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旭東
黨建工作從來都不是抽象的,而是由一件一件具體的實事所累積起來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的,“修身、用權、律己,謀事、創業、做人,貫穿領導干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嚴和實是一件一件事情、一點一點修為積累起來的,必須落細落小,多積尺寸之功,經常防微杜漸”。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把群眾需求當“項目”來做,積極推行“黨員服務項目化”,使機關黨員干部的公仆情懷、求實作風更為濃烈而扎實,用心服務群眾已然成為新常態。
“黨員服務項目化”,是鐘山區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圍繞加強在職黨員管理、促進黨員干部“八小時外”發揮作用,探索出的黨建工作新模式。其流程為“收集群眾需求—設置項目庫—機關黨員職工認領項目—服務群眾”。“中心就是把群眾需求當‘項目’來認真做好做實!”鐘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承勇介紹說。
落細落小落實,探索黨建新模式
活動啟動后,區直機關各單位黨組織高度重視,精心安排,廣大黨員干部踴躍參加,主動持單位黨組織開出的在職黨員到居住地居委會黨支部報到證,在規定的期限內注冊登記報到,并簽訂服務承諾書,同時,將已報到的函件反饋本單位黨支部備案建立臺賬。區“四大班子”領導更是第一時間到居住地居委會報到,認領居委會收集的類似“希望獲得一個書包、一個玩具、一副輪椅、一套黨建讀物、看一場兒童的電影、替高齡老人置辦年貨、陪空巢老人聊天”等服務項目,盡力滿足群眾需求,有的甚至在服務中結成了“親戚”,密切了黨群和干群關系。
鐘山區委書記張濤同志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到居住地龍井居委會報到,在了解到轄區的兩名留守小女孩“希望得到新書本、芭比娃娃、看一場電影《熊出沒》”的服務項目后,主動認領項目并履行承諾,被孩子親切地稱為“張伯伯”。區長王赟到居住地龍苑居委會報到,認領了為90歲老人購買年貨的服務項目,親自到超市買米、油、糖等年貨,送到96歲高齡的高王氏家中,還拉著老人的手說:“老人家有困難您找我,把我當成您的兒子。”讓老人感動不已。在領導的示范帶動下,廣大普通黨員干部,紛紛走出機關到居委會報到,參加志愿服務隊,認領服務項目。截至目前,全區110余個機關黨組織4339名黨員干部到59個居委會報到,認領各類服務項目2937個,機關黨員干部共完成項目1800余個,成效十分顯著。
有些服務項目,個人力量不易勝任,便由黨員志愿者“組團”集體認領。居委會就轄區“項目庫”的內容,性質特點進行梳理、分類,設立矛盾糾紛協調、治安維護協管、政策理論宣傳、文體活動組織等志愿服務隊伍實行隊長負責制,隊長由居委會黨支部商轄區報到黨員確定。每名黨員采取自愿報名與黨支部安排相結合的方式參加1個以上服務隊伍,在志愿者服務隊隊長和居委會的安排下,整合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集體認領項目開展“組團式”服務,為群眾排憂解難,喚醒在職黨員“八小時外”的黨性宗旨意識和先鋒模范意識。目前,全區共組建黨員干部志愿者服務隊306個,300多名機關黨員干部主動擔任志愿者服務隊隊長,認領集體服務項目1365個。
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社會力量也廣泛參與項目。通過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到非公有制企業中積極開展政策宣傳、協調服務和黨建指導等服務工作,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贏得企業和員工的信任,帶動了非公企業黨員參與到活動中來認領服務項目,充分發揮了非公企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黨員領導干部楊丹的帶動下,貴州煜峰公司樓宇黨支部發動5名黨員帶領30余名員工到德塢白鶴養老服務中心開展敬老志愿者社會公益活動,身體力行孝敬老人,培養感恩的心。在5名黨員為老人捐款1500元后,瑪雅國際攝影出資人、樓宇黨員李振江深受感染,又主動為白鶴養老中心捐助了2000元。到目前為止,在黨員的帶動下,全區70余家非公和社會組織,參與到認領和完成服務項目中來,認領服務項目1500余個,服務群眾2.6萬人,投入資金110余萬元。
四進四送四聯,豐富黨建新內涵
在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的過程中,鐘山區把“四進四送四聯”作為推進“黨員服務項目化”的有效載體,讓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走進群眾中,爭當政策法規的宣傳員、居委會發展的參謀員、文明建設的示范員、公益事業的促進員、困難群眾的幫扶員、科教文體的輔導員、溝通聯絡的信息員和社區穩定的安全員,使黨員找到了施展的舞臺,讓群眾得到了貼心的服務。
“進社區,送服務,聯系基層辦實事。”在職黨員根據自身的職業特點、個人特長,積極加入社區居委會黨組織組建的醫療健康、政策法律、居家養老、糾紛調解、治安聯防和業余文藝等服務隊,認領服務項目開展居委會公益活動,推進了社區服務能力提升。今年5月,該區以“創建全國和諧社區”為主題,全區59個居委會組織治安巡防志愿者隊伍,開展針對背街小巷、人口密集場所的夜間治安巡防100余次,參與巡防的報到黨員干部達2000余人次,受益群眾近10萬人。東風西路居民文素群說,前幾年,小區不時會發生一些偷盜行為,但今年以來,通過定時或不定時地在轄區范圍內開展治安巡邏,現在小區的治安狀況好得很。通過進社區送服務,開展政策法律宣傳、醫療保健咨詢、社會治安巡邏等實事辦理,極大地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進網格,送和諧,聯系群眾紓民怨。”報到黨員積極發動居民參與和支持社區管理、轄區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利用自身優勢主動幫助化解網格內居民在征地拆遷安置等方面的矛盾,消除不穩定因素,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網格和諧穩定。家住紅巖社區東風東路居委會的鐘山區信訪局黨員左波,根據自身職業特點主動擔任東風東路居委會糾紛協調志愿服務隊隊長,利用自身優勢,積極走訪群眾,摸排信訪糾紛,多方協調為轄區袁秀珍等6戶人解決了一起長達22年的房子安置糾紛。截至目前,在職黨員進到網格認領服務項目,參與調解矛盾糾紛544起、民意懇談358次、思想疏導196次,有效地化解了網格內的不穩定因素,以小穩定促進大和諧。
“進院落,送文明,聯系群眾樹新風?!痹诼汓h員干部帶頭,在自己居住的院落小區或樓棟單元,主動當院長、當樓長、當戶長,引導廣大居民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做好愛心調解工作,帶領社區居民積極參加居委會組織的各項文化宣傳活動,搭建居委會和居民交流的平臺。紅巖社區5個居委會推行了“三長制”,報到黨員積極爭當“三長”,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認領服務項目,主動接受居委會黨組織的統一安排和管理,積極參加居委會公益活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倡導文明新風。目前,在職黨員擔任“三長”196人,組織開展宣講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93次、文體活動137次、文明監督818次。
“進家庭,送溫暖,聯系群眾解民困?!睆V大黨員干部,在居委會的“撮合下”紛紛認領群眾個人的“小項目”,盡力滿足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等困難人群的需求,有的甚至結成了“對子”,當起了“義工”,成了“親戚”。家住紅巖社區東風西路居委會的在職黨員代麗到居委會黨支部報到后,主動與轄區癱瘓在床49年的黃應珍老人結成幫扶對子,長期為老人做飯、送飯、梳頭、聊天,在自己工作忙的時候,還讓自己的母親幫忙照顧老人,陪她聊天,老人在感激之余把自己家的鑰匙都交給了代麗,黨員的志愿服務得到了群眾的肯定和信任。截至目前,通過認領“小項目”,機關黨員干部共完成項目1800余個,其中幫扶困難群眾540戶,為空巢老人辦實事130件,關愛留守兒童535人,為殘疾人辦實事131件,幫扶物資1192件、資金131061元,讓困難群眾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溫暖,成效十分顯著。
黨員服務群眾項目化,在鐘山區已經不是新鮮詞?!皺C關黨員干部工作期間是‘單位人’,八小時以外是‘社會人’,讓他們到各自居住地居委會黨組織報到并參與社區服務,認領服務事項,既拉近了機關與基層、黨員干部與居民群眾的距離,又賦予了機關黨員干部服務群眾工作新的內涵,把臨時性的幫扶變成了持久的常態工作,強化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服務職能?!辩娚絽^委書記張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