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劉綺黎
汽車智能輔助駕駛技術
對于尋求開發(fā)全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制造商來說,目前它們所面臨的技術挑戰(zhàn)包括開發(fā)成本較低但卻穩(wěn)定可靠的傳感器,這種傳感器能“環(huán)視”車輛周邊情況,并引導汽車在路上行駛?,F在汽車市場的發(fā)展形勢是,越來越多的汽車已經開始提供某些可自動駕駛功能的技術。不少無人駕駛必須用到的駕駛輔助技術在目前的很多量產車中已經成為現實,把它們匯總起來,已經有了無人駕駛的雛形。這里列舉幾項最常見,甚至成為標準配置的技術,你都知道嗎?

無人駕駛技術的歷史進程
凱迪拉克的自動啟動系統(tǒng)意味著駕駛人不再用手動曲柄啟動汽車。
奧茲莫比爾公司推出了第一個自動變速系統(tǒng)。
克萊斯勒推出第一款油壓轉向系統(tǒng)。
克萊斯勒的巡航控制系統(tǒng)使得駕駛人不用再時時注意行駛速度。
克萊斯勒Imperial首先配備防抱死剎車系統(tǒng)。
部分豐田車配備基于雷達的自適應巡航控制,可與前車自動保持安全駕駛距離。
豐田推出Night View(夜視),一款車內監(jiān)視器,可顯示前方道路的近紅外圖像,凸顯障礙。
梅賽德斯推出Pre- Safe系統(tǒng),采用感應器預測迫在眉睫的撞擊,采取各種防范措施。
英菲尼迪(日本豪華車品牌)推出第一款“離開車道”警示系統(tǒng),在車駛離車道時提醒駕駛人。
沃爾沃推出第一款盲點警報系統(tǒng),當有車進入駕駛人盲點時就會發(fā)出警報。
雷克薩斯(豐田旗下高檔品牌)推出相機-聲吶輔助的平行泊車系統(tǒng)。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Tartan車隊贏得美國國防部的自動汽車比賽大獎。
梅賽德斯引進Attention Assit,在駕駛人顯露疲勞征兆時發(fā)出警告。
沃爾沃推出行人監(jiān)測系統(tǒng)。
奧迪無人駕駛自動汽車TTS行駛12 .42公里,抵達落基山派克峰頂。
7輛車組成的Google無人駕駛汽車車隊開始在加州道路上試行。
梅賽德斯F800 Style概念車展示賽車助手,一款低速適應巡航控制系統(tǒng)。
中國國防科技大學創(chuàng)造的一輛無人駕駛汽車行駛近300公里,從長沙開至武漢。
通用汽車公司的阿蘭·陶伯估計,這一年自動駕駛系統(tǒng)將成為汽車標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