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的同事老張對拔罐這種中醫療法情有獨鐘,落枕了去拔罐,感冒了去拔罐,工作壓力太大了去拔罐,甚至減肥也去拔罐。他曾邀請我多次,都被我婉言謝絕了,因為我對這種中醫療法一無所知,看到她背上留下的拔罐痕跡,覺得挺可怕的。請問,拔罐真的那么神奇嗎?哪些病癥適合拔罐,哪些病癥不適合?
讀者 李鳳鳴
李鳳鳴讀者:
拔罐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中醫療法,如今仍被廣泛應用到疾病治療和預防保健中。從中醫理論來講,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的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人體氣機升降失常、臟腑氣血功能紊亂所致,而拔罐產生的真空負壓有一種較強的吸拔之力,作用在經絡穴位上,可將毛孔吸開并使皮膚充血,從而使經絡氣血得以疏通,使臟腑功能得以調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適合拔罐的病癥有: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膈肌痙攣、神經性嘔吐、慢性胃炎、神經衰弱、性神經衰弱、偏頭痛、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陽痿、頸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損傷坐骨神經痛、落枕、網球肘、婦科疾病、更年期綜合征、急性扁桃體炎、牙痛、神經性皮炎、兒童消化不良、小兒腹瀉、遺尿癥等。
不適合拔罐的病癥有:心臟病、血液病、皮膚病、皮膚損傷、精神病類疾病、肺結核及各種傳染病、各種骨折、極度衰弱。另外,孕婦、月經期內的女性、過于瘦弱的人,或處于過飽、過饑、過渴、醉酒狀態下的人也不宜拔罐。
拔罐雖然能治很多病,但最好先咨詢醫生,看自身狀況是否適合拔罐。在醫院門診中,因自行拔罐不當而被燙傷的患者不在少數,更有人誤將燙傷當成“拔出了濕氣”。若拔罐后出現水泡,不能視為常態,應該立即到醫院進行處理。
醫生 朱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