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貴
摘 要: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在他們身上不僅體現著教育目的、制度和功能要求,而且體現著教育規律的要求。新時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是民主和平等的新型關系,這種新型師生關系體現在師生間的融洽上,表現為教育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協調一致。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保證,它對教育效益能產生直接的積極影響。因此,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一直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愛心 誠心 耐心 品行 態度
一、用愛心感化學生,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敝挥薪處煇蹖W生,學生才能愛教師。沒有對學生滿腔熱情的熱愛,便沒有教育。所以教師愛學生是教學工作中的一種動力、一種力量。人們常把教師愛譽為“照亮學生心靈的火焰”,“開發學生心智的能源”,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浸潤在充滿愛的陽光的教學中。學生一旦意識到教師真的愛護自己,就會信賴老師、親近老師,樂于與老師交流。
對后進生的關愛更不能忽視,應作為愛心感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后進生的形成因素多種多樣,無論是先天智力,還是后天教育不得法,但他們都或多或少地受過教師、家長、同學的冷眼、諷刺,甚至訓斥,使他們感到孤立,無所依靠。因此,他們比一般學生更需要關愛,這就需要教師細心尋找后進生的閃光點,表揚激勵,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溫暖,從而強化他們的成功意識,促進他們轉化。如上課時,每到簡單的內容總讓后進生先回答,回答正確后總是投以贊賞的目光。平時,只要后進生取得進步,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也要表揚、贊賞他,從而提高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二、用誠心對待學生,增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
真誠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品德。但這對于教師來說,更為重要,正如美國教育家H.C.登斯所說的:“對一個教師來說,在我看來這一點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在知識和道德兩方面都表里如一、誠實坦率”。在師生交往中,教師應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而不是說大話、說假話,戴著虛偽的面具。
真誠是建立良好師生人際關系的基礎。教學中,教師只有真誠地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成長,與學生誠心地交往,才能讓學生認為老師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和藹可親的大朋友,和他們一樣,絕非完人。師生之間應相互依賴、相互提高,兩者應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如在一次講課時,由于大意,我出了一個錯,有個學生發現后,下課給我指了出來,面對學生的這種行為,我沒有為了自己的面子責怪他,反而表揚了他。然后說:“看來不論是誰都可能出錯,想要少出錯、不出錯,以后怎么辦?”學生異口同聲地說:“認真、認真、再認真。”這場景感動得我差點流下淚來。這件事更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認知興趣,他們在認真聽講時,又主動承擔了幫助老師檢查的任務。
教師的誠心還表現在與學生打成一片,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教師可以信賴,永遠和他們在一起,是他們中的一分子。
三、用耐心引導學生,加深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學生年齡不大,犯錯在所難免,教師在對學生做思想工作時,要有較好的耐心,切勿急躁。尤其現在的學生在家里備受寵愛,其獨立性、自覺性相對較差,往往需要下很大決心才能改正錯誤,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表現得沒有毅力,有時同一錯誤會犯幾次。如果教師缺乏耐心,就會大大降低教育學生的質量,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站在學生角度認識他們、理解他們、引導他們,不能實行獨裁統治,更不能有學生干了什么,紀律上就自動加上一條不準干什么的做法。如自習課上,個別學生愛說話,點名又不起作用,教師可以采用商量的語氣說:“同學們,我們能不能做到這一節課不說話,安安靜靜。”那么說話現象就會因學生的承諾而得到有效禁止。
四、用良好的品融化學生,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交往
教師首先要有高尚的品格,也就是良好的人格表現。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誨人不倦”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品格特征的體現。陶行知先生曾說:“教師的道德品質不僅是規范自己行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學生的需要。”教師要在長期教育教學工作中逐步培養自己高尚的品質,如為了完成工作,要不斷學習。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往往會吸引、感動學生,學生會暗暗下決心,做老師那樣的人。老師這個學習榜樣會使學生努力學習,并愿意與教師接近,與教師交往。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往了解學生,探索學生的發展規律,尋找學生成才的方法。
五、用樂觀的態度面對學生,活躍師生之間的和諧氣氛
人生是一種經歷,有的是酸甜苦辣,當教師的同樣有自己的悲歡離合。但在工作中,我們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寫在臉上面對學生。正確的做法是以樂觀態度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到和你在一起永遠那么快樂,那么無憂無慮。你的樂觀不僅會改變他們對你的看法,而且能感染他們,使他們受到某種鼓勵而走近你,有勇氣訴說自己的內心世界。
總之,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教師勞動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師生間的關系是否融洽和諧,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效果優劣。因此,教師要主動愛護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搞好師生關系,才有利于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中學語文.
[2]通化師范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