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泉
1.引言
奶牛的生活環境因素對奶牛的生產性能有很大的影響,環境因素包括綠化、消毒及防害等。通過對這些環境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檢測、控制,因地制宜地改善奶牛的生活環境因素,可極大地促進奶牛的高產、穩產及生產優質奶。
2.環境因素的改善與控制
2.1奶牛場的綠化措施
2.1.1場界林帶的設置
在場界周邊種植喬木和灌木混合林帶,如屬于喬木的大葉楊、旱柳、垂柳、鉆天楊、榆樹及常綠針葉樹等,屬于灌木的河柳、怪柳、紫穗槐、刺榆、醋栗及榆葉梅等。特別是場界的北、西側,應加寬混合林帶,寬度達12米以上,一般至少種植6行,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
2.1.2場界隔離林帶的設置
主要用以分隔場內各區及防火,如在生產區、住宅區及生產管理區的四周,都應有這種隔離林帶。一般可種植北京楊、柳樹或大青楊、榆樹等,其兩側種以灌木,種植兩三行,總寬度三五米,必要時在溝渠的兩側各種植一兩行,以便起到隔離的作用。
2.1.3場內外道路兩旁的綠化
路旁綠化一般種一兩行,常用樹冠整齊的喬木或亞喬木,如槐樹、杏樹、唐槭及某些樹冠呈錐形、枝條開闊、整齊的樹種,可根據道路的寬窄選擇樹種的高矮。在靠近建筑物的采光地段,不應種植枝葉過密,過于高大的樹種,以免影響牛舍的自然采光。
2.2消毒
2.2.1經常性消毒
為預防疾病的傳染,對奶牛經常接觸的人及一些器具要進行消毒,以避免奶牛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傳染。對經常出入的場門、舍門進行必要的消毒,簡單易行的辦法是在場舍門內處設消毒槽,人員、奶牛出入時,踏過消毒槽內的消毒液以殺死病原微生物。消毒槽要由獸醫管理,定期消除污物,換新配制的消毒液。進場時經過淋浴并換穿場內消毒后的衣帽,再進入生產區,這種預防措施非常有效。
2.2.2定期消毒
為預防傳染病的發生,應該定期對圈舍、欄圏、設備用具等進行消毒。特別是當全部奶牛出售、奶牛居舍騰空后,必須進行全面的徹底清洗和消毒,把治病微生物殺滅,使奶牛居所環境清潔、通風、日照充足,保證衛生干凈。
2.2.3及時性消毒
如果發生奶牛傳染病等突發性事件,要對奶牛居住的屋舍進行迅速、徹底的消毒。對染病奶牛的分泌物、排泄物進行消毒,對染病奶牛身體要消毒,更要對染病奶牛尸體進行深層次的消毒,以避免傳染的流行,徹底阻斷疾病傳播路徑。另外,在消毒過程中使用的器具等也要進行消毒。
2.2.3.1物理消毒法
輻射消毒是最近興起的新的方法。輻射消毒包括紫外線照射和電離輻射,電離輻射主要有X射線、伽馬射線、貝塔射線、陰極射線、中子輻射及質子輻射等。電離輻射的特點是具有強大的穿透力,可直達病灶,殺滅病毒和細菌,而且它并不產生熱效應,不燒灼物體,它的應用領域包括制藥工程、食品工程及基因工程等。但是缺點是設備比較貴,管理上也增加費用,因此投資增大,一般企業目前尚難以采用。
高溫消毒法主要包括:火焰、煮沸及蒸汽等法。火焰可以把受感染的一切物品都燒掉,比如價值不大的器具、奶牛用的草墊子、污染的飼草等。這種方法可以消滅一般的微生物和對高溫有敏感的一些芽孢,因此這是比較容易使用的方法。用火焰可以燒鋼鐵制造的器具、黏土夯筑的墻體、磚瓦結構的屋舍、水泥澆筑的墻壁、縫隙等;煮沸和蒸汽方法可以蒸煮衣物等,包括奶牛用品、人員用品等,這種方法行之有效。
2.2.3.2化學消毒法
常用的消毒藥有燒堿、草木灰、石灰乳、漂白粉、高錳酸鉀等。要根據實際情況選配這些藥物,常用的消毒法有浸泡法、噴灑發和熏蒸法,有時也可采用氣霧法。
2.3防害
使用化學殺蟲劑,定期噴灑以殺滅蟲蛆等。近年來,我國已經生產多種低毒高效的殺蟲劑,對奶牛的生產沒有影響,但可殺滅大量蚊蠅、蟲蛆、牛虻等有害昆蟲。
滅鼠是全球各國畜牧業工作者重點研究的一個課題。最新的方法是使用持續而沒有規律的高頻震蕩波,使老鼠思維混亂,亂碰亂撞,自己消耗自己,最終被抓捕或被折磨昏厥。要從堵塞老鼠洞、組織人員捕鼠等各方面開展工作,進行經常性防鼠巡查,一定把滅鼠工作重視起來。
3.結語
奶牛的生活環境因素對奶牛的生產性能有很大的影響。環境因素包括綠化、消毒及防害等。通過對綠化、消毒及防害等環境因素科學合理的檢測、控制,因地制宜地改善奶牛的生活環境,可極大地促進奶牛的高產、穩產及生產優質奶,對科學合理地養牛、育牛,提高畜牧業生產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杜洪祥,張學煒.改善奶牛生態環境提高原料奶衛生質量[J].中國乳業,2006,12:32-34.
[2]張計朝.著力改善奶牛生存環境促進乳業健康發展[J].今日畜牧獸醫,2013,04:8-12.
[3]吳永勝.夏季奶牛飼養環境改善的方法[J].養殖技術顧問,2014,06:39.
[4]吳克謙.奶牛養殖要重視環境保護[J].中國動物保健,2007,11:51-52.
[5]于斌,蔡樹美,辛靜,郎莎莎,羅娟,李昌貴,錢曉晴.規模化奶牛養殖場對環境污染的影響與防治[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01:163-165.
[6]吳曉巖.淺談畜牧場的環境管理[J].吉林畜牧獸醫,2010,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