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尼斯世界紀錄以其非凡的影響力席卷了全球,同時也成就了一個異常成功的商業鏈條。
10月26日下午,吉尼斯世界紀錄官方發布聲明稱,10月22日在揚州舉行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大份炒飯”挑戰賽,因存在浪費情況,挑戰無效。僅僅半個月后,11月7日上午,18441人在河北香河跳起改編版的廣場舞《控煙小蘋果》,創造世界最大規模排舞紀錄,打破2007年美國亞特蘭大17200人的最大規模編排舞紀錄,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誕生。
不可否認,世界人民都對“最”的紀錄抱有極高的好奇和熱枕。《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問世60年來,不斷有新紀錄產生和舊紀錄被刷新,讓吉尼斯成了“世界之最”的權威代表。吉尼斯世界紀錄以其非凡的影響力席卷了全球,同時也成就了一個異常成功的商業鏈條。
紀錄誕生
“世界上飛得最快的野鳥是什么鳥?”1951年,愛爾蘭吉尼斯啤酒公司的經理休·畢弗爵士在一次打獵中錯失了一只野鳥,心中忿忿的他為了挽回顏面,與同伴們一路爭論“什么野鳥飛得最快”的問題,但眾人爭來爭去卻對答案毫無頭緒。由于當時參考資料并不足以回答這個問題,這促使畢弗想出版一本記載世界之最的書。
畢弗邀請熱愛記錄各種“之最”的麥維特兄弟編寫的第一版《吉尼斯紀錄冊》只印了1000冊,意外的是這些書居然被讀者瘋搶而空。于是1954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出版公司在英國倫敦成立,一年后的8月27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第一次正式出版上市。剛剛出版的紀錄大全迅速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成為了當時的暢銷書。這本共197頁的《吉尼斯紀錄大全》中記錄了約4000條世界紀錄,內容以獵奇、趣味為主,涉及范圍極廣,但有一條絕不能違背的原則,那就是紀錄一定是真實可信的。此后,《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每年都會修訂充實新的內容,它已經被翻譯成37種語言,在100多個國家出版。
圖書作為吉尼斯最古老的產業項目,至今還保持一項屬于自己的世界之最:《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每年賣出逾30萬本,累計銷量已達1.3億冊,是世界上最暢銷的主題圖書。若以每本書28.95美元的單價,一年350萬冊的銷量計算,只此一項收入就超過1億美元。較之于大公司動輒數十億美元的年營收額,這個收入看似并不大。但就單一主題圖書銷量而言,基于簡單認證而衍生商業模式的吉尼斯堪稱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小公司。
生財之道
隨著《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在全球大受歡迎,吉尼斯世界紀錄有限公司從單純的收集紀錄,轉而向認證發展,吉尼斯紀錄認證部專門給那些創造紀錄的人們頒發證書。當然,他們表示,會盡最大努力保證每一個吉尼斯世界紀錄都是準確和合適的以及審核人員在工作的時候都不帶偏見、公正誠實。
吉尼斯世界紀錄對于申請對象有嚴格要求,所有紀錄挑戰者或團體必須登錄吉尼斯世界紀錄官方網站提交申請,同時申請者必須遵從整套官方指導守則后才會被確認挑戰資格。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網站,可以看到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挑戰。在探索紀錄挑戰頁面中,可以看到動物、人體、尺寸、速度、運動強度、饕餮、非比尋常、大規模參與等挑戰項目。
網站上顯示的吉尼斯申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免費的,多面向個人,可以通過其官方網站的提示一步步申請,但回復至少要等上12周。半個多世紀以來,吉尼斯秉承著嚴謹的態度,講究“證據”,不資助紀錄創造者,也不收取費用或發放獎金。
另一種則是商務合作。申請者多數是以團體或公司的身份進行聯系,吉尼斯公司就會隨時提供挑戰紀錄的想法和活動創意。
這個略帶商業色彩的記錄方式讓吉尼斯成為了世界紀錄的解決方案提供商。一個想要擴大宣傳卻又不知道怎么做的企業,吉尼斯可提供一種方式,用新奇的方式獲得一項世界紀錄,然后吸引媒體報道。為最大程度上覆蓋不同群體,吉尼斯還針對著名品牌、旅游勝地、地方政府以及機構,為其量身打造了定制版《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其中4頁篇幅專門介紹企業,方便紀錄保持者將其作為禮品贈送客戶、員工或親友。
然而挑戰者本身的意圖并不重要,吉尼斯商業推廣的巧妙之處在于,只要在規則之內,挑戰者、吉尼斯公司,甚至還有讀者、觀眾都能各取所需。
進軍中國
盡管商業模式還在不斷地探索之中,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名字卻很早就在中國家喻戶曉了。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央電視臺第一次引進播出了15集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集錦》,幾年間反復播放,從而在全國引發了第一輪吉尼斯熱潮。2006年《吉尼斯中國之夜》開播,在每年國慶和春節播出的兩季節目中,采取現場挑戰認證的模式,也擁有不俗的收視率。《吉尼斯中國之夜》創立的契機在于機構或企業很看重吉尼斯世界紀錄所帶來的走向世界的機會,以及節目所帶來的收視率。
2013年,中國獲得吉尼斯官方認可的紀錄挑戰數遠遠超過美國和日本,躍居為世界上紀錄增長最快的國家。這些紀錄的創造者包括搜狐IT、鴻基地產、長隆海洋王國、王老吉、蒙牛、小米、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和機構。
“俄羅斯、中國、巴西、南非都是增長很快的市場,我們還沒有碰到不喜歡世界紀錄的國家。”吉尼斯大中華區總裁羅文曾這樣對媒體說。而在中國,吉尼斯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于注冊問題,因為“世界紀錄”這個詞,吉尼斯公司跟工商部門拉鋸談判超過一年。
精明的企業通常也會把吉尼斯當作打入中國市場的跳板。MINI中國的“前后距離最短的汽車漂移入位”世界紀錄是其在中國非常成功的案例之一,由此至少產生100萬美元以上的廣告效益,而MINI付給吉尼斯的費用僅為20萬人民幣。吉尼斯不僅僅經營類似的商業案例,以市政宣傳為主的政府案例也屢見不鮮。然而,在中國企業或機構很容易陷入“制造”世界紀錄的怪圈。有人曾談到:吉尼斯世界紀錄是一件娛樂產品,但在中國企業那里,卻變成了廣告的升級換代。“最大的床墊”“某某景區最多人的表演”這類認證雖然也同樣真實可信,但卻毫無創造性和“技術含量”。正準備走向這條路的吉尼斯,需要在紀錄認證環節更加謹慎。
創始人休·畢弗曾這樣描述吉尼斯的目標,即“爭論本身是有樂趣的,我們只想給人們的爭論提供一種依據,當然,人們最好能化爭論為力量。”現在,吉尼斯已做到成為全球公認的世界紀錄的認證者,未來它還將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