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君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第二語言學習策略逐漸成為應用語言學的研究熱點,國內外許多學者在詞匯學習策略領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們的研究是在高等院校的英語專業或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中進行的,而對基礎階段高中生的學習策略涉獵很少。本文旨在提供適合高中生英語詞匯學習的學習策略指導,同時為如何在詞匯學習中運用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來提高教學效率提供借鑒。
O’Malley & Chamot(1990)把學習策略分為三大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利用認知處理知識,通過對語言學習的規劃、監控和評估等手段來調節語言學習;認知策略是學習者對學習材料進行分析、記憶、理解,進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采用的各種步驟和策略;社交/情感策略指學習者進行交際時使用的方法和策略。
一、元認知策略在詞匯學習中的應用
元認知策略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首先,詞匯學習費時費力,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制定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如:每天學習、復習固定的詞匯,每周、每月應學會多少詞匯量等。其次,在元認知策略中,自我監控必不可少。學生應該按照計劃監控學習過程、檢查學習結果,并且必要時調整學習方式。第三,在任務完成后,學習者應接受評估,做出學習總結。
二、認知策略在詞匯學習中的應用
英語詞匯繁多,但有內在的規律可循。掌握基本的構詞法會大大有助于突破記憶單詞的難關。構詞法通常有轉化、派生、前/后綴等,可幫助學生掌握單詞,如:
為此,在詞匯教學中,我們必須向學生介紹構詞法的基本知識,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達到擴大英語詞匯的目的。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時留意高頻詞,根據上下文猜測單詞意思,不失為在語境中習得詞匯的好方法。
三、社會/情感策略在詞匯學習中的應用
情感策略多用于降低學習焦慮,鼓勵學生在詞匯學習過程中不怕犯錯誤,看不懂時不驚慌失措,鼓勵學生使用多種認知策略,如上文提到的構詞法、上下文猜測法等,大膽猜測生詞的意思。
我們擴大詞匯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交流,當學生在交流中遇到生詞或不確定的單詞時,有幾種辦法值得一試。
(1)釋意。
例1:
Guide:Do you want to buy something?I mean the things that will remind you of the good time you spent here.
Tourist:Souvenirs?
Guide:That’s just what I mean,souvenirs!
導游一時想不起“紀念品”這個詞,他機智地解釋這是能夠給你留下美好回憶的東西,于是游客明白這位導游指的是souvenir這一詞。
(2)借詞。所謂借詞,就是當學生想不起一些詞時,設法從別的語言中借詞用(前提是聽話者也要熟悉這一語言)。
例2:
Teacher:Winter vacation is coming,if you can travel to a foreign country,which one will you choose to go?
Student:I want to travel around Japan.
Teacher:Why Japan?
Student:I think the Japanese national flower さくらis very beautiful...
這位學生不知道“櫻花”如何用英語表達,從上下文中不難猜出,さくら一定是日本國花。
英語學習策略是英語學習者在特定的語言學習或語言運用情景中,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或順利完成語言交際任務而主動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在語言學習中,詞匯是構成語言的最基本的要素,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詞匯學習策略,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和交際能力,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O’Malley &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e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文秋芳,王立非.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張維友.英語學習策略與技巧教程.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