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亂
《實驗心理學季刊》的一篇新論文說,聽歌的時候大嚼口香糖能減少旋律“上腦”的次數。
如果一段旋律在你耳邊揮之不去,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是因為它特別經典優美,恰恰相反,越是簡單重復的旋律越容易上腦。英文中這種現象叫做earworm,也就是爬進大腦的“耳朵蟲”,心理學則稱之為“認知瘙癢”,讓人忍不住地想撓。
耳蟲以通俗歌曲為主,不少都是打榜金曲,能引發大范圍流行性耳蟲的則可被冠以“神曲”之名。困擾每個人的歌各有不同,但它一定是你無比熟悉的。一般來說重復的只是歌曲的一小段,比如副歌或者其中的一兩句,持續時間平均在半個小時左右。
在以前的研究中,心理學家們發現,認知功能較強的人被神曲洗腦的時間更短。另一項2012年的研究表明,把注意力集中到另一項腦力任務上就能消除“魔音”,但只有當這項任務不是太難也不太容易的時候才會奏效。
論文作者比曼(C. Philip Beaman)是英國雷丁大學的心理學家,他的靈感來自于舊金山科學探索博物館網站上的一條匿名評論,這位網友說他對付耳蟲的辦法是嚼肉桂棒。比曼立刻聯想到這樣一個理論:嘴部和下頜的運動能夠影響聽覺記憶過程。也就是說,咀嚼的動作能阻止大腦自動記憶音樂片段。
在他的實驗中,40名大學生先聆聽神曲的洗腦部分兩遍,比如David Guetta的Play Hard和Maroon 5的Payphone(前30秒),然后記錄下之后一段時間內旋律上腦的次數。如果他們邊聽歌邊使勁嚼口香糖,之后神曲在腦海重播的次數平均只有不嚼口香糖時的2/3。作為對比,也有一部分志愿者嘗試拿手指彈桌子來防止魔音上腦,但效果遠遠不如嚼口香糖。
有趣的是,嚼口香糖的好處不僅如此。2011年的一項研究就表明,考試前嚼一會兒口香糖能提高分數,但考試的時候一直嚼則不能,大概是因為咀嚼能夠幫大腦“熱身”。另外還有研究還指向提高記憶力、警覺性,以及緩解焦慮等等。唯一需要擔心的后果是咬肌過于發達,大臉同學切勿嚼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