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部名為《沒有墨西哥人的一天》的諷刺影片,講述的是如果拉美裔移民全部消失,加利福尼亞州會遭遇怎樣的困境。如今,5700萬拉美裔對于美國的影響更加深遠,與此同時,非拉美裔白人比例已經低于美國人口總數的2/3,一些保守政客們開始渲染拉美裔移民“入侵”給美國帶來的威脅。政客們說得對,當下美國的確正在經歷一場人口變革,但他們對于拉美裔移民的恐慌是有誤導性的。美國需要拉美裔人口來對抗老齡化,而且為了實現未來的繁榮,美國不僅不能排外,更要幫助拉美裔移民發揮潛能。為此,共和民主兩黨的政客們都必須調整他們的思路,作為開始,他們必須停止一談到移民政策就扯上拉美裔的做法,而教育改革、醫保和扶持政策則應該更多地加入到討論中去。至于那些為移民問題焦慮的美國民眾,則要對自己國家的制度抱有信心,因為拉美裔移民一直在融入美國主流社會,他們正給美國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美國《時代》3月23日
希拉里· 克林頓之路
希拉里·克林頓正遭遇“電郵門”事件的沖擊。雖然她竭力試圖淡化有關對她使用私人電郵帶來國家安全威脅的指責,但“電郵門”對其競選之路帶來的毀滅性威脅是切實存在的。如今,她的民主黨內對手們又覺得看到了希望,而不久前還覺得大選無勝算的共和黨人則又開始奮力追趕。
德國《明鏡》3月14日
2030年
展望未來,德國將不得不面對艱難歲月。德國數十年一直處于生育低峰,如今面臨一個重大挑戰,即戰后生育高峰時期的嬰兒如今開始進入老年階段,到2030年,德國將增加500萬65歲以上的老人。全德國都不得不深感憂慮,今后的日子會怎么樣:德國衰老了,德國進入缺少年輕人的社會,養老金還有保障嗎?
日本《日經商務》3月9日
多子企業拯救日本
人口問題給日本帶來了危機,政府開始推行提升人口數量的新政策。日本企業也行動了起來,漸漸地充實了育兒待遇。盡管如此,日本目前的狀況是,越是大城市、大企業的員工,其家中子女數量越少;而地方企業、中小企業員工的子女數量反而會多一些。日本已經到了需要迅速改變這種狀況的階段。
美國《新聞周刊》3月20日
古巴準備好應對金錢沖擊了嗎?
在經過50多年的制裁歲月后,古巴正在準備對外開放。希望、決心和金錢在空氣中飄蕩,地產、建筑、通信、旅游,個個行業前景都被看好,而美國的大品牌公司們也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進入古巴占領市場。
德國《世界報》3月15日
多數德國人對希臘政府不滿
根據最新民調,希臘新政府對債務問題的立場在德國招致激烈批評。多數德國人認為希臘政府在償還債務問題上態度不夠嚴肅,反對繼續向希臘提供財政援助,愿意希臘退出歐元區。
英國《金融時報》3月13日
歐盟阻撓匈俄簽訂核協議
歐盟(EU)否決了匈牙利與俄羅斯一項價值120億歐元的核協議。這一決定可能會激化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緊張關系。要扭轉形勢,匈牙利需要商議一項新的燃料合同或起訴歐盟委員會。
法國路透社3月14日
委舉行大規模“防美”軍演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稱美國最近針對七名委內瑞拉官員的制裁意在推翻委政府。委內瑞拉約8萬士兵和2萬民兵參與此次為期10天的軍事演習,演習內容包括模擬煉油廠保衛戰等。
日本共同社3月13日
日本難以加入亞投行
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13日在內閣會議后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本難以加入中國主導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理由是對亞投行的融資審查及組織運營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