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祥蘭
摘 要: 全概率公式和貝葉斯公式是概率教學中的重難點.本文利用啟發式、總結式等方法,對全概率公式和貝葉斯公式進行教學設計,并結合實例,給出相關的應用.
關鍵詞: 全概率公式 貝葉斯公式 完備事件組
1.引例
某廠使用甲、乙、丙三個產地的同型號電子元件用于生產電腦,其來自三地的元件數量各占0.25,030,0.45,且它們的合格率分別為0.95,0.96,0.97,
(1)若任取一元件,問取到的是合格品的概率是多少?
(2)若查出某一元件不合格,問該元件最有可能來自何地?
在第(1)問中,雖不知元件產自何地,但知道必是甲、乙、丙三地之一,合格率的大小與產地有關,而第(2)問則是已知結果追溯原因,并作出決策.為此引出解決這兩類問題的方法,即全概率公式、貝葉斯公式及貝葉斯決策.
2.全概率公式和貝葉斯公式
定理:設事件A ,A …A 兩兩互不相容,P(A )>0(I=1,2,…,N),且 A =Ω,則對任一事件B,有
全概率公式:P(B)= P(A )P(B|A )
貝葉斯公式:若P(B)>0,則P(A |B)= (i=1,2,…n)
證明參見教材.
由這個定理可得例2的解如下:
設A ,A ,A 分別表示“電子元件來自甲、乙、丙三地”,則A ,A ,A 構成Ω的一個劃分,又設B表示“取得的元件為合格品”,易知
P(A )=0.25,P(A )=0.30,P(A )=0.45,P(B|A )=0.95,P(B|A )=0.96,P(B|A )=0.97
于是
(1)P(B)= P(A )P(B|A )=0.25×0.95+0.30×0.96+0.45×0.97=0.9620
(2)P(A | )= = =0.3289
同理,P(A | )= =0.3157
P(A | )= =0.3552
由計算結果知P(A | )>P(A | )>P(A | ).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全概率公式和貝葉斯公式的條件完全相同,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全概率公式中,構成劃分的事件A ,A …A 是導致試驗結果的原因,故P(A )叫先驗概率,而在貝葉斯公式中P(A | )叫后驗概率,這是知道結果再追溯原因出在何處,并由此作出貝葉斯決策,這種決策方法在隨機信號處理、投資決策和風險管理等方面有廣泛應用.
3.應用舉例
例2:某人到外地開會,他乘火車、輪船、汽車或飛機去的概率分別為0.2,0.1,0.3和0.4,他乘火車、輪船、汽車遲到的概率分別為 , , ,乘飛機不會遲到,求他開會遲到的概率.
分析:引起目標事件P(B)“遲到”的所有原因為乘火車、輪船、汽車或飛機,它們構成了完備事件組,且P(B|A )已知,因此可以直接用全概率公式求解.
解:設B表示事件“開會遲到”,A ,A ,A ,A 分別表示“某人乘火車、輪船、汽車或飛機”,由全概率公式
P(B)= P(A )P(B|A )=0.2× +0.1× +0.3× +0.4×0≈0.152
例3:考試時選擇題有4個答案,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當學生不會做時可以隨機猜測.假設一個學生會做題與不會做題的概率相等,現在從卷面上看該題答對了,求該學生確實會做此題的概率.
分析:現在是知道結果“卷面上看該題答對了”,追溯原因“學生確實會做此題”,顯然是用貝葉斯公式.
解:設事件B表示“學生答對該題”,A表示“學生會做該題”,A與 構成了一個完備事件組.從而P(A)=P( )=0.5,P(B|A)=1,P(B| )=0.25,由貝葉斯公式,可得所求概率為:
P(A|B)= = =0.8
在應用全概率及貝葉斯公式時,有時常使用某事件A與其逆事件 作為一個劃分.
例4:某地區居民的肝癌發病率為0.0004,采用甲胎蛋白法進行普查,醫學研究表明,化驗結果是存在錯誤的.已知患有肝癌的人其化驗結果0.99呈陽性(有?。?,而沒有患肝癌的人其化驗結果0.999呈陰性(無?。F某人的檢驗結果為陽性,問他真的患肝癌的概率是多少?
解:設B表示事件“檢驗結果呈陽性”,A表示“被檢查者患有肝癌”,顯然,A與 構成了一個完備事件組.P(A)=0.0004,P(B|A)=0.99,P( )=0.9996,P(B| )=0.001,由貝葉斯公式,可得
P(A|B)= = =0.284
檢查結果呈陽性真的患肝癌的概率只有0.284,如何確保診斷無誤呢?臨床上通常的辦法就是復診.復診時患肝癌的概率不再是0.0004,而是0.284,第一次檢查呈陽性,對其患病的概率進行了修正.
假若第二次檢查仍然呈陽性,則患肝癌的概率為
P(A|B)= = =0.997
該例題表明復查可以提高醫生診斷的準確性.
4.應用公式的一般步驟
(1)找出樣本空間Ω的完備事件組;
(2)求P(A ),P(B|A );
(3)求P(B),P(A |B).
5.課堂小結
全概率公式——由因求果,貝葉斯公式——執果尋因.
參考文獻:
[1]李子強.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科學出版社,2011:18-19.
[2]符方健.全概率公式及其應用技巧[J].高等數學研究,2011,14(2):52-54.