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
摘 要: 高中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主要表現為對實驗的濃厚興趣,尤其是趣味性實驗。精講的前提是教師充分地備課,這就要求教師充分了解教材,了解自己的學生。當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總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方面,這就需要及時不斷地反思。
關鍵詞: 激發興趣 精講多練 課后反思 實驗教學 高中化學教學
教育質量是教育事業的生命,而提高教育質量不能寄托在“加班加點”的補課上,其主渠道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更科學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仍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要想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必須從課堂抓起,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入手,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引導學生突破高中化學課時少、任務重、內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極易混淆等矛盾,幫助他們過好基本概念關、實驗操作關等,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靈活運用化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實踐中的做法談談體會。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樂學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巨大動力,發明創造的源泉。興趣的培養在于誘導。高中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主要表現為對實驗的濃厚興趣,尤其是趣味性實驗。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學的開篇課《緒言》中,我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魅力,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圖片展示、視頻片段播放,補充了一些能吸引眼球的趣味實驗,將學生帶入神奇的化學世界中,喚起他們的好奇心,使其產生學習化學的渴求。我們及時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教育,講化學的發展和形成,結合書本介紹科學家探索化學奧秘的軼事,如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居里夫人一生榮獲兩次諾貝爾獎,談聞名世界的中國古代發明如造紙術、火藥等,論化學與現代化建設和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語言,是國際上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
二、精講多練,提高教學效率
提高教學效率是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構建高效課堂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把新課程理念落實到日常教育教學行為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現實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精講的前提是教師充分備課,這就要求教師充分了解教材,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教材是固定的,學生是靈活多變的,只有在認真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定位課堂上要展示的內容與方式。展現新知的概念、法則、公式、定理等形成過程,力求通過新舊知識的比較、延展或比較性練習,探究新知。
善于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幫我們達到精講目的。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強化直觀效果,為多種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個興奮點,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在化學教學中我將一些難理解的、抽象的、有危險的、知識量大的課題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方法。例如:在講《水的組成》時,雖然有電解水的演示實驗,但學生從肉眼上只知道水在電解時分解成了兩種不同的物質——氫氣和氧氣,至于水在電解時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并不知曉。在這里如果加入多媒體《水的電解》課件,學生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觀變化,水在電流的作用下,一個水分子分成了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氫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氫分子,氧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氧分子,它們歡樂地奔向自己的新天地(負極和正極)。多媒體教學既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了物質的結構,理解了化學變化的實質,又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講得再好,還需要學生通過練習掌握,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們要精心設計探究問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例如:探究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時,提供必需的儀器和藥品,讓學生自主設計并動手裝配一套裝置,要求組內同學配合完成。由于各組儀器不盡相同,有的是試管、廣口瓶,有的是錐形瓶、平底燒瓶,有的是單孔橡皮塞,有的是雙孔橡皮塞,等等,故各組學生設計的裝置多種多樣,并由組內表達能力好的“推銷員”介紹裝置的優點,由全班同學評價,通過展示交流達到資源共享,既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又能調動學生創新積極性。
三、重視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在化學學科中占推很重要地位,可以這樣說,沒有實驗,就沒有化學。實驗教學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觀察能力、提高實驗能力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教師的演示實驗要直觀、準確和規范。組織學生做實驗時,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合作探究,鍛煉獨立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例如:在講酸堿一節時,首先做個“番茄實驗”,即提取番茄汁倒入試管中,滴兩滴到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成淡紅色。再往番茄汁中放幾粒鋅粒,稍稍加熱,可看到冒出氣泡。這一環緊扣一環的實驗,既讓學生急于想知道究竟,又對“酸的性質”有些了解,更豐富學生的聯想能力。
四、課后及時反思是保證
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教學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當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總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方面,這就需要不斷及時反思。例如:激發學生興趣的精彩導入,對知識重點、難點的創新處理,對實驗的合理改進等。這些閃光點可能是教師在授課中不自覺地、臨時地迸發出來的,但有心的教師卻能對此自覺加以整理、紀錄、反思,從而使這些閃光點長存,并觸類旁通,供教學參考。通過課堂教學自我反思,促進教學內容更全面,教學設計更合理,增強教學針對性,及時發現問題,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教師要精講多練,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在探究中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讓教學活動成為學生“主動性參與”的探索活動,從學習中獲得快樂的感受,提升其各方面技能。
參考文獻:
[1]毛瑞燕.激發學習興趣激活化學課堂[J].科技資訊,2011(33).
[2]花永鮮.初秋里的那一抹亮色——如何使化學課堂熠熠生輝[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2).
[3]劉亞萍.運用多媒體優化化學課堂[J].科技資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