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澍敏
如果把中國看成一個大型上市公司,那么一年一度的兩會就是股東大會。應該說2015年兩會關于經濟、關于股市的“干貨”非常多:李克強總理說“經濟如遇更大困難我們會出手”,證監會主席肖鋼稱正在考慮放開證券公司的新設,發改委副主任穆虹提到“可以期待國企改革系列方案今年出臺”,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更是爆出猛料,稱“深港通”很可能在今年上半年獲批,下半年就正式推出……綜合這些信息,我們能得出的結論是:首先,經濟下行的壓力不容小覷;其次,政府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將從穩健轉為積極;最后,資本市場將在提振經濟、助力轉型的過程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既然這樣,2014年開始的這一輪牛市行情就只是一個熱身,未來隨著經濟的觸底反彈和國企改革的深入開展,股市仍將不斷走好。
兩融再創新高
2015年年初,隨著證監會兩度強調正在重點調查、清理融資融券中存在的違規現象,指數連續兩次沖擊3400點上方失敗后展開調整,再加上春節因素,兩融余額也開始縮減。春節剛過,股市開門不過兩個星期,投資者赫然發現兩融余額在不經意中居然已經創下新高,接近了1.2萬億。兩融業務目前仍以融資買入為主,顯示了投資者對后市行情的看好,但同樣是看好,與兩融業務剛剛爆發時投資者專挑金融股融資買入不同,2月以來,融資客開始發力新興產業,計算機概念、傳媒概念和通信概念整個2月份的融資凈買入額分別為88.77億元、49.16億元、38.42億元,居融資買入額的前三位。可見市場偏好從銀行、券商之類估值修復,已經轉移到代表經濟轉型的新興產業上來了。無論是不是融資客,對這一趨勢投資者都要引起重視。
鍵橋通訊造假
3月2日,深圳證監局披露了〔2015〕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鍵橋通訊這家上市僅5年的企業卻有連續4年“虛構營業收入、成本以及虛構應收賬款回款”的行為。尤其惡劣的是,扣除虛增利潤部分,鍵橋通訊業績相對2008年是下滑的,也意味著從2007年到2009年利潤總額是逐年遞減的,這對于2009年12月登陸A股市場的鍵橋通訊,其當年上市進程會不會擱置?即便勉強上市成功,其估值會不會受到打擊?然而,如此嚴重的問題獲得的懲罰僅僅是上市公司被罰款60萬元、時任董事長的葉瓊和時任董事的葛迅分別被罰款30萬元、部分高管被處罰金額最高不超過10萬元,也難怪上市公司的造假行為屢禁不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