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珊




從匈牙利到中國
沙畫,即用沙子做畫,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融合了國畫的寫意、油畫的寫實等精髓于一體。沙畫作品新穎獨特,自然動人,具有傳統的神韻,又呈現現代風采,在傳統中兼具現代感,富有別具一格的神韻之美,它結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又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
細軟的沙粒從指縫間滑落,通過鋪沙、揚沙、推沙、切沙、勾沙、濺沙、用沙走線、漏沙、捻沙、筆觸用沙、投沙等11種手法,一粒粒沙子猶如神奇的畫筆,逐漸描繪出沙畫師的藝術“夢工廠”,一幅幅動人的畫面瞬間躍然沙盤之上。
動態沙畫,最早由來自匈牙利的世界著名沙畫大師Ferenc Cako所創造。它在白色背景板上用沙子現場作畫,并結合音樂通過投影展現在屏幕上,其獨特的表演魅力,能使現場觀眾產生夢幻般的感覺和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沙畫于2004年進入中國,當年,中國最早從事動態沙畫表演的藝術家高贊民在CCTV錄制了中國第一個沙畫作品《成長》,2008年《奧運圣火》、《邁克爾杰克遜》、《玉樹地震》、《春天里》等作品引來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國內外媒體的報道。從2008年全國的十幾名沙畫師到2010年上百名到至今的幾萬人,沙畫工作室、教學培訓班逐漸增多,沙畫業的發展呈加速度趨勢。
動態才是精髓
沙畫藝術的全稱應該是“動態沙畫藝術”,它有現場表演、錄制視頻兩種表演形式。中國動態沙畫創始人,曾受邀奧組委參與設計奧運吉祥物,被譽為“中國沙畫之父”高贊民的弟子韓塊塊說:“沙畫關鍵是創意,例如有些鹽業企業用鹽代替沙子做材料,想法很新穎;更有面粉企業用白面作畫的創意面粉廣告,讓人眼前一亮。”
對于沙畫現場表演與視頻制作這兩種表現形式,現場表演更難于視頻制作。現場的沙畫表演重在營造“人沙合一”的意境,作畫者的整體妝容造型、服裝搭配,都要與手下的主題相呼應,以曼妙的身姿、動人的表情、柔軟的雙手、靈動的肢體語言切換出動人的畫面,使觀眾的視線跟著美妙的手進入意境,尋找他的主人,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現場表演講究的是大氣、唯美、流暢、連貫,行云流水,沒有休息,在短短的十分鐘內,觀眾不僅僅是看手,更要求作畫者把握好音樂節奏、肢體語言、表情神態……萬一不小心出錯,更要巧妙的補救。“單從這一點來說,心理狀態很重要。熟練的沙畫藝術家是能很好地控制現場的各個因素的。”韓塊塊說。相比之下,視頻制作往往需要二三十個畫面,非常細、非常精致,需要畫幾個小時甚至更長,然后通過減速、增速、特效、文字等后期剪輯保留最精華的部分,濃縮成僅5分鐘的視頻,供欣賞、拷貝。
七天可速成
沙畫作為結合創意和變化的高雅藝術形態的奇妙之處,就是沒人知道下一刻會出現什么畫面。由于作畫者的手法和沙子與底部亮光形成的獨特影像,所以有一種奇妙的視覺效果。最特別的是觀眾可以直睹作畫者熟練的構思、靈巧的技法、豐富的色彩、快速多變的畫面和連環畫式的故事情節的演繹。
從6歲到60歲,沙畫學習不分年齡段,門檻很低,只要7天時間,容易學會;但是要學好、學精,需要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
7天就能“速成”,很大程度上是由沙畫材質的特殊性決定的。只要稍微用手背一推、一撥、一鋪、一揚,不同的造型立刻躍然沙盤之上。對于沒有美術功底的學習者,沙畫易于入門,它不同于油畫、國畫等,不是注重把人物畫得有多么逼真、多么寫實、多么精致,而是更講究隨意瀟灑,更注重畫面的變換,更注重瞬間的過程,就像變魔術一樣,充滿故事性。“很多人沒有學過畫畫,但是創意思維非常好。區別于舞蹈、唱歌和樂器演出,沙畫能給欣賞者帶來眼前一亮的感覺。尤其是動態沙畫沒有剪輯,重在看過程、流程與創意,瞬間的變幻過程,才是沙畫最美之處。”韓塊塊說。
獨辟創業蹊徑
作為一門神奇的藝術,普通的一捧黃沙,到了沙畫大師手里,就變成了金沙。這種21世紀剛剛興起的一種與舞臺藝術相結合的表演形式,突破傳統藝術,創意神奇、畫面絕美,配合優美的背景音樂,可以根據各種題材創作,將繪畫、音樂結合科技手段,完美地呈現在世人面前。用一個底部白色透明可照亮的燈箱,然后把細小的沙子撒在上面,以沙子為材料,以手指為畫筆,手指、手掌、手臂揮舞時,一幅幅動人的畫面躍然沙盤之上,投影到大屏幕上供人欣賞,還配以美妙動聽的音樂……
從畫面的不斷變換到最后公司LOGO或產品形象的演變過程,沙畫創意獨特,技法熟練、渾然天成,能表現特定主題,是為宣傳企業形象及展示品牌及產品量身打造的創意性節目,它廣泛應用于文藝晚會、新產品發布會、企業年會、客戶答謝會、婚宴、聯歡會、文化節等活動。“近幾年以沙畫為創業途徑,在學校開設公開選修課的人越來越多,超過八成的人將其作為兼職”,韓塊塊說,“我有個做后勤的朋友由于沙畫這個才藝,被調選為公司的藝術創意部門。”沙畫的涉及范圍極廣,有醫生、烤鴨師、IT人士、教育證券公司職員、教師、政府公務員等各行各業的愛好者,它不僅僅是一種才藝,更是一個接觸外界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