪市環境監察大隊,到蘭溪鑫力五金有限公司就群眾舉報反映的超容積問題進行檢查。最后查實,審批為169.9立方米,超出60立方米。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表示,企業超過試生產規定期限,如沒有驗收,也沒有申請延期,就是違法行為,當地環保部門涉嫌不作為甚至瀆職。針對此類問題,金華市環保局主要領導坦言,金華治水還存在不平衡的問題,僅環保部門推動力度遠遠不夠,個別地方現場情況與匯報材料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