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成

5月1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地鐵總站車務段的早班晨會上,北車長客技術人員為身后的兩臺列車新車投入使用布置各項準備工作。攝影_新華社記者 徐子鑒
當地時間5月19日上午,巴西總統府,奇瑞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耀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巴西總統羅塞夫的共同見證下,與巴西雅卡雷伊市市長就奇瑞巴西工業園項目正式簽署了協議。
前一天下午18時許,李克強乘坐的專機抵達巴西利亞空軍基地,他攜夫人程虹走出專機艙門,踏上一直鋪到飛機舷梯下的紅地毯,正式開始拉美四國首訪。
5月18日至26日,應巴西聯邦共和國總統羅塞夫、哥倫比亞共和國總統桑托斯、秘魯共和國總統烏馬拉、智利共和國總統巴切萊特邀請,李克強對上述拉美四國進行正式訪問。此次出行,媒體為李克強提煉了“三最”,即就任總理以來出訪時間最長、行程最遠、途經國家和城市最多。
除了陪同的官員,還有一個由數十家企業負責人組成的團隊隨行,尹同耀是這個代表團中的一員。根據《南都周刊》獲得的名單顯示,中方企業家代表團名單中,包含了數十家行業翹楚,既有央企“國家隊”,也有民企龍頭,還包括不少中小企業。這些企業所在的領域包括金融、基建、能源、通訊、汽車、互聯網、家電以及農產品等。不難看出,中拉合作范圍之廣、程度之深。
上任以來,李克強總理一直為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和中國裝備“走出去”而四處奔波。每次出訪,他都會大力推銷中國的高鐵、電力等技術裝備,足跡已踏至亞非歐三大洲,贏得了中國“超級推銷”的美譽。
在與中國合作的世界經濟版圖上,歐洲本身裝備制造業非常發達,基礎設施也齊全,對引進裝備制造的需求不及非洲和拉美;而非洲雖然需求強烈,但是缺少資金。因此,與歐洲、非洲相比,拉美市場具有相當大的投資空間。
在當前國家大力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走出去”的大背景下,隨總理出訪的企業家們,有的像尹同耀一樣在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簽署了海外“大單”,有的則純粹是想“跟著總理去看看”,尋找在拉美市場的投資機會。
山東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也是這次隨訪企業家代表之一。他對《南都周刊》記者表示,浪潮集團是國內領先的云計算整體解決方案和云服務提供商,在云計算核心裝備研發和制造領域的技術實力雄厚,代表國內相關領域的最高水準,多項技術打破國際壟斷,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在去年7月25日,李克強曾到浪潮視察,提到“要向世界推廣中國的云計算”。在隨后的去年10月和今年3月,孫丕恕曾隨同李克強出訪俄羅斯、德國。此次拉美之行浪潮也有斬獲,5月20日,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中國裝備制造業展覽”上,云計算裝備被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向世界展出。在孫丕恕看來,這既是國家對浪潮在云裝備領域實力的認可,也是在國際社會上推廣云計算裝備的一次行動。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中國就已經考慮邀請企業家陪同出訪。這樣可以給企業創造機會,搭建走出國門的平臺。后來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國家領導人出席國際性會議或雙邊商務會談,中方都會組織企業家隨行。
借助領導人出訪這種特殊渠道,國家支持和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隨訪企業家在200人以上的大型經貿團并不鮮見。據當地媒體報道,這次光是隨同李克強訪問巴西的企業家代表團就有120人。多位隨訪的企業家對《南都周刊》表示,跟隨國家領導人出訪能給企業帶來海外訂單或者“出海”機會。
據統計,在李克強的推銷下,僅2014年的五次出訪,隨訪的企業家們就簽下了至少1400億美元的訂單。4月10日,他在長春北車長客視察時,中國北車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股份公司總裁奚國華也曾表示,因為總理經常在國際市場幫推銷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裝備,北車去年海外訂單同比增長73%。
河北達諾興電子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月晨也是這次隨訪企業家代表之一,她緊隨總理的步伐去了哥倫比亞和智利。目前,她的企業還沒有在拉美市場投資,這次飛越半個地球跟隨來到拉美,是因為“國內市場越來越小,想跟著總理去看看,尋找是否有適合投資的項目。”
作為傳統家電行業的佼佼者,格力電器集團董事長董明珠也在受邀企業家之列。“對巴西市場的了解和征戰海外市場的經驗是此次受邀出訪的主要原因。”董明珠說。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格力電器就已經開始進入巴西市場,還先后在巴西成立了銷售公司和生產基地。
格力電器的做法,也正是李克強此次拉美之行所大力提倡的產能合作。同以往強調產品輸出的貿易不同,產能合作則強調產業輸出。
細心的人們注意到,“產能合作”一詞也成為李克強拉美之行的高頻詞。李克強在5月19日舉行的中巴工商峰會上就坦承,此次出訪著眼全球合作,以國際產能合作為突破口,推動中拉合作轉型升級。
實際上,哈薩克斯坦才是“國際產能合作”理念最初起航的地方。2014年12月14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李克強與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會談時,將出口鐵礦石、農產品等合作的“常規套路”,升級為將中國優勢產能與當地基礎設施需求對接的“中哈產能合作”計劃。
有意思的是,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當場命名:“中哈產能合作計劃應該被稱為‘李計劃’!”而在拉美之行,則是李計劃的一次高調亮相。李克強在中巴工商峰會的演講中,首次系統闡述了這一計劃。
“拉美不能止步于初級產品的‘全球供應商’,中國也不能總是充當廉價產品的‘世界工廠’”,李克強在演講中說,拉美發展資源加工業有助于改變單一經濟結構,中國壯大裝備制造業并參與國際市場平等競爭是產業優化升級的方向。
孫丕恕告訴《南都周刊》記者,參加中國裝備制造業展覽時,參展的中國企業家們總是熱情地拉住總理,講個不停。而李克強似乎也聽不厭這些企業在海外發展的故事,他總是“仔細聽取匯報并提出要求,因此參觀時間被一再延長”。
“中國裝備可以和巴西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相結合,還可利用發達國家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共同合作,打開世界更大的市場。”孫丕恕說。

5月20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里約熱內盧乘坐中國產“面包山”號渡輪,并在船上同中巴企業家代表座談。 攝影_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這次隨同李克強出訪,尹同耀對李克強中國“超級推銷”的style印象深刻。
5月19日上午,李克強與巴西總統羅塞夫會見記者前在總統府進行了一場“長度驚人”的小范圍會談,“時間從原定的半小時延長了兩倍。”
當前世界經濟還未完全復蘇,巴西經濟陷入增長乏力時期,這一點重慶力帆汽車南美公司總經理黃震體會深刻。他在接受《南都周刊》采訪時表示,今年整個巴西經濟下滑厲害,市場份額下滑也比較厲害。黃震明顯感覺到巴西政府為保證主權債務的評級,采取了加大稅收等保守措施。
他認為李克強此次訪問將為巴西經濟和在巴投資的中資企業起到強心劑的作用。他透露,當天在巴西外交部水晶宮舉行的中巴工商峰會上,中巴宣布將設立產能合作基金,為中巴產能合作提供支持。這讓黃震感到“比較激動,也比較振奮”,這對企業在當地投資是非常積極的信號。
此外,里約奧運會舉辦在即,一批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卻面臨融資困難,市政交通狀況亟待改善。巴西毫不掩飾自己在這方面的困境與需求,羅塞夫也對媒體表示,“現階段的巴西很需要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知識和專業技能。”
當天的中巴工商峰會上,分別設了產能合作、基礎設施合作和金融合作三個分論壇。讓黃震覺得有意思的是基礎設施分論壇,來自巴西政府的官員在峰會上公布了巴西基礎設施擴張計劃,未來三五年內,巴西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會有翻倍的增長。
“他們公布了巴西近幾年公路、鐵路、水路全部規劃,希望吸引來自中國包括政府和民間的投資。”
而此時,中國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裝備制造業已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技術水平和成套水平的完整產業體系,大批中國先進裝備和產能也亟待尋找新的市場。去年12月至本次出訪前,李克強多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加快推進中國裝備“走出去”。
這樣的發展背景讓兩個分居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岸,相隔18000多公里的國家找到了利益契合點。于是,在李克強和羅塞夫當天的會談中,雙方越聊越深入。要談的合作項目太多,后續活動不斷被延后。
會談細節并未過多向外披露,但會談后,李克強和羅塞夫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巴西聯邦共和國政府2015年至2021年共同行動計劃》,并見證了雙邊產能、基礎設施建設、金融、航空、農業、新能源、通信、科技等各領域價值270億美元的35項合作文件的簽署和會見記者。
由于會談時間的延長,結果兩位領導人來不及吃午飯,餓著肚子進行了上述兩場活動。但在現場的尹同耀覺得,兩人的興致卻絲毫未受影響。當天,羅塞夫還穿著一件在中國傳統中象征喜慶的大紅色西裝外套。
接下來,兩人又共同出席了中巴工商峰會閉幕式。此時,時針已經指向下午15時,比原定的閉幕時間足足推遲了2個小時。羅塞夫原本為李克強安排在13時的“歡迎午宴”也因此變成了“下午茶”。
這件事同樣讓尹同耀感觸頗深,“總理在推介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裝備出海上,真的是蠻拼的。”他對《南都周刊》說。董明珠也感慨稱,一個大國總理的“超級推銷”,竭盡所能在國際社會上推銷中國品牌、傳遞中國聲音,這很讓人感動。
雖然午宴變“下午茶”,但兩人依舊興致勃勃。午宴結束后,羅塞夫沒有立即告別,而是一路陪著李克強從宴會廳步行走出大樓,將他送到了車門口。
現場一位資深外交官事后表示,這種場合十多年未出現過,“完全超出了一般外交禮儀的規格。”
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也曾經是巴西的首都。明年的夏季奧運會將在此舉行,這是奧運會首次在南美國家舉辦。整個城市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奧運忙碌準備,一些體育場館的外墻已經涂上了奧運標語和宣傳畫。
一輛從吉林長春遠渡重洋而來的銀色列車停在毗鄰里約中央車站地鐵公司的試運行軌道上。里約地鐵公司運營的地鐵4號線被稱為“奧運線”,連接市區和奧運館區,這輛列車正是中國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有限公司為里約“奧運線”生產的。李克強訪問里約的第一站就是這里。
《南都周刊》記者注意到,每一次出訪,推銷中國裝備都是李克強行程中的重點之一,他推銷過的中國裝備重點涵蓋高鐵、輕軌、航天航空、核能核電、通訊技術等。這些行業在《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中均被列為制造能力強、技術水平高、國際競爭優勢明顯、國際市場有需求的裝備“出海”重點行業。
在與法國、西班牙和韓國等眾多強手PK后,2012年,中國北車長客以1.3億美元中標里約4號線15列機車車輛采購項目,并將分批次生產和交付,首列車已于今年2月上線運行。里約州交通廳廳長說:“奧運會時,幾乎每位想要抵達奧運場館的觀眾都需要乘坐中國裝備,或者是中國的地鐵,或者是中國的輕軌,亦或者是中國的渡輪。”里約奧運會將是展示地鐵等中國裝備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當地時間5月20日上午10時,李克強、里約州州長佩藏以及隨同人員步入這輛還未正式投入運行的列車,車廂里也熱鬧了起來。這輛列車與他4月10日在北車長客考察時登上的是同一輛。
進入車廂后,李克強先四處走動了幾步,查看車內裝飾的具體細節,還坐下來體驗乘客座椅的舒適度。隨后,列車在測試軌道里啟動、加速,平穩運行了一小段距離。
“乘客對(中國)列車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嗎?比如說車輛運行的穩定性、舒適度?”體驗完中國生產的地鐵后,李克強開始向身邊“客戶”調查已經投入運行的中國地鐵滿意度。
“里約市民對中國產的地鐵車非常滿意。有的乘客為了乘坐中國生產的車廂,甚至寧愿多等一趟車!”一旁的佩藏立刻回答。佩藏評價,來自中國的列車造型美觀、平穩舒適、節能環保,因此在“奧運線”上得到了官方的使用認可。
中國北車方面的官網稱,這可能是有案可查的大國總理在全球范圍內首次直接調查“客戶滿意度”。得到“客戶”滿意的回答后,李克強不失時機的開始進一步推銷中國裝備。
“你們未來還有發展地鐵的計劃嗎?”李克強向佩藏詢問道。
“里約還有幾條地鐵線路正在規劃,其中一條計劃中的線路,地下部分里程達20公里,修建過程中將采用盾構機。”
“我向你推薦中國的盾構機,你試試一定會比從其他國家進口便宜得多,性價比也高。”
“那我們能不能與中國合作在巴西生產盾構機呢?”
“可以啊!”李克強說,我們可以在這里設立盾構機生產廠,這樣整體價格還會更低,甚至可以采取金融租賃的形式租賃中國的盾構機。
一來二去的一番商討后,雙方在車廂里就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現場的人不禁點贊,李克強又為中國裝備談下一筆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