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臺球神童,如今已經悄然完成從男孩到男人的完美蛻變……

眼下,斯諾克世錦賽激戰(zhàn)正酣。當丁俊暉第11次踏上克魯斯堡的征程時,外界突然發(fā)現(xiàn),曾經的臺球神童已蛻變成一位日漸沉穩(wěn)的“臺球大師”——在經歷了太多的失敗、挫折、淚水和質疑之后,他已逐漸學會了平心靜氣,學會了更為專業(yè)、更為職業(yè)的打球生活。

從任情男孩到穩(wěn)重男人,境界的提升,內心的歷練,令曾經難以逾越的“克魯斯堡魔咒”不再成為他的“心魔”,于是在今年的世錦賽上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丁俊暉。
臺球人生,幾經起伏
4月26日,在2015年世界斯諾克錦標賽上,丁俊暉從1∶5落后,到9∶7反超,再到13∶9獲勝,賽前似乎并不被外界看好的丁俊暉經受住了長局制的考驗,以漂亮的三級跳,將“長局大師”希金斯斬于馬下。
身為四屆世錦賽冠軍得主,希金斯被公認為斯諾克臺壇成就最高的巨星之一。奧沙利文曾在多個場合聲稱,希金斯是他唯一畏懼的對手。長期以來,他與奧沙利文聯(lián)手,在世錦賽馬拉松式的賽程中把持著克魯斯堡圣殿的權柄。相比之下,丁俊暉雖然有11個國際排名賽冠軍入賬,但在克魯斯堡、在世錦賽上,他無疑是稚嫩的。
“我還沒適應克魯斯堡的長局賽制”,數(shù)年前,丁俊暉在多個場合接受采訪時,談及自己在克魯斯堡面臨的困境,都曾給出了相同的無奈答案。在與希金斯交戰(zhàn)前,丁俊暉的前景一度頗令人擔憂。因為本賽季他曾陷入罕見低谷,今年頭三個月的六次“一輪游”依然讓人記憶猶新。因此,丁俊暉能否在“戰(zhàn)術大師”兼“長局大師”希金斯面前幸存下來,成為賽前的一大懸疑。再加上本賽季狀態(tài)一度過度低迷,球迷已習慣不再對他寄予太高的期望。然而,讓人驚喜的是,這一次丁俊暉卻在沉默中爆發(fā)了——不可思議地戰(zhàn)勝自己的“苦手”希金斯,顯示其在一定程度上已然適應了克魯斯堡的長局制,已然融入到世錦賽奪冠的節(jié)奏之中……
10年前,丁俊暉在首屆中國公開賽上一戰(zhàn)成名,18歲的臺球神童把斯諾克這項運動展示在國人面前,是突如其來的榮譽,財富?還是鮮花、掌聲?小丁顯得很不適應,本來平靜的內心世界一下子波瀾起伏,隨之而來的是曾經無比耀眼的成績卻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黯去……低谷、質疑、任性,他承受著比這個年紀更多的負擔和壓力。直到學會平心靜氣,學會更職業(yè)地打球和生活,丁俊暉的臺球世界終于灑滿陽光,且不說他能否奪取世界冠軍,至少在2015年在春暖花開之際,在萬眾矚目的斯諾克世錦賽上,如今的丁俊暉已經悄然完成從男孩到男人的優(yōu)雅轉身。
時光倒流10年,那時中國的臺球迷不及現(xiàn)在的十分之一,那時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叫出丁俊暉的名字,即便這個斯諾克少年已有兩年旅英經歷,即便他已經在排名賽上戰(zhàn)勝過懷特、達赫迪。為了打好中國公開賽,丁家父子先是回到自己從小練球的東莞,隨后來到北京,丁俊暉和父親一直潛心準備著他們并不知道能夠改變命運的中國公開賽。為了離賽場近,父子倆就住在當時海淀體育館院子里的一家招待所里,每天在回龍觀的一家俱樂部里練球,進進出出,沒人知道這個拿著球桿的小伙子是誰,而丁俊暉除了和父親以及相熟的朋友,幾乎無話。那時候,最火的當數(shù)亨得利,許多球迷包括記者更多是去一睹臺球皇帝的風采。持外卡參賽的中國球員不在少數(shù),丁俊暉并未受到任何優(yōu)待,直到他一路擊敗馬克·戴維斯、艾伯頓、賓漢姆和傅家俊、達赫迪,最終和史蒂芬·亨得利會師決賽,人們才恍然意識到——中國出了一個“臺球神童”。
“2005年4月3日,我在自己祖國的首都奪得了自己第一個斯諾克職業(yè)排名賽的冠軍,這對我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不過,這肯定不會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也許,用不了多久它就不是了……”這是丁俊暉談及自己成長經歷時的一句真情告白,“沒有我的爸爸就沒有我;沒有我爸爸的前半生艱苦的經歷和對我的教育,就不會有我今天在臺球事業(yè)上取得的一個又一個冠軍。他不僅給了我生命,更用他的雙手和智慧為我踏上自己人生的旅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很多取得成功的人一樣,父親的言傳身教對丁俊暉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對于他來說,父親更像是一個18年來始終陪伴左右的良師益友。
“內心強大如李昌鎬、面部表情酷似亨得利、出桿節(jié)奏如同‘火箭’、自信性格就像喬丹,他就是中國乃至整個亞洲臺球界的神童!”當時無數(shù)媒體把贊美送給了小丁。

“我的成功是自己不斷努力的結果,我不是神童,何況我已經18歲了。”奪冠后的丁俊暉一再強調自己的成熟和年齡,或許這是那個年紀的男孩共同想法,不想再被人看作是孩子,可是那時的小丁舉手投足依然孩子氣十足:“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超越亨得利,也能像他那樣拿到世錦賽冠軍。”
丁俊暉與臺球的不解之緣源于他對臺球發(fā)自內心的愛,就像他自己說的,臺球深深吸引著他,他天生屬于臺球。但讓丁俊暉決心以臺球作為終身奮斗的事業(yè),卻是現(xiàn)實的生計困擾。東莞一家臺球廳的老板曾對丁俊暉說:“我是有了錢才來打球,你是為了錢才來打球。”應該說,正是從那一刻起,與父親無話不談的丁俊暉卻把一個秘密埋藏在心底:有朝一日,要靠打球賺錢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自中國公開賽之后,丁俊暉快速躥紅,也讓外界給予他更多的期待和關注。然而,小丁自己沒有想到的是,隨后的幾年他很快從眾星捧月的云端滑落到人生低谷。在8年前的溫布利大師賽決賽中,面對自己曾經的偶像奧沙利文,丁俊暉被對手打得落花流水,當最終比分定格為3∶10時,電視的直播畫面也定格在丁俊暉流著眼淚的面龐上,20歲的小丁俊暉哭得像個孩子一樣,32歲的奧沙利文拍拍他的頭,摟著他的肩膀走進了休息室……在地球的另一端,丁俊暉的父母正坐在上海的家中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看到兒子的淚水,爸爸丁文鈞爽朗地笑了起來:“兒子不高興了,不過奧沙利文人不錯的,安慰小暉,也讓現(xiàn)場觀眾不要再喝倒彩了。”而媽媽陳習娟則紅著眼睛倒苦水:“現(xiàn)場觀眾在挑釁小暉,他們怎么能這樣,英國球員來中國打比賽我們都很尊重他們的。”隨后丁媽媽給兒子發(fā)去短信:“沒有關系,從頭再來。”而遠在英國的丁俊暉則是一夜無眠,他想不通自己為什么會一敗涂地:“我連續(xù)拿了三次排名賽冠軍,之前還轟出一桿147,我覺得自己大師賽奪冠沒什么問題,可結果為什么會這樣?”
隨后幾年,小丁的狀態(tài)一直是起起伏伏,盡管偶有亮點,可是每逢世界臺球界影響力最大、含金量最高、最受關注的世界錦標賽時,小丁幾乎每一次都表現(xiàn)得很失常。對于丁俊暉的致命弱點,世界臺球皇帝亨得利曾經一語中的——對斯諾克比賽的專注度不夠,注意力無法持久保持,所以在長局制的世錦賽始終戰(zhàn)績平平,短局制的普通比賽則是大起大落。對此,有評論者指出,丁似乎缺少多姿多彩的愛好,以及虔誠恪守的信仰,坦白地說,他并非一個有趣,有品,有魅力的球員。如果沒有斯諾克,丁俊暉就是一個不愛讀書的普通宅男。就連奧沙利文也毫不掩飾自己找心理醫(yī)生的經歷,始終無法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丁俊暉,其實也很有請心理咨詢師的必要。針對丁俊暉大腦易短路,肌肉易緊張的特點,為了達到內心的平和,學學書法繪畫、養(yǎng)養(yǎng)花草魚蟲,開闊一下心胸,陶冶一下情操,都應該有所裨益。功夫在詩外,沒有生活里的修行,也就難有球場上的更大作為。
面對思想上的包袱、輿論上的壓力,性格較為內向的小丁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臺球人生……
境界升華,夢想啟航
毋庸置疑,丁俊暉的成長史與他的球路一樣詭異,他是父母望子成龍的朦朧動機的一件神奇試驗品,還是一筆“膽大妄為”的風險投資的巨額回報?人生最初的18年,走進封閉的環(huán)境,面對枯燥的球臺,單調的練習,幾乎無人關心。一戰(zhàn)成名后,光環(huán)、名校、追捧,爭相而至。如同父母的期待一樣,丁俊暉終于感受到了幾乎是一夜暴富的強大落差。
比小丁年長兩歲的墨爾本擊球機器羅伯特森說:“我打球不是為了掙錢!”僅因為這一點,在比賽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羅伯特森可愛、從容、激情的一面。然而,與羅伯特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丁俊暉打球的初衷卻是為了“掙錢改變命運”。掙錢無可厚非,可是為了錢去打球,這本身就令小暉的骨子里缺少了一份激情和熱愛。如今,當小暉打球掙的錢越來越多時,錢對他來說已經不再像以往那么重要時,他還會迸發(fā)出最初那樣的動力嗎?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在小丁一戰(zhàn)成名之后,他思想狀態(tài)一度經歷了長時間的迷茫和痛苦的掙扎。
可喜的是,近幾年在痛定思痛之后,小丁逐漸學習了克制和隱忍,他逐漸明白了斯諾克運動的真諦,打球多了一份從容和沉穩(wěn),面對記者的采訪他不再排斥和躲避,話也多了起來。于是,你越來越多發(fā)現(xiàn)這樣的“丁式幽默”——他在世錦賽賽場上會擊完球后摸摸自己的頭頂,向觀眾示意自己身高不足夠來擊打這個球;當主持人讓他用三個詞形容希金斯時,他說了“認真”、“隨和”,又機智地補充一句“蘇格蘭人”。面對記者關于他性格過于內向的追問,小丁敞開心扉侃侃而談:“我好玩著呢!只是以前大家不知道我這一面,現(xiàn)在我整個人狀態(tài)放松了,對別人也沒有太強的戒備。”
隨著年齡的增長,整個人的思想和精神狀態(tài)放松下來之后,丁俊暉逐漸懂得如何去處理好打球和生活的關系。而正在這個時候,一個叫張元元的山東女孩恰到好處地出現(xiàn)在了丁俊暉的生命中,這個賢惠能干的姑娘逐漸替代了丁媽媽在英國照顧丁俊暉的責任。兩個人在英國一起看房買房、布置裝修,這是丁俊暉想象過的最好的生活:“練完球我們一起去散步,休息的時候一起去挑沙發(fā)、特別簡單、特別平靜,日子愜意而舒心。”在英國漂了十來年,丁俊暉終于有了“家”的感覺:“現(xiàn)在每天練完球回家,就像一個正常人過家庭生活,不像以前,只有自己,只有斯諾克,我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這個世界上一個普通的正常人,這是我一直想要的。”
有了愛的滋養(yǎng),有了家的歸宿,丁俊暉不再是那個虎頭虎腦的青澀男孩,他有愛人、有朋友,有生活、有事業(yè),他可以用流利的英文接受外國記者的采訪,他可以隨心所欲地和英國球員開著玩笑,他開車新手上路、當一個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司機,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澆澆花看著它們燦爛綻放,打球之余饒有興致陪同女友在網上看中國好聲音……
或許,這才是一個正常球員、一個正常男人應該擁有的生活。
丁俊暉自幼閉門練球磨礪的基本功異常扎實,他缺的是一顆平和之心。如今,當他尋找到生活和打球的樂趣時,他的成功便不期而至。去年,或許就連丁俊暉自己也沒有想到這是屬于“丁俊暉的賽季”。在PTC總決賽奪冠后,丁俊暉就已經顯示出不同于以往的霸氣,他說這是因為“開始把贏球當做一種常態(tài),人自信了,別人就會怵你”。
用小丁的話說,現(xiàn)在的他與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更專注臺球。去年,有報道稱丁俊暉現(xiàn)在的商業(yè)代言不低于800萬,丁俊暉看到后通過微博機智而不失幽默地進行了回應:打球容易,代言不易,且打且珍惜。其實,對于金錢,如今的丁俊暉似乎并不特別在意。今年3月中旬,國內一家專業(yè)權威媒體公布了2014年度中國體壇財富榜。李娜以8000萬元位居2014年中國體壇收入榜首,而林丹連續(xù)兩年以3000萬元的年收入位居次席。最令人意外的落選人則是去年曾排名斯諾克世界第一的丁俊暉。在此前兩年的榜單中,丁俊暉分別以年收入1000萬元和1100萬元入圍。去年他雖然獲得了世界第一的排名,可是比賽獎金卻并不多,僅是前年的一半左右。再加上與贊助商蒙牛、勞士頓結束合約后,丁俊暉僅簽下一個新贊助商,在商業(yè)收入上也未能有太多的提升。
丁俊暉經紀團隊工作人員告訴筆者,除了比賽獎金收入下降外,其實丁俊暉對于商業(yè)收入并沒有太多的追求,“他的心思主要在打球上,所以并不會太多考慮商業(yè)收入,也沒有在商業(yè)市場拓展的野心。他屬于隨遇而安的人,現(xiàn)在對金錢看得并不重。”他舉了個例子,“在斯諾克圈子里,會有很多小型的商業(yè)走穴活動,亮個相站個臺,少的有二三十萬元的收入,多的有近百萬收入,但丁俊暉基本都不接,因為他并不在意這些。”
可見,由于心態(tài)的轉變,加上對比賽的更為專注,讓年近而立之年的小丁悄完成了從男孩到男人的華麗轉身。他擁有自己的事業(yè),擁有自己的生活,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由于丁俊暉個人的成功,這讓臺球運動在短短數(shù)年里成為了中國第一普及運動。體育評論員楊華認為,如果從對各自項目的參與度貢獻來說,因李娜而打網球,因劉翔而練跨欄,因孫楊而學游泳的人數(shù),肯定遠遠不及因丁俊暉而熱衷臺球的人多。大概只有姚明之于籃球能與丁俊暉之于臺球媲美,可實際上國內新成長的籃球愛好者,大部分并不以姚明為偶像,是科比、詹姆斯等一大批NBA其他球星征服了他們。盡管臺球沒有足、籃球那么高端大氣,沒有乒乓球那么根正苗紅,但它卻成為最接地氣的運動,在國內任何一個人口稍稍聚集的地方幾乎都有它的存在,臺球廳是唯一能遍地開花抗衡網吧的娛樂場所。中國有10萬到15萬正規(guī)臺球廳,6500萬臺球人口,每年打臺球的消費在100億元左右,丁俊暉的電視轉播不止一次觀看人數(shù)破億。如今,“丁俊暉經濟”正在持續(xù)蔓延,臺球不再被視為“小流氓”的游戲,這是一項與幾何學息息相關的競技,不少臺球廳墻壁貼滿丁俊暉的海報,而家長們也因丁俊暉的成功正在漸漸改變對臺球的看法。
因為丁俊暉,國際臺聯(lián)把一半的排名賽放在中國舉辦;因為丁俊暉,中國的臺球廳數(shù)量每年都在劇增。如今,新科世界第一丁俊暉再次迎來提升個人成績和人格魅力的最佳時機——克魯斯堡,這座世界聞名的英格蘭大劇院,曾見證了老一代球王雷·里爾頓、約翰·斯賓塞最后的輝煌,見證了傳奇人物弗雷德·戴維斯70歲高齡的謝幕演出,見證了年輕的史蒂夫·戴維斯再次奪冠后的沖天一跳,見證希金斯、奧沙利文高高舉起一座又一座金杯,如今它會否見證來自古老東方的一位傳奇球王的誕生……其實,28歲的丁俊暉,夢想才剛剛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