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1.體育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情感品質
情感就是對外界刺激的心理反應,如喜歡、憤怒、恐懼、厭惡、悲傷、憂郁等。任何活動都是在情感的影響下進行的,尤其是體育活動,特別是青少年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們的情感和情緒為轉移,常常表現出不是用理智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學論專家鮑良克所說:“情緒調節著學生對教學的態度和積極性、情感環境決定學生在教學中的注意力,有興趣、滿意、積極、精神振奮,還是冷漠、不滿足、散漫、壓抑。”可是情感是維系和協調師生雙邊活動的紐帶和橋梁,是教學活動的靈魂,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尤其是體育教學,由專業特點決定教師要經常手把手地教學生動作,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更直接、具體。教師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暗示、每一個眼神都傳遞著教師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學生的巨大變化。良好的情感如:熱愛之情,可表現為一種傾向,形成一種動力。期待之情是教師對學生的深切期待,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是鼓勵學生上進的動力。愉悅之情是教師帶著愉快情感走進課堂并自始至終保持愉悅心情,將學生帶進一個和諧、輕松、友愛的學習環境。寬容之情是縮短師生心理距離、消除師生間隔的良藥。
師生情感和諧融洽,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學其道”。要營造出這種情感氛圍關鍵在于教師。正所謂情之所至,金石為開,實踐證明,教師的情感因素對教學至關重要。體育教師應努力培養自身良好的情感品質,在教學中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育人,使學生在最佳情感環境中更好地獲取知識、掌握技能、接受教育,也是教好與學好的保障。
2.準備活動內容要豐富多彩
一套基本體操,一個游戲長期使用,久而久之,學生感到乏味、厭煩。在教學中,準備活動的內容應全面、豐富、形式多樣。既要有徒手體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又要有行進間的;既要有單人的,又要有雙人或集體的;既要有一般練習,又要有模仿、誘導或輔助性的專門練習。這樣學生才會感到新穎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的同時激發學生的運動欲望。
3.準備活動要具有青少年特點
青少年由于年齡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顯著差異,這就決定了青少年的準備活動應具有獨特性。但在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區別不大,一套操,一個游戲,小學用,中學也用,甚至把高級運動員的專門性練習也拿來用。這種毫無區別、毫無特點的準備活動,不符合教學規律和中學生的生理特點。青少年的準備活動應根據身體發育特點,以游戲或簡單易學動作為基本,再結合教材特點,提出不同要求。
4.教給學生自覺學習的方法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要把體育教學單一地理解為直接為增強學生體質服務,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自覺學習、自覺鍛煉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是為了不教”和“自練通行,自學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因地制宜地組織學習材料,使教材中的圖案、文字表達方式符合各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性,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明確原理,掌握方法。
5.加強校本教材的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安全因素影響,現使用的體育教材中的部分內容,教師在體育課上不敢教授,如單杠、雙杠、體操中的部分項目等。主要是因為這些內容練習起來難度較大,比較危險,容易出現意外的運動損傷。校方和教師害怕出現傷害事故,因此學校領導對此不做過多要求。今后這方面的教學內容可以適當減少,但是體育教師應該積極開動腦筋,加大校本課程開發力度,引入一些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作為補充,比如武術、羽毛球等能使學生終身受益的項目,作為校本教材引入課堂,從而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體育教師在選擇教材要注意教材的多樣化,重點突出;要注意不同教學內容對學生各方面發展的影響,處理好各水平階段的縱向銜接,以及與相關學習項目的橫向聯系,以促進學生學習連貫性和逐步提高;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創造性思維,以提高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6.加強單元集體備課,合理安排板塊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體育課堂中,學生人數過多等因素勢必會影響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備課組可以針對現有教材,選取部分教學內容,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形成若干個教學單元。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每個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相互交叉安排教授的內容,這樣就能很好地解決學校器材和場地不足的問題。
同時,通過采取板塊式教學模式,每個教師在一定的板塊內進行有效教學,是解決目前學校場地不足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種很好的手段。如在四塊籃球場上,通過板塊式教學,兩塊場地上籃球,一塊場地上排球。一塊場地上武術,只要教師精心設計,通過不同的板塊進行教學,就能使得學校場地器材的安排更科學合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和有效性。
7.備課時認真安排歡樂、興趣因素的內容
要使體育課充滿笑聲,必須認真備好課,吃透教材,抓住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興趣是學生求知的動力,一旦學生有了求知欲望,就會主動探索,自覺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備課時,在課的各階段要適當安排有趣味的練習,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樂園,讓學生在玩中樂、樂中玩。其次教師要和學生活動在一起,主動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把課備在學生感興趣之處,符合學生的口味。另外,教材的搭配要體現科學性,組織教法要體現出新穎性,場地器材的布置要體現出形象化和情境化,重視學生接受能力,這實質上是學生的需要。
8.安排練習時有趣
練習是學生各種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優化練習設計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一環。單一練習乏味,使學生厭學,因此,練習設計要盡量做到多樣化,趣味化。在前滾翻練習時,我安排了自練、互練、小組組合練及互比、互評的交替練等方法,其間教師則運用精講示范、恰當點撥、分層要求和整體提高等方法進行指導。這樣的練習安排既能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又能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