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平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長期影響,中職會計教育存在教學方法陳舊、單一等問題,嚴重影響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高,嚴重影響中職會計培養目標的實踐,進而影響學生就業與前途。在會計教學實踐中,筆者積極嘗試在會計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形式的項目教學法,實現會計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會計處理能力,以取得較好效果。
一、項目教學與任務驅動教學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這里的項目主要指針對某個教學內容而設計的由學生獨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學效果的小任務。其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師掌握的現成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作為追求的目標,而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尋找得到這個結果的途徑,最終得到這個結果,并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建構主義的認知靈活性理論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方法。目前,任務驅動教學法已經形成了“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式,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適用于學習各類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強的知識和技能。
二、以任務驅動為形式的項目教學
從上面任務驅動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的內涵看,我們已經知道,項目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既有相似點又有區別,要想使教學效率最大化應把兩種教學手段結合起來,優勢互補,實行任務驅動為形式的項目教學法即對每一個具體項目,老師只做基本講解,指出完成工作任務的基本過程和思路。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明確它涉及的知識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自主探索和互動學習過程,明晰思路、探尋切實可行的方法,最終完成“任務”,進而培養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三、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現狀分析及任務驅動形式的項目教學法的應用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長期影響,中職會計教育存在教學方法陳舊、單一等問題,職業院校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企業標準相距較遠,會計專業生產性實踐基地建設嚴重滯后于實踐教學需要,嚴重影響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高,嚴重影響中職會計培養目標的實現,進而影響學生就業與前途。
因此,任務驅動式項目教學應對癥下藥,因實際學情、教情制宜,實施步驟如下:
(一)情景設置
以現實生活、工作中的實際狀況為基礎,向學生創設適當的任務情境,讓學生帶著任務置身情境之中,使學習更直觀、更形象,更易于學生理解知識。
(二)確定項目
小組通過調查、研究和討論,并在教師指導下確定具體的項目任務。讓學生思考要完成這些任務需要確定哪些事項,需要具備哪些知識,而這些知識正是完成任務必需的新的知識點,這樣就形成了學習需要和動力。
(三)協作學習
開展小組交流、討論,組員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工程項目任務。
(四)學習評價
學生學習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項目任務的情況衡量,包括教師評價、學習小組評價和自我評價三部分。
四、任務驅動形式的項目教學法在具體實踐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項目任務的選擇與教材的處理
項目選取是學習關鍵。選取項目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可大可小,既包含基本的教學知識點,又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既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又可以創造發揮。
(二)教師的角色定位
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地位是經常變化的,當學生學習新技能時,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當學生運用已學技能時,教師是導航員,當學生自主活動時,教師是觀察員,當學生以小組進行活動時,教師充當協調員。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還要及時給予指導。
(三)項目任務活動團體的確立要根據具體情況妥善安排
項目是由學生獨立完成,還是分組合作完成,要根據項目具體特點確定。對于單純針對某一新知識的項目,以學生獨立完成較合適;而對于涉及知識面較廣、難度較大的項目,則要分組合作完成。
(四)項目任務總結必不可少
項目完成過程是思路和技巧的總結。思路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明晰項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論上的不足。技巧總結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個項目活動的精髓。
“任務驅動形式的項目教學法”在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到了今后就業必需的技能,包括實踐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應變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理由相信,只要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各種“項目任務”,努力創設互動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情境,實現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評價體系及教材結構的根本變革,就一定能提高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效益,進而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及綜合運用能力,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