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娜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要求的全面深入,小學體育教育要在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以確保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樹立終身體育意識。但是,從當前小學體育教育的現狀看,“過度保護”問題凸顯,嚴重制約小學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進而阻礙教學目標的實現。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小學體育教育中“過度保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其次為消除小學體育“過度保護”的負面影響提出對策。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育 過度保護 負面影響 消除途徑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體育教育理念逐漸向多元化發展模式轉變。在此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要在落實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上寓學于樂,實現對小學生個性、興趣的培養,并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然而,我國小學體育教育不僅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師資隊伍上存在一些問題,還存在“過度保護”現象,因此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嚴重制約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因此,如何克服“過度保護”弊端以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亟待解決。
一、小學體育教育中“過度保護”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阻礙了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教育過程中要獎罰分明,從而使其在明辨是非對錯的基礎上提高小學生的適應能力,進而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但是,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出于對學生安全問題的顧忌,在傳授基礎體育知識的過程中會盡量減少練習,這不僅會挫傷小學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而且會無法培養小學生的獨立個性、合作能力及自我保護能力。
(二)導致小學體育教育逐漸“邊緣化”。
當前,小學體育教育立足服務素質教育,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而當前的小學體育教育不僅課時少、設施陳舊且師資力量弱,還存在只講體育知識、忽略實踐課程的現象,從而實現對小學生身體安全的保護。這就促使學體育教育在教學體系中逐漸被邊緣化,無法發揮自身在學科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三)降低家長對體育的重視度,挫傷小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更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雖然當前部分家長能夠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有重要作用,但是當前的421家庭結構形式下,家長擔心孩子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受傷,進而以確保孩子安全為首,極力控制好孩子的人身安全。而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這樣的教養模式會挫傷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二、消除小學體育教育中“過渡保護”負面影響的途徑
(一)社會應為小學體育教育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
首先,要全面提高全民運動在社會中的影響力,進而逐漸使國人樹立“終身體育”意識。一個人擁有淵博的知識,也需要強壯的身體作支撐,從而將知識化作前進的力量。因此,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是順利推進小學體育教育的基礎。其次,要對當前的現有法律法規內容進行補充,以避免當前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誤讀,進而克服“過度保護”的法律弊端,從而為體育教學打開“綠色通道”。最后,凈化社會輿論風氣。當前媒體等輿論的傳播速度快,在一些能夠“博得眼球”的地方,刻意進行“無良”報道,但事實上,只要做好必要的防護工作,小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安全隱患就可以避免。另外,體育運動難免會存在一些磕磕碰碰,但是不能因為要確保小學生“毫發無損”而放棄體育運動的意義與精神。所以社會要凈化輿論環境,淡化家長、學校的“過度保護”意識,以確保小學體育教育順利開展。
(二)教師應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
首先,教師要摒棄在傳統體育教學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不負責任思想,以小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為教育理念,從而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其次,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及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在調動小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使其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從而在確保小學生身體安全的基礎上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
(三)學校應給予體育教育以充分的重視,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學校要在思想上重視小學體育教育,以逐漸提高教師對體育教育重要性的意識,進而強化體育教育的學科地位。其次,在行動上學校要給予適當支持,合理配置教學資源,以改變當前小學體育課時少、活動場所及活動設備不足等現狀;與此同時,要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素質;最后,要明確落實責任,以使教師具備基本的責任意識,從而在確保小學生安全的基礎上,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科學有效開展。
(四)家長要在重視體育的基礎上,實現教養方式的轉變。
首先,要強化家長對于體育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使其認識到“過度保護”下的教養方式是無法實現孩子的全面成長的;其次,家長在轉變自身思想的基礎上,鼓勵小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在課余時間多帶領孩子享受體育所帶來的快樂與自由,比如帶孩子學習游泳、打羽毛球及徒步登山等。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的全面要求下,新時期的小學體育教學要承擔起服務素質教育的重任,實現對小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進而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這就要求社會、家長、學校提高對體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給予行動上的配合與支持,從而消除“過度保護”帶來的弊端,提高小學體育教育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雁飛.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引領與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張志宏.試論小學體育教育重要性及有效性提高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8(18):159.
[3]鄭全偉.淺談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7(07):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