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約兩年前,創業圈有這么一個段子:某個創業公司的初期市場很成功,獲得了某機構的天使投資的巨額投資,創業者十分高興地給整個團隊配置了全套的Apple設備。再然后,整個產品就沒有然后了。
被錢燒死的死法對于目前創業企業來說已經屬于低端,隨著創業氛圍的濃厚,創業者自身和投資人的成長,被錢燒死已經不能滿足花樣作死的需求。在創業這條披荊斬棘的路上,還有更多其他不同的死法。
“創業時風風火火,引起一片漣漪;倒下去悄無聲息,不帶走一片彩云。”在創業路上,有哪些企業放棄了治療呢?
忽悠改變不了這個世界
小米手機改變了傳統的市場營銷模式,把引進而來的饑餓營銷發揚得淋漓盡致,得到了不少粉絲的追捧,也為自己贏得了不菲的商業利益;魅族隨后緊急跟風,撇下一紙空文,引得網上滔滔大論,營銷頓時變得索然無味。
如今,市場上的各類營方式式在各種“奇思妙想”下迅猛發展,為了博得消費者的眼球,商家們無所不用其極。無論是500萬元買來《食神》原型的牛腩秘方,還是開豪車送煎餅,亦或者將自己包裝成“女神”,如果沒有扎扎實實的功底以及能讓消費者滿意和忠誠的產品,談一切都是枉然。這個世界并不是靠忽悠就能改變的,好好干,才能興邦。記住,當你一度的跟隨被定位時,企業的落寞也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