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加入SDR的懸念終于在2015年11月30日有了結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SDR貨幣籃子相應擴大至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5種貨幣,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超過了日元和英鎊,新的SDR籃子將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
人民幣成功“入籃”,成為世界性貨幣,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里程碑。作為第一個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加入SDR貨幣籃子,這是對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成果的肯定,也意味著國際社會對中國在國際經濟金融舞臺上發揮積極作用有更多期許。作為2015年重大的經濟事件,人民幣加入SDR的新聞攻占了外媒的頭條區,認為這是中國尋求全球經濟話語權的勝利,提升了人民幣的國際信譽,創造了歷史。
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時強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的目標是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新興市場國家是支撐全球經濟新增長部分的重要力量。中國頂住經濟下行壓力,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6.9%,提前完成1000萬人的就業目標,全年仍可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仍處在全球增長最高位并保持今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30%以上。
“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世事如棋局,善弈者謀勢。10月29日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重申了“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的堅定決心,勾勒出“對外開放的力度將會越來越大”的具體路徑。從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到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頂層設計,再到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制度性話語權的目標要求,開放發展的理念與部署,體現著黨中央對發展大勢的深刻把握,彰顯了立足國內、放眼全球的寬廣視野和長遠謀劃。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通過開放型經濟走向全球經濟的中心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中國經濟的各方面將與“開放”緊密相連,全球資源會被“請進來”,到中國參與配置,而中國也將“走出去”參與全球資源配置。中國三十多年的飛速發展,得益于開放,一個開放的中國,對世界的經濟發展也是重大利好。
開放是與世界互聯互動、互學互鑒的共同事業。中國的開放體現在多個層面,既積極利用外資,也積極投資國外;既主動參加國際機構,也主動參與制定相關規則;既有著眼全局的戰略擘畫,更兼具“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的國際視野。以金融業改革開放作為“先手棋”的意義不容小覷,其對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及中國金融改革開放,乃至中國經濟改革的進程都將具有深遠影響。實踐“十三五”規劃的中國發展圖景,必須把握好經濟全球化的大勢,而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等是此中的關鍵環節,是挖掘各方利益匯合點,共創互利共贏新局面的大事業、大文章。
“浩淼行無極,揚帆但信風。”當今世界,誰也不能成為孤島,互相開放、互通有無,才能產生1+1>2的效果。中國開放大勢如百川入海不可阻擋,中國也永遠向世界敞開懷抱。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讓全體中國人享受發展成果,并推動世界更加公平和繁榮,這正是開放發展的深層內涵。
在開放中同頻共振,在發展中風雨同行。
中國,世界有你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