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勝 孫翔龍
摘 要: 基于能力本位的任職教育,依照裝備維修人才的任職要求,為培養部隊用得上、受歡迎、留得住、站得穩、過得硬、打得贏的裝備維修人才,在裝備維護實踐課程教學中,積極探索裝備維修教學組織與實施改革。本文主要從模塊化教學內容、模擬化教學管理、精細化教學組織及多元化教學活動等方面介紹裝備維護教學實踐。
關鍵詞: 能力本位 任職教育 維護教學
引言
能力本位教育以全面分析職業角色活動為出發點,以培訓對象履行崗位職責需要的能力為原則,以從事某一具體職業必須具備的能力為出發點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方法和過程。裝備維護課程是一門實踐課程,培養學員裝備維修保障崗位任職能力,使學員具備從事機務維修工作必備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保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近年來,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在裝備維護實踐課程教學中,結合培養對象崗位任職需求和課程特點,開展維護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從優化教學內容、細化實施過程、推行模擬三職訓練、豐富教學活動等方面實施裝備維護實踐課程教學改革,全面提升學員“知法規、識機件、會操作、懂維修、辨異常、排故障”的崗位任職能力,實現院校人才培養體系與部隊崗位能力需求的“無縫對接”。
1.強化崗位能力要求,模塊化教學內容
能力本位教育的最大特點是整個教學目標的基本點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一職業需要的能力,培養對象上崗后“能做”、“會干”和“頂用”。裝備維護課程以培養部隊維修保障人才為對象,滿足一線維修保障能力要求,實施裝備維修保障工作。根據任職崗位維修保障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求,對原課程內容的知識結構進行分解解讀,將知識技能型改變為能力結構型。課程內容分解為認知能力、一線保障能力、定期維修能力、排故能力、適應能力和組訓能力等6個能力模塊。使教學目標針對性更強,畢業學員具備精通專單一機型維修保障能力,同時滿足多種機型維修保障的基本要求。
2.結合維護課程實際,精細化教學組織
維護課程的主要特點是教學組織管理的嚴謹性和安全問題的特殊性,要求維護課程的組織實施更具體、更精細,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落實到裝備維護教學之中勢在必行。結合維護課程外場教學實際,詳細制訂精細化管理方案。主要進行外場教學準備精細化、外場教學實施精細化、外場考核評價精細化和外場教學總結精細化等“四個精細化”。外場教學準備精細化主要規定教員、學員和裝備實習保障人員在教學實施之前應落實的各種制度、實施及對應的各項準備工作;外場教學實施精細化主要對外場裝備教學實施過程進行規范化設計,詳細制定外場教學實施過程中每個環節規范化和正規化的要求;外場考核評價精細化改革外場考核方式重視能力考核,構建“操作技能、法規知識、任職能力、維護作風”四位一體的多元考評體系,考核方式堅持四個結合,即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專業技能與任職能力相結合、模塊化考核與綜合結束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核和結束考核相結合,客觀、全面地反映學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外場教學總結精細化規范了教員、學員與管理者教學總結的細節和要求。
3.面向任職崗位實際,模擬化教學管理
能力本位的任職教育是一種崗位適應性教育,其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指向培養對象的崗位任職需求,滿足任職能力要求。裝備維修課程培訓目標是培訓對象不僅應達到自身裝備維修需要的工作能力,而且具備領導組織實施維修保障工作的技術管理能力,為滿足部隊任職崗位實際要求,人才培養模式從技術型向“技—指—管”型轉變,在教學管理中實施模擬化教學管理,即“模擬任職”訓練。“模擬任職”就是在維護課程的實習過程中,區分日常行政管理的中隊長、區隊長、班長的管理形式,模擬飛機維修管理中隊長、分隊長、機械師等職務的技術組織管理形式,是技術管理結構,重在技術管理能力培養。“模擬任職”訓練的實施過程:一是確立模擬管理結構,每個實習班有1個模擬中隊長、2~4個模擬分隊長,6~12個模擬機械師。二是明確模擬任職職責,根據部隊實際情況,制定“模擬任職”訓練的職責要求。三是規范組織管理程序,第一步提前下達任務;第二步進行幫帶;第三步學員課堂參與;第四步教員講評。通過模擬任職訓練,培養每一名學員的責任意識、服從意識、安全意識,提前適應部隊的技術管理模式,自然順利地實現到部隊任職的轉變。
4.遵循課程教學規律,多元化教學活動
外場教學應遵循學員認知規律和課程教學規律,緊扣課程特色,體現“四個結合”,即面向崗位與貼近裝備相結合、實裝教學與模擬教學相結合、強化實踐與注重管理相結合和培養作風與重視法規相結合。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和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開展“以練促學”、“航空法規知識競賽”、“航空工程專業技術能力考核”、“挑戰對抗”等一系列教學活動,在傳授知識、培養專業技能中注重團隊精神、戰斗精神培養,激發學員學習積極性,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崗位任職能力,增強教學效果。積極開展外場教學方法研究,在案例教學、啟發式、研討式、比較式等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貼近部隊實際,結合實習保障現狀,踐行多種教學方法。體現課程特色的有:“模擬+實裝”教學法:一方面解決新機維修訓練模擬器材缺乏、實裝維修訓練耗費大、安全性差等問題,另一方面激發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競賽式教學法:競賽活動以鼓勵學員全體參與、充分發揮每位學員的積極性為原則,強化學員的主導作用。
目前裝備維護課程實現以能力為本位的任職教育轉變,教學效果逐漸顯現。但隨著學員構成變化和培訓任務的增加,針對不同培訓對象,結合新的培訓任務,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為部隊培養合格的維修保障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曉義.教學模式[J].1995,12.
[2]陳浩.任職教育條件下主體性教學模式在外場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航空裝備教學法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