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社會組織可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可跨行政區劃管轄,同一污染環境行為的個人私益訴訟可搭公益訴訟便車。
根據《解釋》,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基金會等,可以認定為符合規定的社會組織。可對已經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重大風險的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提起訴訟。
《解釋》保持了一定的開放性,今后如有新的行政法規或地方性法規拓展了社會組織的范圍,這些社會組織也可以依法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以確保訴訟的質量和效率。
【熱評】@南粵綠聲:《解釋》努力通過完善程序正義,避免了環保訴訟受到地方利益的干擾,解決之前一些地方“環保法庭”無案可審的難題,環境公益訴訟將會打破僵局。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