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時代》4月27日
美國《時代》周刊推出了2015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榜單,和往年一樣,這100人被分為巨頭(Titans)、先驅者(Pioneers)、領導人(Leaders)、藝術家(Artists)和偶像(Icons)5個部分。巨頭包括蘋果CEO庫克、小米創始人雷軍、YouTube CEO蘇珊·沃西基、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LinkedIn聯合創始人里德·霍夫曼。先驅包括對抗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學家帕爾迪斯·薩貝提、女權倡導者、英國演員艾瑪·沃森。領導人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奧巴馬、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以及無國界醫生組織負責人、加拿大華人廖滿嫦。藝術家包括服裝設計師王大仁和戴安娜·弗斯汀堡、美國演員布拉德利·庫珀、美劇《傲骨賢妻》的主演朱莉安娜·瑪格里斯。偶像則有美國鄉村歌后泰勒·斯威夫特、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羅馬教皇方濟各以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等。
王朝
【英】《經濟學人》4月18日
2016年的美國大選最終很可能在民主黨的希拉里·克林頓和共和黨的杰布·布什之間展開,很多人擔心美國會因此走向世襲政治。事實上,政治和經濟權力日益集中在少數家族手中,這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日本、韓國、菲律賓和孟加拉國的領導人也都是“官二代”,歐洲也是如此,57%的英國議會議員是前任或現任議員的親戚;在商業領域,全球90%的企業都是由某個家族管理或控制的。政治王朝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品牌效應和名氣,商業王朝則是因為家族企業更傾向于進行長遠投資,能避免急功近利的行為。如何確保這種權力的行使是向善的?秘密就在于競爭和規管。市場經濟體系、曠日持久的選舉、對政治獻金的規管,以及超高的遺產稅,都將裙帶關系的害處降到了最低。
君特·格拉斯 (1927-2015)
【德】《明鏡》4月18日
4月13日,二戰后最著名的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呂貝克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7歲。一提到他,人們就會想起他于1965年完成的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品《鐵皮鼓》,它與格拉斯另外兩部作品《貓與老鼠》、《狗年月》一起被稱為但澤三部曲。格拉斯也因《鐵皮鼓》榮獲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與其文學作品一樣令人難忘的是格拉斯的政治熱情,他曾兩次自費為德國社會民主黨助選,是一個活躍的社會運動家。兩德統一前夕,格拉斯仍態度鮮明地反對國家統一,因為在他看來歷史上統一的德國只給德國人民帶來了災難。格拉斯的一生充滿爭議,一些人指責其文學作品中充斥著大量的色情描寫,其部分作品也被文學批評家認為過于政治化。2006年他在《剝洋蔥》這本自傳中披露自己曾是黨衛隊成員,引起輿論嘩然,然而他對于自己這段歷史始終不愿多提。
“弒父”事件始末
【法】《快報周刊》4月15日
4月9日,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現任主席瑪琳娜·勒龐公開指責其父言論不當,要求老勒龐放棄參加今年12月在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地區的地方議會主席競選,并宣布啟動黨內紀律審查程序,對其進行調查。這次事件的起因是,現年86歲的國民陣線終身榮譽主席讓-瑪麗·勒龐在最近兩次接受媒體采訪時,發表了反猶太極右言論,為二戰時期的維希傀儡政府辯解。勒龐父女在種族和納粹問題上,向來存在分歧。自2011年擔任黨主席以來,瑪琳娜一直尋求改造國民陣線形象,使國民陣線擺脫種族主義和反猶主義的色彩,努力將其打造為一個更溫和的政黨。此次,老勒龐激怒了包括瑪琳娜在內的國民陣線眾多黨員,為表明政治立場,瑪琳娜不得不大義滅親,極力劃清與父親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