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雯
因為我自己非常喜歡打羽毛球,我就經常把我們全家人都弄到球場里面去。女兒小的時候就在球場旁邊玩,拿個球拍顛一下球。我就問她:“你想學嗎?”她說:“想?!蔽艺f:“那行,你要是想學的話我們就正經找個老師?!?/p>
我們找了一個省隊退役的教練教她,沒有想到一發不可收拾。
女兒從八歲的時候開始練羽毛球,九歲的時候就被教練拉出去打比賽。他們去參加廣州番禺區的青少年公開賽,不分男女、不分年齡。女兒被分到了乙組里面,十個小孩一個組,要拿到全組的第一名才能夠出線。
參加第二輪決賽的時候,很辛苦。滿分21分的比賽,一個九歲的小孩在同一天時間里要跟九個小孩三盤兩勝。她打完了八個小朋友,都贏了。但是她跑到我面前來,眼淚就掉下來,說:“媽媽,我不行了,我已經打不動了。我真的不行了,累得都有點虛脫了?!?/p>
我跟她說:“行。要不然我們干脆就結束吧,這個比賽安排也特別不合理。但是,假如說你還能堅持一小會兒,就多打幾場,說不定你就可以參加明天的決賽?!?/p>
結果,她跑到了更衣室,拿毛巾把眼淚擦干,說:“行,我來打?!?/p>
在和第九個小朋友對打的前兩局,比分是1:1,她跟對手—一個小男孩都打得筋疲力盡,兩個人都不行了。結果第三盤呢,她17比19分落后。我當時心想,行了,反正她盡力了,我們就高高興興出去吃一頓得了,結束今天這么疲勞的一天。結果沒想到的是,她把對手定格在19分,以21分贏了最終的比賽!
當初讓女兒學打羽毛球,我其實只是想讓她通過羽毛球的訓練把身體鍛煉好。令我沒想到的是,小小羽毛球帶給我們的收獲,遠遠超出了運動健身的意義—女兒從那以后每天都是六點鐘起床,風雨無阻;她很自覺地認真學習,中考時考了700多分,上了廣州市的重點學校;后來,她選擇出國留學,進了英國威爾士國家青年羽毛球隊,除了每天堅持跑步之外,課余時間都去參加專業的羽毛球訓練了,每次打完兩個小時的羽毛球,教練還要她跑三公里。
現在,女兒已經有了堅持、毅力、主動、積極等等各種各樣正面的態度,而這些就是從體育當中培養起來的。
后來,女兒在作文里寫到那場羽毛球比賽的一句話,令我至今印象深刻。她說:“在那個時候,我發現沒有什么困難是不能克服的。以后遇到困難啊,我就要像打羽毛球一樣把它打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