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帥 曾會生 李 涼
終結討薪“馬拉松”需制度救濟
自2014年12月10日新華網報道了“湖北42名農民工討薪兩年,被8部門踢皮球至今未果”一事后,網民對此表現出強烈不滿。一時間,“惡意欠薪”、“政府不作為”等言論呈井噴之勢,引發社會關注。
網民“貓之魚”:農民工從事的是最辛苦、最低賤的工作,掙的是血汗錢。任何一級有責任意識,懂得權力來源的政府,都不應該面對農民工難以到手的血汗錢無動于衷。討要工資的農民工,700多天換來的卻是“市長都管不了”的回答,皮球踢到這種地步,令人心寒。
網民“趙歐仁”:如果相關職能部門都能摒棄“各掃門前雪”的工作態度,都能盡自己的力量主動出面協調,相信問題早已解決?,F在中央正在大力“反四風”,這些部門的所作所為顯然是與之背道而馳的。
網民“@河商”:執法缺失乃至踢皮球,是一種嚴重的制度潰敗,比企業欠薪之惡更甚。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努力出臺“權力清單”,與之對應的還有“責任清單”。解決農民工被欠薪,其實“權力清單”已很明確,關鍵是要配以“責任清單”,讓責任分解到人,讓責任無可推卸,讓皮球無處可踢。
治理“裸官”也應常態化
新華網2014年12月15日報道,2014年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進一步加強“裸官”管理監督。結合開展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全國共有3200余名副處級以上干部報告了配偶或者沒有配偶但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情況;對近千名在限入性崗位任職且配偶或子女不愿意放棄移居的領導干部,全部進行了崗位調整。
網民“@無名”:中央清理“裸官”的舉措從根本上遏制了一些既想要權力又想謀后路的人的行為。把給自己謀后路的人,把不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官員清理出重要的領導崗位,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網民“汪濤”:當前社會出現的“裸官”出逃,就是鉆了管理機制的“空子”,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要堵住漏洞,就是要讓“裸官”失去僥幸心理,斷掉“裸官”的“后路念想”。如此一來,既保護了“裸官”個人,更是保護了國家的財產不受損失。
網民“岱岳001”:對于“裸官”的治理需要標本兼治。不僅要對“裸官”進行及時的排查和清理,更需建立和完善制度,加強對“裸官”日常管理,這樣“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堵住漏洞。
行業協會“亂象”亟待整頓
自稱是經政府部門批準成立的行業協會,但在民政部網站上卻查詢不到相關記錄;只需繳納1.45萬元的會員費,就能成為協會的副理事長,最高繳納9.45萬元,就能成為協會的副會長。2014年12月21日,《北京青年報》一則題為《中國營養協會未備案,交9萬可當副會長》的新聞引來了不少網絡轉發。
網民“張衛斌”:協會之所以能常年組織大規模活動斂財,協會的網站能夠上線,民政部門也好,工商部門、工信部門也罷,有哪一個部門能說與自己一點關系沒有?協會“掛羊頭賣狗肉”,暴露監管缺失。
網民“薛家明”:只要有權力站臺,只要能吸收到相應的社會資源,贊助企業不會介意中國營養協會的身份問題。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對套牌的中國營養協會口誅筆伐的同時,也要探究一下,“套牌”的協會背后,有無“正牌”的權力?
網民“印榮生”:行業協會亂象不能再繼續了,相關部門須嚴加整治。對那些通過境外注冊,以協會“羊頭”,賣公司“狗肉”的跨境注冊協會,更要依法清除。即使對那些有合法身份的協會,也要嚴加監管,斷其“巧立名目,非法斂財”的念頭,逼其回歸服務企業的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