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升
德國小學每天只上半天課。下午,喬治的媽媽韋雷納跟姐妹們去踏青,可家庭作業讓喬治根本去不了。喬治不高興,韋雷納心里也不痛快。一路上,她在姐妹們面前發牢騷:“下午想帶兒子出來玩,可那該死的作業硬是讓他不能和我一塊同行。”沒想到,她的話引來了媽媽們的共鳴。
第二天,以韋雷納為首的家長們找到了學校領導。校方以為,整個德國的老師都有下午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的習慣,這不是一己之為,于是找主管教育部門答復此事。“小學每天只上半天課,這是教育部的規定。但教育部也沒明確規定,下午老師就不能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韋雷納惱火地說:“既然這樣,我們也不指望主管教育部門改變老師下午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的做法。但是,作為學生家長,我們請求主管教育部門下午就再不要給學生放假了!你們知道嗎?就是為了這每天的半天假,家長付出了多少代價?我們要請人看管孩子,冬天要開暖氣,夏天要開空調,這樣算來,不放假更省心。”
家長的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但將家庭作業取消的做法也不妥。僵持中,韋雷納拿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老師下午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的做法還保留,但只要是晴天,學校就不得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最后,布倫瑞克市區教育主管部門試行了這個辦法。試行辦法實施后,布倫瑞克市的小學生群情高呼,都親切地稱韋雷納為“替孩子著想的好阿姨”。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