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元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5年5月19日,受到前一日滬深股市大跌的影響,加上新股擴容速度的加快,以及資金面上似乎跟不上股市上漲腳步的節奏,很多業內人士都發出了大盤即將向下突破的哀鳴,滬指第一步跌至3800點仿佛已經成為多數投資者的共識。
不過,股市里邊的無數次牛熊交替的事實告訴我們,對于市場走勢的判斷,多數人的判斷往往是錯的,從股市中能夠賺錢的永遠是極少數人。這不,就在很多人紛紛清倉準備迎接意料之中的大跌之時,在“5·19”這個神奇的時間點,股市再一次展示出來其無法被人類預測的魅力。
5月19日,滬深兩市雙雙高開,早盤股指在券商、保險等金融權重股大漲的帶動下一口氣收復4400點,午后各板塊全線飄紅,題材股觸底反彈,推動股指站穩20日線。截至當日收盤,滬指漲3.13%,報4417.55點,成交6938億元;深成指漲3.10%,報15127.38點,成交7301.58億元;創業板指漲1.35%,報3322.77點;中小板指首次突破10000點,創出歷史新高,兩市逾200股漲停。
面對全線飄紅的股市,有過十幾年股齡的投資者終于反應過來,這不活脫脫是1999年“5·19”行情的重演嗎?
什么是“5·19”行情?今年有不少新股民,可能并不知道。事情發生在1999年5月19日,在席卷中國的網絡科技股熱潮的帶動下,中國股市走出了一波凌厲的飆升走勢,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上證綜指從1100點之下開始,最高漲至1725點,漲幅超過50%,期間涌現出了無數網絡新貴,而其中的龍頭億安科技、海虹控股、四川湖山等股價更是被炒到了一個非理性的高度。次年春節,滬深股市在充分消化“5·19”行情的獲利籌碼之后重拾升勢,上證綜指不斷創出歷史新高,并于2001年6月14日達到那輪行情的最高點2245.44點,由“5·19”行情引發的那輪大牛市持續長達兩年。
現在有沒有“5·19”行情?其實,早就有了。我們要知道,1999年那時的網絡科技,還只是口水式的泡沫、烏托邦式的猜想,馬云還只是一只真正的“菜鳥”,在美國的閱覽室里翻幾本牙慧的BASIC語言。而今天,網絡科技使馬云成為一度的亞洲首富,“互聯網+”已經不可阻擋地上升為國家意志,成為中國經濟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力量。
隨著“互聯網+”的方興未艾,目前,網絡科技股的行情才接近大一浪的尾聲。也就是說,在不久,隨著一波技術性調整之后,網絡科技股將會迸發出更大的大三浪行情。在新股頻發的當前,在資金面后續乏力之際,市場啟動“5·19”行情,體現了哪里有利可圖、哪里方便出入就朝向哪里的市場炒作規則。在大一浪的尾聲里,也許,3500點左右,會是“5·19”網絡科技行情所引發的創業板指數的位置。
廣州萬隆認為,當年“5·19”行情與本輪行情極為相似,經濟同樣處于轉型與改革的困局中,行情同樣來得猛烈與突然,科技股同樣表現出色。不過本輪牛市與當時最大的不同就是:量能暴增,領漲龍頭在創業板類題材股,注冊制推出等。這也意味著本輪牛市的時間跨度或超過當年“5·19”引爆的牛市。
而在“5·19”行情再現、權重大漲題材分化下,投資者只有抓住市場領漲龍頭,才能避免藍籌與題材頻頻切換、股指巨震的風險,才能實現牛市財富大幅增值效應。“5·19”行情的再一次到來,帶給市場資金更多結構性個股行情的機會,因而短線還是應該有所把握的。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行情很有可能跟此前2007年的牛市格局走勢類似,短期在4000點至4500點之間來回反復震蕩的概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