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遠



2006年8月,全國第一個伏羲班在甘肅省甘谷縣開辦。誰也不知道伏羲班的未來會發展成什么樣子,而伏羲班創始人、國家開放大學(原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吳清鴻教授則信心滿滿。
有人問吳清鴻教授辦這樣一個班,能改變中國的基礎教育嗎? 他特有底氣地說:“童蒙養正是幾千年中國教育事實證明了的正確道路。一切只是時間問題。”
2006年9月,甘谷的第一個伏羲班默默無聞地起步了。2012年7月1日,中央電視臺《教之道》欄目播出了伏羲班和臺灣花蓮縣的對話節目之后,在全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短短兩年,全國各地自發復制的伏羲班就超過了200個,這個在西北窮困農村小學點燃的星星之火開始在祖國各地燎原。伏羲班的發展,正印證了吳清鴻教授當年的話:“中國古代的教育經驗是不過時的,遲早都會走上這條路?!?/p>
伏羲班是什么教育?
伏羲班創辦9年來,社會上多稱作“國學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特長教育”。對此,吳清鴻教授不斷地加以澄清:“伏羲教育不是國學教育,不是傳統文化教育,不是特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學習古代經典和書法武術等課程,是因為它們的素質含量高,對孩子終生有益?!?/p>
“教人倫、順人性、終生受益”,這十個字是伏羲班的教育理念,也是幾千年中國教育的精髓所在,其中包含了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內容和教育的效果。
伏羲班的課程和教材與普通班所有不同:普通班有兩門課(品德課、科學課),伏羲班沒有開;伏羲班增加了兩門課,即書法和武術。
在吳清鴻教授看來,書法有兩大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一個是培養人的綜合素質;另一個是考察人的綜合素質。因為用難控制的毛筆把漢字寫漂亮太難了,只有高素質的人才能做到。而高素質的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養的,古人很早就找到了培養高素質的途徑,這就是書法教育,只要認真學習書法就可以培養出人的高素質。
武術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首先可以增強體質、強健體魄,全面鍛煉和提高柔韌、速度、力量、靈敏、耐力等身體素質,提升健康水平;同時,武術強調的是“武德”,可以塑造人格,培養出堅韌的意志品質。
另外,調整了英語的教學安排,普通班的英語課三年級開設,每周兩節課;伏羲班的英語是六年級開設,每天兩節課。作為體制內英語教師出身的北京博識學校樊麗春校長認為:“在小學學的英語都是一些口語和單詞,這是非常死板的一個東西,沒有什么內涵。到初中再學英語,還是從26個字母開始學,學完以后再學語法,所以在小學學不學英語,與初中學英語是一點關系都沒有,因此,我贊成到六年級集中學完小學的英語課本?!?/p>
語文教材改革是伏羲班的重點。在語文課上,孩子們學習的是《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論語》《大學》《中庸》等古代經典和優美的古詩文,現行語文教材讓孩子自學。一聽說懵懂無知的孩子竟然學艱深的古代經典,很多人馬上會問:“孩子能理解嗎?老師能教嗎?”
吳清鴻教授說:“孩子肯定不能理解。即使你講得再多,再明白,孩子也能說出來,但也不是真理解。真正的理解要靠人生的體驗,長大了自然就理解了。中國古代歷來是這樣教育的,沒錯!至于老師能不能教,要看怎么教。如果說講解,老師肯定不能教,因為老師也不懂。但小孩子學經典,主要是熟讀背誦,不需要講解,只要有愛心,有耐心,肯動腦子,誰都能教?!?/p>
吳清鴻教授認為,古人對人的生理成長規律認識很透徹,把人一生分為四個階段:0歲到3歲是幼兒養性階段,3歲到13歲是童蒙養正階段,13歲到18歲是少年養志階段,18歲后是成年養德階段。
孩子在3歲到13歲時,正是今天的幼兒到小學階段,古人把這個階段作為一個整體。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什么特點?吳清鴻教授認為,記憶好而理解能力弱,是這個階段孩子智力上最突出的特點。“童蒙養正”怎么養?就是“蘊”養。所謂“蘊”是什么?就是蘊藏。這個時候學習的主要任務是蘊藏,蘊是根本。所謂“正”,就是正知、正見、正念,這古代經典中俯拾皆是。不需要解釋,趁著孩子記憶力好,先“蘊”起來。
吳清鴻教授說,今天的基礎教育都是著眼于理解,結果給孩子種下的是沒有生命力的種子,中國教育最大的失敗是從近代教育開始的。一切都盯住理解不理解???不理解的就不學。那小孩能理解的東西還用學嗎?就不用學??!所以現在的語文教材學了一大堆不用學和學了也沒用的東西。
北京博識學校趙曉婭老師對此非常認同,她說:“讀經典與其說是指讀,不如說是點讀,我們要求學生做到‘五到’,即心、眼、口、手和耳都要做到。一年下來孩子的識字能力就非常高,識字多了就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看書。書籍是能和孩子一生相伴的最好的老師?!?/p>
伏羲班的教育能和現行教育接軌嗎?
伏羲班的教學與現行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人人目光只盯住考試分數的今天,他們在應試教育的考場上的表現是所有人,更是家長們關心的問題。伏羲班開辦之初,一些人看到伏羲班的課堂學了很多考試不考的內容,而考試所考的教材卻沒怎么學,就覺得伏羲班在浪費時間,考試肯定不行?!胺税嗟暮⒆訉W的都是沒用的,考試不行”,這個說法一直在社會上傳播。
在學生上了四年級以后,伏羲班的一部分家長開始猶豫,還要不要上伏羲班。為了使家長放心,也為了使教學實驗能夠繼續進行下去,2010年7月,伏羲班四年級的學生參加了由甘谷縣新興學區組織的數學、語文的統一考試??荚嚦煽兠星懊?,社會上的傳言不攻自破了。
2015年,第一個伏羲班的學生中考成績受到廣泛的關注。在首屆伏羲班畢業典禮上,甘肅省甘谷縣土橋初級中學姚廣軍校長介紹,今年參加中考的學生共有187人,其中普通班共有161人,伏羲班26人。平均總分為普通班535分,伏羲班536.2分;全校700分以上學生共10人,普通班5人,占3.11%;伏羲班5人,占19.23%。這充分說明伏羲班的教育不僅可以和現行教育接軌,而且成績可以超過普通班。
伏羲班成功的秘訣在哪里?
伏羲班的教學實驗是在常態條件下進行的:學生未挑,都是一個村的;老師未選,由當地老師授課;教學用具主要是黑板、粉筆。教室里比普通班多的就是DVD和課外書。學生的書包很輕,輕得拿個小塑料袋就能裝下;一二年級沒有任何書寫作業,孩子課余時間可以自由自在地玩。為什么卻能取得這樣好的效果?
吳清鴻教授說:“伏羲班的教學實驗能夠取得這樣好的效果,根本原因是抓住了主要矛盾,解決了人身心成長的根本問題,那就是決定精神生命成長的根本因素‘精神食品’的問題?!逢柲谭邸瘎〉刈C明了嬰兒吃的奶粉是否有營養決定了嬰兒的生死,而懵懂無知的孩子們所學的課程和教材是否有‘精神營養’決定了孩子身心能否健康地成長。如果‘精神食品’沒有營養,任何人也培養不出精神健康的孩子。如果‘精神食品’有營養,誰來教,都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p>
樊麗春校長也如此認為。北京博識學校是房山區一家打工子弟學校,也是北京市首家開辦伏羲教育的學校,雖然才短短三年,但已經取得了令家長滿意的成果。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家長滿意的教育,不就是人民滿意的教育嗎?
至于老師的問題,吳鴻清教授說:“現在的老師也都沒有學過古代經典,僅從這點來說,沒有合格的老師,但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一起學習成長。”趙曉婭老師對此頗有體會。她說:“我也是一邊教,一邊補古代經典這一課。比如讀《易經》,我在假期時就讀得特別多,但是我背不過孩子,孩子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我根本背不下來,真是《學記》說的‘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就更體會到孩子在小時候多背誦經典是多么重要了。”
通過伏羲班的教育實踐,吳清鴻教授的目的是取得兩個證明:第一,對基礎教育改革來說,課程和教材是第一位的,不論誰教,只要學高素質含量的課程和教材,孩子就會受益;第二,最好的課程和教材不要到國外去找,中國古代教育中都有,拿來用就行。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課程和教材是中國人的“母乳”,是永遠不過時的!
伏羲班所用的一切不是外來的,是地地道道的老祖宗的智慧,伏羲班的教學實踐可以讓國人重新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重新樹立中華民族的自信心。
伏羲班真正的意義在哪里?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庇质?年過去了,有多少人還記得這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伏羲班的教學實踐證明,只要回歸,只要充分學習吸收中國古代的教育智慧,就能真正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國策。
有人質疑:“伏羲班的教育改革違背了現行教育大綱。”吳鴻清教授回答說:“凡是改革都是對不合理現狀的改變,不可避免地會觸及到某些規定,否則就談不上改革。但根本的規定是什么?是黨和國家明確提出的‘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如果現行規定不利于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戰略主題,理應被改掉,而且必須被改掉?!?/p>
的確,雖然伏羲班是9年前開辦的,但許多做法和今天黨和國家倡導的完全一致。比如2014年教師節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語文課應該學古詩文經典,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傳承下去?!狈税嗑褪沁@樣做的。2013年8月教育部發布的減負十條規定(征求意見稿)有“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伏羲班在2006年就已經要求“一、二年級不留書寫作業”了。吳鴻清教授說:“這不是什么預見和巧合。只要尊重人的成長規律,都會這樣做。因為古代教育就是建立在對人成長規律充分認識的基礎之上的,并且經過了數千年的淘洗和檢驗,是落實以人為本素質教育的康莊大道。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逐漸認識并走上這條康莊大道,伏羲班不過是先走一步而已?!?/p>
對于伏羲班的意義,吳清鴻教授說:“不在于甘谷伏羲班辦得多好,而在于它開了個頭,為更完善的人本素質教育開了個頭,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面復興開了個頭?!?/p>
伏羲班正在探索大道至簡的基礎教育改革之路。伏羲班教育實踐現實而深遠的意義,也將隨著伏羲教育的發展而日益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